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青年说(二)|为城市建设注入更强劲的青春动能!
编者按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方向、擘画了蓝图。株洲市住建局始终将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全局上下迅速掀起“学深悟透、知行合一”的热潮,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城市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
青年干部是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更是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先锋队”。株洲住建微信公众号即日起推出专栏“青年说”,一群朝气蓬勃的住建青年生动诠释——他们或结合老旧小区改造谈“人民城市”初心,或立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论“传承与更新”平衡,或围绕智慧城市建设讲“未来视角”实践……字里行间跃动着“学思用贯通”的热忱,彰显着“把文章写在株洲大地上”的担当。
这些青年之声,既是学习会议的“心得笔记”,更是投身城市建设的“冲锋号角”。我们期待,以“青年说”为平台,进一步激发全局青年“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让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株洲住建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注入更强劲的青春动能!
以雨污分流“疏通血脉”
筑牢株洲城市“韧性之基”
市雨污分流工作专班 胡军
今年7月召开的这次盛会,时隔十年,为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指明了方向。我的核心体会是: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雨污分流改造,正是为这个生命体“疏通血脉”“强基固本”的关键手术。围绕“韧性城市”建设,浅谈三点体会:
一、 深刻领会“会议精神”:雨污分流是城市“免疫系统”的核心升级
2025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摆在突出位置,并明确要求“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落实会议精神,就是要将雨污分流改造视为提升城市免疫力的核心工程。通过打造一套独立、高效、健康的“静脉”网络,从根本上增强城市“韧性”之基。
二、 精准实施“株洲手术”:以系统思维推动“血脉重生”
雨污分流改造是一场复杂的“血管显微外科手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久久为功。一是坚持“中医调理”,全域诊断,系统规划。二是坚持“微创手术”,减少阵痛,文明施工。三是坚持“智慧赋能”,植入“神经”,实时监控。
三、 持续攻坚“术后康复”:凝聚合力筑牢人民城市根基
这场手术远未结束,地下管网的“隐疾”仍需根治,部分区域的“毛细血管”接驳不畅等问题和水体返黑返臭风险依然存在。下一步,我们将严格对标中央会议精神,聚焦难点持续攻坚:一是强化统筹协同,打通“末梢神经”。推动市政管网“大动脉”与排水单元“毛细血管”的最后一米无缝接驳,确保整个系统高效协同。二是强化建管并重,建立“健康体制”。严格执行《湖南省城镇污水管网建设运行管理若干规定》,加快推进厂网一体和按效付费改革。三是强化共治共享,培育“生态细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们要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全体市民共同守护好我们城市的“血脉”健康。
雨污分流是一项埋在地下的隐形工程,我们将以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根本遵循,继续以“工匠精神”完成好这场伟大的“城市血管外科手术”,为株洲“疏通血脉、强身健体”,为建设更高水平的韧性株洲、人民城市贡献我们住建的力量!
提质建好房,治理房屋质量顽疾
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彭双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贯彻这一精神,我市可重点围绕“提升新建住宅品质”和“攻坚住宅质量顽疾”两大方向,切实推进“好房子”建设,筑牢市民安居防线。
一、提升住宅品质,建设安全舒适好房子
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系统推进: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对风雨连廊、公益配套等免计容,激励企业提升项目公共空间与整体品质。二是推动设计创新,组织设计竞赛,倡导因地制宜、节能环保、适老宜幼的设计理念,延长建筑寿命,优化室内外环境。三是提升物业服务,建立物业服务标准公示制度,以优质服务提升业主满意度。四是依托株洲北斗产业优势,推动智慧小区试点,打造“好房子”区域样板。五是建立“好房子”评价体系,针对隔声、防渗、防裂等常见问题设定更高标准,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聚焦质量顽疾,化解渗漏开裂难题
从近年投诉数据看,房屋开裂、渗漏问题占比近八成,仍是影响群众居住体验的痛点。必须多管齐下、重点治理。当前已通过推广先进工艺、加强过程监管、严格分户验收等措施,新建住宅渗漏开裂问题得到初步控制。下一步应着力破解既有建筑尤其是过保期住宅的质量问题:一是精准排查,建立问题小区清单,主动勘查现场,对接物业和业主,掌握实情。二是成立专项技术小组,联合企业、高校、设计院等力量,为外墙渗漏开裂等问题提供专业支持。三是探索过保期小区维修机制,探索“政府牵头+专业维修+多元出资”模式,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解决超质保期维修难题。同时建立维修单位白名单,为群众提供可靠服务。
城市建设关乎民生福祉。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守质量安全底线,用心推动“好房子”建设,努力为建设创新、宜居、智慧的人民城市贡献更大力量。
以服务的“深度”和落实的“速度”
让我们的城市工作更有“温度”
株洲市预拌混凝土管理办公室 刘琳
学习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我最大的感悟是:城市不仅要有发展的高度,更要有民生的温度。这“温度”,源于我们服务的“深度”,也成于落实的“速度”。
第一,服务要“沉下去”,在倾听中彰显温度。城市工作的本质是为人服务。我们必须摒弃“重建设、轻管理”的旧观念,真正深入一线。比如,雨污分流、燃气改造等破占道施工问题,我局通过联合相关部门统筹把关,才有效解决了反复破占道施工,影响群众出行问题。我们不能只坐在办公室、会议室研究工作,不应收到企业和群众投诉才发现问题,要到项目现场,要倾听企业意见和群众诉求,才能高效推进工作,有效解决问题。只有身至基层、心入实际,我们的管理才能更精准,服务才能更有温度。
第二,落实要“快起来”,在实干中筑牢根基。工作落实讲速度。我借调市委督查室工作几个月,感到市委、市政府领导对住建工作高度重视,慧泉书记的批示指示市委督查室定期都要报告工作落实进展情况,我局快速落实、主动报告有关情况。宏伟蓝图的关键在落实执行。对于上级关于城市更新、建筑业转型的决策部署,我们要第一时间研究,结合株洲实际,快速制定可操作的细则。预拌混凝土在质量监管方面,利用数字化手段与质安站工地监管系统对接,建立从生产、运输到施工的全链条监管体系,确保安全质量;在转型升级方面,引导预拌混凝土企业与装配式建筑、绿色建造企业紧密联系,全力推动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用我们的“落实速度”换取城市的“发展加速度”。
第三,担当要“扛起来”,在融合中贡献青春。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将服务的深度与落实的速度相融合。既要有“让城市更美好”的情怀,也要刻苦钻研业务,成为懂政策、精技术的复合型干部;更要珍惜肩上的责任,勇于挑重担,用“闯”的精神和“干”的作风,守护好安全底线、纪律红线,为谱写株洲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来源:市住建局编辑:向胤蓉
一审:刘川
二审:周明
三审:颜春成
原文地址:http://zjj.zhuzhou.gov.cn//c13824/20251010/i243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