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全力推进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特色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第四季度工作情况·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专刊(1)

2025-11-06 08:11:20

【工作动态】

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筹推进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品质提升

【工作落实】

绘就“推窗见绿”新图景 打造完整社区“会客厅”

—兴庆区大新镇燕乐园社区以公共空间优化构建完整社区新格局

永宁县永和社区环境改善促使民心凝聚从而完整社区幸福感增强

大武口区怡心社区绿地为媒绘新景完整社区聚心筑温情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精准施策优化空间完整社区激活幸福密码

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筹推进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品质提升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载体。社区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居住空间,是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也是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建设社区内可感、可享的“小而美”的“绿色社区”成为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全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不仅在社区托育、养老、治安、卫生、教育、娱乐、文化、无障碍等服务方面日益完善,尤其聚焦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增绿提质”,进一步结合《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整治提升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宁建(督)发〔2024〕17号),一体化加大推进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硬件建设力度,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和城市社区功能品质。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一、牢固树立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

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工作之一。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围绕一切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一是始终坚持科学有序推进城市更新,着力提高城市安全韧性水平,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二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始终坚持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公共服务,坚持多元共治,整合多方力量,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进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打造文明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让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二、打造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新亮点,让人民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

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老”、“旧”是城市发展中一个阶段的薄弱环节,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一是推动社区积极整合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资源,精心规划,将社区闲置空地改造为小微公园,并在其中增加活动场地、增设休闲座椅、凉亭,同步对路灯、漫步跑道等进行整体打造,并安装健身器材,建起运动休闲空间等场景。二是通过见缝插绿、见缝插景、见缝插园的措施将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方寸之间。截至目前,仅银川市已建成百余个小微公园,绿化覆盖率达42.2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56平方米,不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绘就城市生态治理的新图景。

三、统筹推进社区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更新已经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完整社区建设已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一般指承载社区居民休闲游憩、体育运动、康体健身、老人活动、儿童游戏等多种需求的户外或半户外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按照社区场地区位、主要使用人群及日常维护管理方式,一般可分为门前楼下活动、小区集中活动及社区集中活动场地和绿地。建设要点一般主要包括:设计引领、群众参与、场地处理、植被绿化、配套设施、标识标牌 6 个方面。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5年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聚焦打造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社区生活圈,大力推进社区“口袋公园”、“小微公园”建设,将绿色生态融入社区群众生活,通过见缝插绿、闲置地改建等方式激活“零碎空间”,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绿色休憩空间,让群众在推窗见绿、移步赏景中提升幸福感,使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通过充分利用社区群众身边的“边角空间”、“金边银角”、“低效空间”以及“立体空间”,为社区群众打造集“停、坐、游、赏、乐”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自治区69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300米见园,500米见绿”的便捷,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美好生活“可感可及”,踏踏实实尽情呼吸着自然的清新空气。

银川市阅海万家小区旁边一体化改造罗家湖小微公园

绘就“推窗见绿”新图景 打造完整社区“会客厅”

—兴庆区大新镇燕乐园社区以公共空间优化构建完整社区新格局

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统筹推进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品质提升,银川市、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动大新镇燕乐园社区始终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公共活动场地与公共绿地的优化升级,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以燕鸽湖公园为核心载体,高标准建成了一片集生态观光、健身休闲、人文交流于一体的共享公共空间体系,成为服务居民、凝聚人心的“城市客厅”,让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就近休闲”成为社区生活的日常,生动诠释了完整社区的建设内涵。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一是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打造全龄友好活力中心。燕鸽湖公园作为社区公共活动中心,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陆地用地6.4万平方米,水域面积5.4万平方米,形成了水陆交融、蓝绿交织的生态基底。公园严格遵循日照标准,系统布局八大功能景点,包括适合集体活动的燕舞广场、康乐广场,静谧休闲的荷花荡、叠翠园,专为儿童设计的游乐区,以及临水景观桃花渡与香洲,充分覆盖儿童、青年、老年等全龄群体需求,成为居民日常健身、文化交流、亲近自然的社区“客厅”。

二是完善绿色网络与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幸福感。通过构建1700米环湖步道、五座景观桥等线性空间,串联起各类景观节点,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公共绿地网络,增强空间连贯性与可达性,有效实现了公共绿地对社区的全覆盖,将街旁绿地的休闲功能最大化。同时,园内配备亭台楼阁、健身器材、休憩座椅、文化雕塑等完善设施,兼顾实用与美观,有效满足了居民驻留、休闲、社交等需求,切实提升社区归属感与生活品质。

