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助力居民“住有所居”

2025-09-02 10:59:19

住房保障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博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住房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新市民、青年人及产业工人等群体住房需求,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全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提质增效,切实保障群众“住有所居”。

一、强化政策引领,明确工作方向

㈠完善制度建设。学习国家、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文件,结合州域实际,2021年12月印发《自治州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房源标准、推进路径及保障措施,构建起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制度框架,为工作开展提供政策遵循。

㈡明确核心目标。围绕“满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核心任务,坚持“供需匹配、职住平衡”原则,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州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478套。

㈢规范房源标准。一是户型标准方面。单套住宅建筑面积以7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为主,产业园区及工业企业重点配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适配不同群体居住需求。二是租金标准方面。实行政府指导价,按“租户可负担、运营能持续”原则,参照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评估确定。其中,博乐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不高于评估租金的85%,切实降低租户负担。三是运营管理方面。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运营期间不得上市销售或变相销售,由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全程监督,保障承租户“租得稳”。

二、创新筹集方式,扩大房源供给

㈠聚焦产业园区配套建设。针对县市园区企业用工增长带来的产业工人住房需求,将产业园区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重点区域,累计筹集4745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布局于产业园区,可满足9000余名产业工人及企业员工住房需求,既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又助力企业引才留才,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㈡盘活存量资产挖潜力。在新建房源的同时,开展存量住房摸底排查,将符合条件的1020套闲置房屋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有效激活国有闲置资产,降低建设成本,扩大保障覆盖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细化管理举措,确保工作见效

㈠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州、县两级建立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将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情况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压实各级政府责任,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工作高效落实。

㈡落实政策支持措施。积极对接国家、自治区政策,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9142万元,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撑。落实税费优惠,明确税务、水电气供应等部门按国家规定,对持有《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的投资主体,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水电气价格按居民标准执行,降低运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

㈢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搭建对接平台,组织召开全州保障性租赁住房融资培训会,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实现住房保障部门、银行机构、投资主体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住房保障部门主动对接银行机构,为投资主体提供信贷指导,助力争取金融支持。

四、严格监督管理,保障工作质量

㈠规范项目认定管理。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纳入自治区智慧住保平台统一管理,严格按照系统业务流程完成项目全生命周期操作,通过平台生成并发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落实“一证通办”机制,投资主体凭认定书可便捷办理建设证照、税费减免、水电气价格优惠等手续,实现管理规范化、信息化、高效化。

㈡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将保障性租赁住房纳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压实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责任:设计阶段严格审核方案,确保结构安全、功能合理;施工阶段加强现场管控,规范流程、严守标准;监理阶段强化监督检查,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全力打造“精品房、放心房、满意房”。

审核人:周桂姣

 

原文地址:http://www.xjboz.gov.cn/info/1349/163853.htm

上一篇:汕头市住建局关于印发《汕头市“三旧”改造配建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汕住建规2025002、汕住建通〔2025〕41号)
下一篇:六安:模拟验收“靠前帮” 筑牢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