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水清岸绿惠民生

2025-07-14 18:58:55

开栏语

湖福有约,品质生活。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崇左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的实施,让崇左变成了一个多“湖”与多“福”的地方,极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本报今起开设“湖福崇左·打造高品质生活”栏目,讲述崇左以水润城、服务民生的故事,敬请读者关注。

夏日边城,湖波荡漾。夕阳西下,红霞满天。麦水湖汀步桥上大人悠闲散步、孩童快乐嬉水,勾勒出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

“十四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崇左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大力做足做好“水”这篇文章。

如今,城区建成了金龙湖公园、龙腾湖公园、佛子湖公园、骆越湖公园、麦那湖公园等十多处湖体公园,城市生态宜居程度进一步提升。

城里的水“活”了起来

“这里过去是一处死水塘,附近居民多往塘里排污水、扔垃圾,后来改造成了现在的佛子湖公园,附近居民多了一处休闲锻炼的去处。”家住君临天下小区的市民周先生对记者说。

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崇左城区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中心城区有左江、那渠河、响水河流经,更有水口湖、石景林湖、龙腾湖等水库湖泊零星分布。

尽管因“滨水”而形成优势,但过去多年崇左对水价值的利用并不充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原有水利设施渐趋老化,水系断流、湖泊萎缩等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

为了打通生态“堵点”、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打造市民高品质生活,自2019年起,我市实施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致力于连通河湖、修复生态、造福黎民。

崇左市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湖湿地修复连通、滨水生态修复、项目能力建设及左江水系崇左城区段河道治理等,通过将那渠河、响水河、左江及驮英水利工程引水入城,实现崇左城区内外江河湖库互相连通。

该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先后建成金龙湖、佛子湖、兰怀湖、骆越湖、麦水湖等多个生态湖。同时,先后完成了老旧水渠改造、雨水排泄管道升级,打造“智能引水渠道”连通城内外河湖水系,形成了一个包括江、河、湖在内的水系大循环,城里的水“活”了起来!

“很多景观湖原本都是杂草丛生的小坑塘,群众经常往里面丢垃圾,逐渐变成了臭水塘。”家住佛子新园小区的“老崇左”黄先生告诉记者,过去崇左城区类似的小坑小塘有20多处,雨季经常发生水灾、旱季则变成一处处垃圾池,如今都变成了一处处生态公园,生态问题得到了极大改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不仅如此,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的实施,还让湿地面积萎缩、水体污染的生态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城区水系防洪能力进一步提升,崇左实现了从“忧水”到“优水”的嬗变……

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崇左园博园凭借其独特的园林景观与广阔的湖域,成为城市一张生态名片;

佛子湖公园、金龙湖公园位于居民生活较为集中的地段,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日常休闲的好去处;

龙腾湖公园、龙腾东湖公园、龙腾西湖、同心湖公园相互呼应,形成一片较大规模的滨湖景观带,带动所在区域城市活力提升;

兰怀湖公园处在几所高校的“包围”之中,突出“桃李满天下”这一主题,散发着静谧雅致的校园气氛。骆越湖公园地处高铁站附近,是崇左良好城市形象的直接展现……

崇左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的实施,聚焦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这一目标,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力度,多措并举加快城区园林建设,打造支撑高品质城市生活的生态宜居环境。

截至去年底,崇左中心城区绿地面积已达1607.45公顷,绿化覆盖面积达1781.55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5.62平方米。中心城区公园绿地达63处。其中,湖体公园12个,水域面积达198.12公顷。

“现在崇左城区的夏天不再像以前那么酷热难耐了!”很多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崇左市水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专家道出了原委——这是城区生态水系发挥了改善城市微气候的作用,让炎热的城市“降温”,为市民创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原来,生态公园大面积的水域能够调节周边区域的温度与湿度。在炎热的夏季,湖水吸收了热量,降低了周边空气温度,形成局部凉爽的“小气候”。同时,湖水的蒸发作用还增加了空气湿度,缓解了城区的干燥状况。

除此以外,城区生态公园还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与繁衍的场所。在麦那湖公园、金龙湖公园,人们看到白鹭翩跹、野鸭栖息,湖水中生长着荷花、菖蒲等丰富的水生植物。这些动植物的存在,不仅丰富了城市生物多样性,还体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如今,一座座高颜值的湖体让崇左市民的高品质生活成色更足。城区湖体公园塑造了崇左独特的山水园林城市风貌。湖光山色与城市建筑相互交融,形成了错落有致、动静结合的城市景观画面。

丰富的水景,为城市景观增添了灵动之美。湖水的波光粼粼、四季变化的色彩,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独特景象,如雨中的朦胧美、夏日的“水天一色”、冬日的静谧美等,形成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景观的视觉吸引力……

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以水为墨”,精雕细琢,崇左绘就了生态文明建设一幅新图景。如今在崇左城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每行走数公里便会有一处美丽生态公园映入眼帘,令人心情舒畅。

崇左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的实施,通过系统性治理与生态重塑,不仅优化了城市水环境,更在市民归属感与环保意识提升方面产生了显著效应,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具象化。

数湖青绿,催生出了更高层次的社会效应。

生活在绿色环境中,崇左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生态环境,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扛起治水、管水、护水责任,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呵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制定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加强对湖体公园周边污染源的管控。”相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尤其要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进行严格治理,确保达标排放,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湖泊。

另一方面,我市切实加强对湖泊水位、水质的监测,建立长效的水质监测机制,结合持续有效的常态化管理,及时掌握湖泊水质变化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确保生态公园“水长清”。

“崇左是我家,环保靠大家!”在崇左市机关保育院组织小朋友深入龙腾东湖公园开展的亲近自然主题活动中,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不乱扔垃圾、不乱摘花朵、不踩踏青草、从小爱护环境……

我市推进城区生态水系修复工程过程中,不仅改善了自然环境,还通过宣传教育、吸引公众参与等方式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倡议”变成市民的自觉行动。

“往湖泊河道里倾倒垃圾或排放生活污水的不良行为现在少见了,更多市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有序放置。”问起身边发生的环保细节变化,家住龙峡山小区北区的蒙女士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市围绕城区湖体公园,积极开发多样化的城市旅游产品,让游客近距离感受生态湖的魅力。同时,结合各个公园实际特点开发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如民俗文化体验、教育科普、运动健身活动等。在与生态湖的亲密接触中,广大市民更热爱崇左、更爱惜自然。

 

原文地址:http://zjj.chongzuo.gov.cn/zwgk/zdgk/gzdt/t22511364.shtml

上一篇:淮北:聚焦消防审验市建管处“双随机”抽查直击安全关键
下一篇:宜昌:公租房申请办理时限最短5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