西安市住建局《关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37号提案的复函
关于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第137号提案的复函
九三学社西安市委员会:
您提出的《关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西安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推进情况
西安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于2024年1月印发《西安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西安市“平急两用”城郊大仓基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西安市平急两用工作专班主动作为、市区联动,加快建立完善各项机制、推动各类项目建设,取得一定工作进展。
一是强化统筹调度,督促工作落实见效。印发《关于印发“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发〔2024〕1号),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三大工程”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班,建立了市级统筹、部门指导、区县开发区负责的协同推进机制,召开专题会13次,组织调研6次,向相关部门、单位和金融机构等推送项目信息48条,保障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健全政策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各类政策文件15个,基本搭建完成“1+2+3+4+5”政策标准体系,为加快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其中1是市级实施方案,2是工作要点、专班职责,3是旅游居住类、城郊大仓基地、医疗应急服务点3类技术指南,4是专项规划、项目清单、责任清单、考评办法,5是医疗应急服务点、城郊大仓基地、旅游居住类酒店、旅游居住类民宿、交旅服务区周边旅居集散基地5类专项方案。
(三)储备和推动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按照“盘活闲置、存量优先”原则,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资源规划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和11个区县、开发区联动,积极推动项目谋划储备、前期论证和落地转化。目前,已在全国“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系统填报项目139个。其中,77个项目已纳入正式项目清单。
二、相关建议实施采纳情况
(一)统筹建设规划,强化用地保障。按照“统筹布局、科学选址”的原则,市资源规划局正在编制《西安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融合“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与西安市城乡空间及发展需求,对各类型“急时”需求进行测算,明确了各类型设施选址布局和总体布局要求,确定了各区县、开发区的目标规模和指标体系,建立了设施保障和实施保障体系,确保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和留白空间纳入“一张图”管理。目前,该规划已于2024年12月18日上报市政府,现正在根据市政府意见进行第三轮征求意见中,预计今年九月底前印发。
(二)明确城市级设施的平急转换能力,精准提升防灾效益。一是通过专项规划对全市进行空间底数梳理,并对各类型设施进行应急冗余与“急时”需求测算,统筹全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总体布局,加强顶层设计。二是积极推进“平急两用”设施建设与“菜篮子”“千万工程”示范村、乡村空间站建设、“光伏+”等各类乡村振兴政策结合,充分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辐射带动集中连片民宿设施配套水平,扎实推进蓝田县西安农产品物流城等“平急两用”城郊大仓基地项目,为西安市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三是在专项规划中明确公园绿地、广场、露天停车场等开敞场地,体育馆、展览中心等公共设施在紧急情况下可快速转换为公共卫生应急空间的用地和设施。但根据《国家发改委 住建部 关于加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清单管理的通知》“不支持体育场馆、会展中心等单体大型建筑、商品住宅、人才公寓、宿舍、培训中心等项目建设”要求,目前西安市尚未进一步开展文化、会展空间、体育场馆等大型公共设施的“平急两用”设施建设。
(三)发挥社区级设施防灾功能,精准提升全市应急响应能力。一是在专项规划中明确各社区(村)的公园绿地、广场、露天停车场在紧急情况下可快速转换为公共卫生应急空间的用地和设施,提升社区防灾能力。二是积极推进乡镇、社区卫生院“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目前已有22个乡镇、社区卫生院纳入西安市“平急两用”正式项目清单,其中高新区郭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鄠邑区祖庵中心卫生院已完工。但根据《住建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分为旅游居住设施(乡村集中连片民宿设施、山区旅游酒店、高速服务区周边旅居集散地)、医疗应急服务点(监测哨点医院、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城郊大仓基地、市政和旅游等配套服务设施四类,公共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未被纳入“平急两用”设施建设范围中,无法对其进行平急改造。
(四)积极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政企联合进行应急物资储备。搭建银企对接平台,鼓励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等4家政策性银行和中国邮储银行陕西省分行等5家商业金融机构支持西安市“平急两用”项目建设,通过专项贷款支持项目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截至目前,国开行、农发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已向“平急两用”项目授信专项贷款共计55.21亿,已发放22.83亿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市级统筹和引导作用,调动各区县、开发区积极性,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举措,加强督导检查,提高谋划与储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推动工作再提质、再进位。
一是做实做细政策支撑。研究制定“平急两用”设施转换方案资金支持政策、验收导则、平急转换等政策文件,不断优化相关配套政策,创新投入方式,丰富融资渠道,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梳理复盘工作推进情况,坚持以存量资源为主,对接项目主体,掌握项目建设进展,督促各类项目编制完成平急转换实施方案,进行平急改造,确保项目顺利建设落地
三是多措并举谋划项目。注重盘活存量资源,针对民宿、酒店等旅游居住类项目数量不足的问题狠钻研,下功夫,督促各区县、开发区对辖区内的存量资源再次进行摸排,梳理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宣传引导。对于项目等落地困难或项目主体意愿不强的项目,及时了解、剖析问题症结。加强乡村振兴等各类政策支持,吸引已经盈利或投入较少资金就能盘活的项目,积极发挥社会力量作用。
感谢您对西安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
专此复函。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6月23日
(联系人:李晓宙 电话:89662971)
原文地址:https://zjj.xa.gov.cn/zw/zfxxgkml/jyta/196994614890549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