三是拓展社区人文场景,激活公共空间文化活力。依托燕鸽湖公园,社区积极开展多元化文化活动。2025年,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开展“赓续红色血脉,铸国防科技魂”主题系列活动2期,弘扬爱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社区精心策划“文化四季”主题系列活动6期,涵盖戏曲节、音乐会、诗词大会、电影节等多元内容,并联合银川艺术剧院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让居民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同时,开展‘258’“惠民大集”,整合特色农副产品展销、政策宣讲、义诊服务、科普大篷车进社区等资源,打造“市集+服务+教育”一站式平台,真正实现吃喝玩乐学一站式服务,持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四是践行生态友好理念,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燕乐园社区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通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系统性推进燕鸽湖水域治理、持续开展植被恢复与鸟类栖息地建设,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燕鸽湖已成为红嘴鸥等野生动物信赖的栖息驿站和家园。随着燕鸽湖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与绿色共享小屋的正式揭牌,社区生态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在生态建设的同时,社区常态化开展环保主题宣传与绿色生活推广活动,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2025年10月11日,第五届红嘴鸥文化艺术节在燕乐园社区湖心广场开幕,为期一个月的护鸥志愿行动同步启动,居民们手持面包与红嘴鸥近距离互动,人鸥相距仅半米,“人鸥共舞”的和谐画面成为社区生态文明的生动写照,这一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生态理念的全民实践与倡议。

下一步,兴庆区燕乐园社区将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统筹推进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品质提升,继续聚焦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优化公共空间布局,完善设施配套,探索智慧化管理与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活动场地与公共绿地的服务效能与品质内涵,致力将完整社区建设成为“有温度、有活力、有颜值”的宜居幸福家园。

2025年10月第五届红嘴鸥文化艺术节在燕乐园社区湖心广场开幕

燕乐园社区幼儿园孩子在燕鸽湖喂红嘴鸥

燕乐园社区居民在湖心广场上健身

燕乐园社区居民在燕鸽湖公园廊亭内唱秦腔

燕乐园社区在公园走道安装彩色风车

燕乐园社区燕鸽湖公园健身器材

永宁县永和社区环境改善促使民心凝聚从而完整社区幸福感增强

永宁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统筹推进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品质提升近年来,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永和社区以“满足居民日常休闲与公共活动需求”为核心,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通过科学规划、资源盘活、标准建设,推动公共活动场地与公共绿地实现从“量的补充”到“质的提升”的转变,让“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生活的现实。主要做法与取得成效:

一是建设规模:从“稀缺”到“普惠”,覆盖密度显著提升。永和社区联合物业通过“见缝插针”的方式激活空间资源,将闲置、裸露的空地、边角地等社区“伤疤”改造为“儿童乐园”“睦邻花园”等便民空间,公共活动与绿化空间供给规模持续扩大。截至目前,永和社区累计新增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达1000平方米,打造各类便民休闲空间数3处,实现居民步行5-10分钟可达休闲绿地或活动场地的目标,精准填补区域空间缺口,让“边角料”空间转化为“民生福利”。

永宁县永和社区联合物业通过“见缝插针”的等方式激活空间资源,将闲置、裸露的空地、边角地等社区“伤疤”改造为“儿童乐园”等便民空间。

永宁县永和社区联合物业通过“见缝插针”的方式激活空间资源,将闲置、裸露的空地、边角地等社区“伤疤”改造为“睦邻花园”等便民空间。

二是建设标准:从“有空间”到“好空间”,功能品质全面升级。公共场地建设普遍关注全年龄段的需求,严格执行日照标准,确保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布局在日照充足区域。户外儿童活动区配备滑梯、沙坑等,让孩子们有玩耍娱乐的空间,老年区域普遍配备健身器材、休闲座椅、休闲步道等基础设施,小区中心广场安装休闲座椅30余个、增设简易单杠、漫步机等,让居民“下楼”就能练;室内活动场地则根据需求配置书画桌、棋牌桌、图书架、多媒体设备、VR科普装置等,实现“一处空间、多元服务”。

永宁县永和社区公共场地配备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

三是建设路径:从“政府主导”到“共建共享”,治理效能持续释放。空间建设不仅优化了生态环境,更破解了休闲难、社交难等民生痛点。通过“凉亭议事会”围坐议难题、“睦邻会客厅”聚首话发展等方式让居民群众全程参与规划建设。居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成为了建设的参与者、决策者和维护者,社区推行"群众点单"、居民参与设计等模式,并组建志愿者队伍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大武口区怡心社区绿地为媒绘新景完整社区聚心筑温情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统筹推进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品质提升,推动大武口区朝阳街道怡心社区以“爱上怡心 万象生活”为主线,锚定完整社区建设核心目标,聚焦公共活动场地与公共绿地提质升级,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通过空间重构、功能融合、文化赋能,打造符合日照标准、设施完备的全龄友好共享空间,让“15分钟便民服务圈”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是空间重构:闲置焕新拓建绿色阵地。社区坚持“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原则,联动多方资源推进空间提质,新增共享活动场地与绿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针对老旧小区绿地分散问题,实施“微空间激活计划”,联合大武口区文旅局增设露天活动广场及绿地公园,完成慢行绿道延伸工程4处,栽种梧桐等适生苗木200余株,确保绿地日照充足、景观层次丰富,配套篮球场、足球场各1处,乒乓球桌10张,健身器械20组,铺设防滑地面并保障全时段日照通透,安装太阳能照明灯20盏,实现“白天见绿、夜晚亮灯”的全时段使用场景。

