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传承 | 漳州长泰叶文龙学堂书写历史建筑保护“新答卷”
青砖黛瓦映古意
弦歌不辍续文脉
修旧如旧守本真
活化赋能焕新生
位于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的崇正书院(叶文龙学堂)是长泰区第一批历史建筑,经过精心修缮与活化利用,已从一座百年历史建筑蜕变为集文化展示、公共服务、文旅融合于一体的“活态文化空间”。作为我市历史建筑保护的典型案例,崇正书院(叶文龙学堂)的“重生”之路,正是漳州市名城委坚守“科学保护、活态传承”理念,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匠心修缮
以“原汁原味”留住历史根脉
历史建筑是城市文脉的载体,保护的核心是守住其原真性。
市名城委始终将“修旧如旧”作为历史建筑修缮的根本准则,在崇正书院(叶文龙学堂)保护修缮工作中悉心指导,推动修缮工作精准落地。
该历史建筑在修缮中始终注重对历史风貌的保护,材料上“能用尽用”,对原有瓦件、木构件、砖石进行清理修复,仅更换碎裂、糟朽的核心构件,且新构件在材质、规格、工艺上与原件高度一致;工艺上追求“原汁原味”,严格沿用传统技法施盖屋面、铺装斗底砖地面,复原三进四合院落格局与民国建筑风格,铲除后期增抹的涂料层,重现原纸筋灰墙面肌理。崇正书院(叶文龙学堂)历经精心保护修缮,让这座百年古建重拾历史风貌,为后续活化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活化
以“功能重构”激活文化活力
保护不是将历史封存,而是让其融入当代生活。
崇正书院(叶文龙学堂)的活化利用突破“静态保护”思维,以“功能重构+场景创新”为抓手,推动崇正书院(叶文龙学堂)从“建筑遗产”向“文化枢纽”转型。
如今的崇正书院内,讲堂、书屋、书法室、古琴室等功能空间免费开放,专题展区系统展示岩溪镇历史沿革、红色文化、非遗技艺,形成“授课阅读+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的综合文化平台。自2024年2月揭牌以来,已举办“三泰书香”耕读文化讲座、书画展、拓片体验等各类活动30余场,接待访客近2000人次;作为岩溪中心小学研学基地,“开学第一课”“国学体验”等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触摸传统文化根脉。
从匠心修缮守护历史本真,到创新活化释放文化价值,历史建筑崇正书院的蜕变,是市名城委践行“保护为主、安全为要、利用为先、传承为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方针的缩影。
下一步,市名城委将以崇正书院(叶文龙学堂)为样板典范,持续推进全市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工作,让更多“老建筑”焕发新活力,为漳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大力量。
文稿来源:市名城委(市名城保护中心)
原文地址:http://jsj.zhangzhou.gov.cn/cms/html/zzszfhcxjsj/2025-09-15/168582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