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便民市场焕新颜,烟火气里藏着民生幸福密码
烟火气是城市最动人的底色,便民市场则是承载这份烟火气的重要载体。呼伦贝尔市住建局围绕“促就业、保民生、优市容”核心目标,深入践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以柔性执法、审慎包容的理念推进便民市场建设与管理,让市民的“菜篮子”更丰盈、“烟火气”更规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
成果亮眼:便民市场遍地开花,激活就业消费双引擎
2025年以来,全市已累计开设便民市场55处、早市13处、夜市18处,设立摊位4771个,入驻商户达4179户,成功解决5627人就业问题,为城市注入了强劲的民生活力与经济动力。
在海拉尔区,6处临时便民市场的设立成为民生服务的重要支点。龙凤家园早市清晨4点便热闹开市,160个摊床中100户商贩(含14户公益摊床)供应新鲜瓜果蔬菜,满足居民“早采购”需求;东升路夜市从下午2点营业至晚间10点,瓜果蔬菜、日用百货、小吃烧烤一应俱全,点亮居民夜生活;火车站天桥夜市延长经营至凌晨,14户小吃烧烤商贩让深夜烟火不断档……这些便民市场不仅是居民的“生活补给站”,更是创业者的“增收平台”。
管理升级: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守护烟火秩序
为让便民市场“管得好、能长久”,我市创新管理模式,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公司负责运营,从摊位规划到秩序维护,从卫生保洁到安全保障,实现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物业公司推行动态循环保洁机制,协调增设临时公厕、垃圾转运站,实时清理垃圾杂物;城管执法部门坚持“便民不扰民、开放不放任”原则,避开交通敏感区域,优先在小区周边、广场闲置空地设点;市场内按经营类型划分早餐、肉类、水产、蔬菜、小吃等专区,配备焊制摊床、协调安装电源;同时,依据《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等法规,落实摊位信息备案管理,明确经营地点、时限与内容。针对高峰时段,增派执法人员实行“定点定人+动态巡查”,让柔性执法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
持续发力:聚焦痛点整改,让便民服务更“对味”
针对部分市场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场地利用不充分、业态同质化等问题,城管执法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建设力度,补齐短板,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升级基础设施,推进地面硬化、完善排水系统、规范供电线路,消除安全隐患;协助对接本地农户、下岗职工、创业青年等群体,推出短期租赁、分时摊位等灵活方案,提升摊位利用率;鼓励引入网红小吃、文创产品等新业态,打破“瓜果蔬菜占比超70%”的同质化格局,让便民市场既有“烟火气”,更有“新活力”。
一个个规范有序的便民市场,串联起市民的幸福日常,也彰显着城市管理的温度与精度。接下来,市住建局将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便民市场服务,让“小市场”承载“大民生”,为呼伦贝尔的城市发展增添更多民生底色与烟火魅力!
原文地址:http://zjj.hlbe.gov.cn/News/show/138535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