二是功能融合:全龄适配打造活力场景。围绕“邻里、健康”等核心场景,推动公共空间功能复合化。盘活文静小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闲置空地,新建活动广场1处,配备休闲廊架、棋牌桌、乒乓球桌、休息座椅等休闲娱乐设施9组,满足老年群体运动需求。依托充足日照条件,使公园绿地成为老年群体休憩、晨练、沐阳、议事的首选场所。紧邻社区儿童服务站打造亲子游园,铺设安全地垫,配置滑梯、秋千等游憩设施11组,与组团绿地形成“游乐+观景”一体化空间,同时利用景观绿化带分隔健身场所、凉亭等不同功能区,避免活动噪声相互干扰,进一步提升共享空间的静谧感。

三是文化赋能:多元活动激活共享空间。以公共绿地与活动场地为载体,围绕“文化浸润日常”理念,打造覆盖不同群体、融合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场景。在居住区公园定期开展“银发文化市集”,社区老年大学课程教学,设置书法绘画展、手工编织体验区,邀请民间艺人现场展演等活动30余场;面向青少年,利用组团绿地的开阔空间举办青少年“萌娃晨跑”“家庭教育”“科普互动”等主题活动14场。同时,聚焦民族团结与邻里互动,在街旁“口袋花园”举办“邻里文化节”,组织各族群众近300人参与民族歌舞表演、特色美食分享会,让绿色空间成为传递文化、凝聚情感的“邻里会客厅”,推动文化活动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激活社区文化活力。

下一步,大武口区怡心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空间治理”模式,推进街旁绿地智能升级,让绿色空间成为凝聚邻里情感、提升完整社区幸福指数的核心载体。

大武口区怡心社区实施“微空间激活计划”,联合大武口区文旅局增设露天活动广场及绿地公园。

大武口区怡心社区以公共绿地与活动场地为载体,围绕“文化浸润日常”理念,打造覆盖不同群体、融合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场景。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精准施策优化空间 完整社区激活幸福密码

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统筹推进社区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建设品质提升,青铜峡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动青铜峡市北苑社区紧扣“打造功能完备、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幸福家园”的要求,以“功能优化、体验升级、全民共享”为目标,对辖区公共活动区域进行系统性改造。截至2025年第四季度,通过更新设施、调整布局、完善细节并大规模焕新绿植,让老场地焕发新生机,成为集健身、休闲、社交于一体的“幸福阵地”,为完整社区建设筑牢民生根基。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是植绿铺道双提升 打造生态健身场。在场地功能打造上,社区以老旧改造为重要抓手,严格按照“符合日照标准、配备游憩设施、全民共享开放”的要求推进。其中,绿地品质提升成为此次改造的重点亮点:社区对小区原有老化植被进行全面更换,选用适应性更强、景观效果更佳的绿植品种,优化整体绿化布局,让活动区与自然环境更融洽。截至今日,共完成补栽、更换绿植共计110万余株,原本杂乱的绿化带变得层次分明,四季有景的绿化景观为居民营造出推窗见绿、步步赏景的休闲氛围。

二是按需布局优体验 全民畅享新生活。社区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需求精准施策:在日照充足的原有休闲广场区域,增设太极揉推器、腿部运动器等舒缓型健身器材,搭配可晒太阳的休憩长椅,打造兼具康养与休闲功能的适老游憩区;为满足中青年的运动需求,在光照条件优越的原有健身区进行功能扩容,新增腰背按摩器等专业器材,优化器材摆放间距,让锻炼体验更高效;儿童游乐区则在日照充足且避开强风区域的原有场地基础上,采用色彩明快的环保材料更新滑梯等设施,重新围合独立活动空间,并补植既遮阴又不遮挡日照的乔木与景观绿植,既契合完整社区“儿童友好”的建设方向,又保障孩子们在舒适光照下安全玩耍。此外,整个共享公共活动场地全年免费向居民开放,无时间与身份限制,真正实现“全民共享”。

下一步,青铜峡市北苑社区将持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建立场地长效维护机制,定期检修设施、更新器材、养护绿植,同时鼓励居民参与日常管理与活动组织;还计划在日照充足区域增设文化展示墙、打造小型绿植景观区,进一步丰富场地内涵。让这片兼具标准日照、优质设施与充足绿植的共享空间,真正成为居民的“幸福驿站”,为构建符合完整社区标准的宜居家园注入持久活力。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需求精准施策改造公共活动空间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优化整体绿化布局,让活动区与自然环境更融洽。

工作信息收集、整理、编辑:杨春波

 

原文地址:https://jst.nx.gov.cn/xwdt/zjdt/202510/t20251021_5058855.html

上一篇:宁夏住建厅召开专题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下一篇:2025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工程造价技能竞赛决赛在合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