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愁”有了新模样
一是健全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按照相关标准,博州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全州已建成运营乡镇(场)垃圾填埋场12个,其余乡镇场垃圾填埋场并入就近县(市)垃圾填埋场处理,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共配备农村垃圾转运压缩车14辆、垃圾收运车数量59辆;配备农村垃圾桶、果皮箱、垃圾船4823个,配备村保洁员414个,形成“户集、村收、乡(镇)转运、乡(镇)处理或县(市)处理”的完善体系,垃圾处理率达100%。同时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博乐市所有乡镇场已将生活垃圾集中焚烧处置,截至目前,焚烧处理生活垃圾1.12万吨,实现博乐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
二是有力有效推进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依据相关整治技术指南,持续开展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和垃圾随意堆放、随意倾倒现象排查。通过认真组织排查、全力开展整治、加强后续跟踪,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杜绝新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产生,经排查,全州有15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目前均已整治。
三是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按照《自治州第五师双河市2025年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及职工群众、居民20余万人(次),对城乡村主次干道、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居民小区,以及农户自家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垃圾堆进行分类处置6万余吨,累计整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六乱”现象863处,清除卫生死角4000余处,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四是多种方式宣传提升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项目建设标准》宣传力度,细化各项指标解释,明确县(市)、乡镇场、村队三级责任,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建设与运营管理,同时引导农村文明卫生健康生活习惯,增强农村居民环境意识。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开展“小手拉大手”行动,广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引导广大群众全面清理整治房前屋后、庭院、居室和村社公共地段环境卫生,形成了“美丽家园人人共建、优美环境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通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改变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全州乡村人居环境和整体面貌大为改观。近年来全州5个村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6个村列入自治区传统村落名录,7个镇创建为自治区小城镇环境整治示范镇样板,8个村创建为新时代美丽宜居示范村样板,精河县托托镇被评为自治区美丽宜居示范特色小城镇。
审核人:周桂姣
原文地址:http://www.xjboz.gov.cn/info/1349/1651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