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农村建房从“来回跑”变“轻松办”
农房安全,是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基石。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发力,以“培训赋能、工匠培育、服务下沉、智慧审批”四大引擎驱动农村自建房规范化建设管理“换挡提速”,全力织密织牢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全网”。
“泥瓦匠”变“正规军”87名乡村工匠持证上岗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长沙县瞄准乡村建设短板,为传统“泥瓦匠”注入新动能。一场场“理论+实操”“培训+考核”的“技能淬炼”火热展开,从政策法规、安全意识,到农房设计、施工窍门,培训内容“干货满满”。今年5月考核通过的87名合格工匠,正式“持证上岗”,他们的信息被精准录入湖南省乡村建设工匠信息库。截至目前,全县在库乡村建设工匠有370余名。
这支经过“锻造升级”的专业队伍,成了扮靓乡村、守护安全的“生力军”,他们手中的工具,托起的是乡亲们更安心、更美丽的家园梦。
“审批课”开到家门口百名干部练就“火眼金睛”
政策落地,关键在人。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多部门,把“审批课堂”搬到了一线。针对施工许可“卡点”、质量安全“痛点”,专家们带着“政策锦囊”和“实战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真实场景的推演,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练。
据悉,累计100余人次基层干部在“充电”中练就“火眼金睛”,经办审批流程从此“有章可循”“有标可依”,为农房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操作手册”。
“政策包”送到心坎上服务下沉温暖民心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深谙此道,将服务触角直抵“神经末梢”。一支支“建房服务小分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常态化开展“送策上门”和“安全诊疗”。他们不是在镇街服务中心“坐诊”,就是带着《办事指南》等“政策礼包”主动“出诊”,累计上门服务20余次,发放资料500余份。
“以前办手续像‘走迷宫’,现在干部上门讲得明明白白,还教我们怎么盖更安全,真暖心!”黄兴镇村民刘建其道出了不少群众的心声。
同时,线上新媒体“指尖传播”与线下宣传栏、流动车、入户宣讲的“立体声浪”相结合,让政策宣传像春风一样,吹遍千家万户,不留死角。
“数据跑”替代“群众跑”智慧审批按下“快捷键”
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长沙县大数据中心在政务服务大厅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服务模式。针对限额以上居民自建房项目,推出施工图审查“双通道”申报,支持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办理。通过推行电子档案流转,实现申报材料“瘦身”;采用施工图审查与施工许可、开工条件审查“三审联动”机制。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不仅实现了审批材料电子化、数据流转智能化,更推动审批时效大幅提升。
“以前要跑好几趟,现在材料交到一个窗口,很快就办好了,还有人帮着办!”前来办理手续的黄花镇村民朱伟民体验到了“一件事一次办”的便利。帮办代办、政策咨询等贴心服务,让冰冷的流程有了“温度”,群众办事从“来回跑”变成了“轻松办”。
农村建房审批是2025年省级“三湘安居”专项整治内容之一,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持续做好农村自建房建设管理工作。
“守护好老百姓‘稳稳的幸福’,是我们不变的追求。”长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深耕农村自建房建设规范化管理,让安全、规范、便捷的“安居红利”惠及更多乡村家庭。
原文地址:http://szjw.changsha.gov.cn/zfxxgk/gzdt/qxdt/202507/t20250710_11912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