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住建局】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海东369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海东日报记者 周晓华
空中俯瞰,繁花与绿意交织成画;漫步城区,街角路口尽是生机。
乘着城镇化加速推进的东风,海东这座城市正以“精雕细琢”的匠心,通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美好跨越。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海东将其列为“一号民生工程”,高位部署、强力推进,建立市县区两级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紧扣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任务,把改造工作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数据见证成效:2020年以来,海东市累计完成369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共24358套。其中,2020年改造10656套、2021年改造5349套、2022年改造3450套、2023年改造2040套、2024年改造2863套。
一连串数字背后,是数万家庭居住环境的蝶变,更是城市品质的稳步提升。
在改造实践中,海东跳出“单个改造”的局限,以创新思路破解老旧小区“散、乱、差”难题,让改造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按照连片推进模式,将多个条件成熟的老旧小区统一规划、 统一设计、统一改造、统一管理,使老旧小区改造由单个小区向连片街区纵深推进。将海东市平安区7个独立楼院(12栋楼、258户)整合为一个小区,通过拆除围墙、打通墙界,新增混凝土挡土墙53米、照壁1839平方米、铁艺围墙94米、沥青道路2400平方米、透水砖铺装880平方米,增加停车位1820平方米,整合7处门卫为1个入口并增设安防系统,实现了从“分散管理”到“统一规范”的跨越式升级。
结合打击违建专项行动,海东对老旧小区内私搭乱建、破败煤房及车库展开集中清理,通过“自拆+助拆+党员带头拆”的组合措施,顺利盘活闲置土地。这些腾退的空间没有被浪费,而是转化为居民急需的“幸福空间”——新增的景观绿化让小区更显生机,添置的健身器材方便了日常锻炼,增设的垃圾分类设施助力环境提升。在海东市乐都区、平安区,一批休闲活动场所的落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服务,公共空间利用率显著提高。
“改什么、怎么改、改得好不好,居民最有发言权。”海东始终坚持“业主主体、社区主导、政府引领、各方支持”原则,把居民意愿作为改造的前置条件。加装外墙保温、修整屋面、改造上下水管网、硬化道路、补植绿化、修补围墙、增设物业用房与停车位……这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被一一纳入核心改造清单,实现了“改造前问需、改造中问计、改造后问效”的全流程居民参与,精准解决居住痛点。
质量是改造工程的生命线。为确保项目质效,海东建立城镇老旧小区项目台账和月报表制度,对项目进展动态监测,对进度缓慢的县区开展重点督查;对质量问题坚持“零容忍”,全面推行工程质量责任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与标准规范,确保2020年至2024年改造任务全部按期保质完成。
“目前,2025年466套施工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我们会通过‘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办结’的闭环管理体系,持续保障项目质量。”海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斑驳墙面被崭新涂料覆盖,当堵塞管网换成畅通新管,当闲置角落变身为休闲小园,海东老旧小区改造的每一步,都踩在民生需求的关键点上。旧貌换新的不只是一栋栋楼房、一条条道路,更是居民对生活的期待与信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推开窗见绿意,走出家门享便利,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未来,海东将继续以匠心打磨细节,让“住有宜居”的愿景照进更多家庭,让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生活的质感与温暖。
原文地址:https://www.haidong.gov.cn/html/40/11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