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园林处“三微”打造优质公园广场
近年来,淮北市园林处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从打造“微空间”、推动“微升级”、优化“微服务”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完善公园广场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全力为群众打造更多更好更优质的体育健身活动空间,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一是打造“微空间”,织密全民健身网。聚焦“15分钟健身圈”要求,挖掘城市 “边角地”“闲置地”,将健身功能与城市绿化空间深度融合,建成开放 “淮小翠”品牌口袋公园 40 处,新增街头绿地(游园)55个,建设串联城市公园、社区绿地与自然景观的游憩健身绿道74公里,开放共享公园绿地 21处,增添6处精美花境,针对儿童、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增设儿童游乐设施、智能健身器材,完善适老化无障碍配套,织密覆盖全年龄段、景色优美、功能多元的身边体育健身网,让市民在休闲赏景中享受运动乐趣。
二是推动“微升级”,焕发场地新活力。聚焦市民关注度高、使用频率高的相山公园、桓谭公园等公园广场,重点对健身步道、登山步道、健身场地、夜间照明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实施相关零星工程30项,新建、改建羽毛球场地6处、乒乓球场地4处,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设施功能,让现有公园广场焕发新活力。
三是优化“微服务”,激发运动热。聚焦市民群众健身服务需要,立足乒乓球运动普及性强、参与门槛低的特点,实施“国球进公园”活动,在全市各公园广场新增乒乓球桌32处。优化体育锻炼器材空间分布,在市管公园广场共设置常用和新型的体育健身器材28处共283组。同时加强管理,确保器材安全可用,以“入园即能锻炼”的便捷服务,激发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让公园广场成为市民健身锻炼的心仪之地。
原文地址:https://dohurd.ah.gov.cn/zx/sxdt/5801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