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惠州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关于推进我市老旧小区管道燃气安装的宝贵建议第181号的答复
标注[A]
惠市住建案〔2025〕第49号
对惠州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81号的答复
李乾国,肖连峰,李小丽,黄金锭,李育芳,许永林,杨少云代表:
首先,衷心感谢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老旧小区管道燃气安装的宝贵建议(建议第20250181号),该建议对于提升我市居民用气安全和生活便利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认真研究,现将相关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城镇燃气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城镇燃气经营企业38家,其中管道燃气企业8家。截至2024年底,我市已建成燃气管道总长度达10601公里,天然气用户约100万户,液化石油气用户约72万户,其中天然气用户较去年增加约8万户,管道燃气普及率约为76.4%,较去年上升近4个百分点。
二、老旧小区管道燃气安装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将老旧小区管道燃气安装工程作为重点民生项目强力推进。2021-2024年,全市共完成老旧小区“瓶改管”项目136个、城中村“瓶改管”项目13个、商业用户“瓶改管”项目413个、公福机构“瓶改管”项目42个,通过构建“政府统筹督导、企业主体实施、居民共建共享”的三方协同机制,系统推进管道燃气供应模式优化调整,居民用气安全保障能力和生活便利度得到显著提升。
(一)高位部署推动,破解“推进进度慢”。2023年至2025年,我局连续三年报请市人民政府同意印发实施年度城镇燃气建设高质量发展方案,将“瓶改管”作为住建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每年年初制定具体的改造目标和实施计划,每月及时跟踪项目建设,每半年调度分析推进项目进度。2025年2月,我局印发《惠州市2025年城镇燃气建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惠市住建〔2025〕21号),明确2025年全市将实施住宅小区“瓶改管”项目30个(涉及惠城区16个、惠阳区3个、惠东县3个、博罗县1个、龙门县2个、大亚湾区5个),预计惠及居民用户4064户。截至6月底,项目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23个小区进场施工,7个小区完成改造工作,预计年内能按照完成各目标任务。
(二)全面摸底调研,破解“底数掌握难”。2025年2月,我局印发《关于开展住宅小区及餐饮街区等“瓶改管”调查摸底建立项目储备库的通知》,组织各县(区)住建部门及属地镇街开展摸排工作,建立改造项目储备库。按照“不遗不漏、不留盲区、全面覆盖”的原则,科学制定2025-2027年的更新改造计划,确保天然气管网覆盖区域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有序推进置换。2025年5月,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惠市住建函〔2025〕243号),组织开展居住小区在市政燃气管已覆盖但仍采取小型气化站、瓶组站的专项排查,督促各县(区)住建部门要加大力度稳妥推动管道天然气替换工程,减少瓶装液化石油气使用,提升燃气供气安全水平。
(三)落实纪检监督,破解“置换通气难”。今年,我局有针对性地解决老旧小区产权不清晰等历史遗留问题,2025年4月,印发《惠州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问题”具体实事工作方案》,成立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整治城镇燃气安全问题”具体实事工作专班,驻市住建局纪检组精准监督,主动护航“瓶改管”民生工程,推动市、县(区)两级住建部门全力配合,查找通气“堵点”,积极协调公安、交通和市政等有关部门,通过现场办公会同街道、社区建立问题清单,重点破解产权界定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形成“监督促落实、落实见成效”的良性循环,推动住宅小区“瓶改管”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建立跨部门协同协作机制,按照“一项目一团队”的形式建立部门、属地、燃气企业和小区物业及业主的沟通联络群,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理解,为项目顺利施工建设提供坚实保障。督促指导各管道燃气企业,在小区建立流动报装服务点,提供用户咨询、开户报装、置换通气等服务,还现场普及用气安全知识,实现便民高效,群众“少跑腿”。
(四)加强宣传引导,破解“意见统一难”。市、县(区)住建部门和各燃气经营企业广泛动员发动,积极采取“敲门入户”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释法明理宣讲“瓶改管”政策,普及天然气用气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加强天然气价格宣传工作,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做好居民和物业服务企业的思想工作,努力推动居民群众天然气改造思想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老旧小区“瓶改管”工作推进过程中,仍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影响改造进度与实施成效,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施工环境复杂,技术实施难度大。老旧小区建设年代久远,普遍存在三大技术瓶颈:一是气源接入条件受限,部分小区周边无现成燃气管道或管网间距过大,需延伸建设配套气源管网;二是施工安全风险突出,高空作业、临边作业频次高,楼顶违规搭建物拆除、外墙老化管线置换等工序复杂;三是既有设施阻碍严重,空调外机支架、防盗窗、户外广告牌等附着物密集分布,导致管道敷设空间受限,显著增加施工难度与成本投入。
(二)业主协调机制不畅,利益统筹困难。燃气管道改造涉及全体业主权益,利益协调呈现两大矛盾:一方面,空间权益冲突,未报装业主反对管道穿越专属区域,造成施工方案反复调整;另一方面,决策效率低下,业主代表大会、业主委员会或物业服务企业在意见征集、方案确认等环节耗时较长,各方协调事项错综复杂。
(三)用户参与意愿不足,费用分摊机制受阻。居民报装积极性不高,仍存在三个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费用敏感度高,自筹资金模式下,长期租户、低收入群体对安装费用承受能力有限,部分业主期待政府全额补贴或企业单方面让利;二是改造动力分化,空置房业主因无直接使用需求拒绝费用分摊,导致集体报装比例难以达到50%的法定门槛;三是认知偏差影响,部分居民对管道燃气安全性、经济性认知不足,延续使用瓶装气的惯性思维,客观上延缓了改造进程。
综上所述,技术瓶颈推高改造成本,利益协调不畅延长实施周期,用户参与不足制约规模效应,形成制约“瓶改管”工作全面推进的复合型障碍。
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我市城镇燃气发展实际,下一步,我市将聚焦燃气安全和燃气服务,从统筹协调、精准实施、政策激励、攻坚克难四个方面系统推进老旧小区管道燃气改造工作。
(一)强化政府主导,构建协同推进体系。健全完善统筹机制,进一步发挥市燃气安全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作用,细化明确住建、公安、交通、属地镇街及燃气企业等各方职责,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同、企业实施、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互助共建的工作格局,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二)全面摸底排查,精准制定改造方案。组织各县(区)住建部门在前期拉网式排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能改尽改、愿改尽改”原则,联合属地镇街和燃气企业细化摸清居民需求、基础设施条件及改造难点,科学规划更新改造方案,结合各小区实际实施差异化改造方案,优先推进气源条件成熟、居民意愿强烈的小区,分批分类实施改造。
(三)加大政策支持,优化改造保障措施。加大“瓶改管”和老旧燃气管道设施更新改造项目的谋划统筹力度,抢抓“两重”“两新”机遇,及时了解上级政策动向,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减轻群众负担。
(四)强化宣传普及,提高群众安全意识。通过电视、广播、公众号、小区宣传栏等积极开展普及管道燃气知识,提高居民对管道燃气的认识,消除居民对管道燃气安装性价比、使用安全等方面的顾虑。同时鼓励燃气用户积极安装燃气安全保护装置(如不锈钢波纹管、自闭阀、报警器、燃气保险等),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请各位代表放心,我局将认真谋划、主动作为,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瓶改管”和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等民生工程,为我市构建更加安全、高效、便民的燃气服务体系而不懈努力!再次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老旧小区管道燃气安装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一如既往地得到大家的关心、关注、理解和支持!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6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原文地址:http://zjj.huizhou.gov.cn/gkmlpt/content/5/5561/post_556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