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首战告捷!包头市消防审验破局攻坚筑牢安全基石
内蒙古高铁建设迎来关键突破!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兰通道的重点工程,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在消防审验环节取得重大进展。在包头市住建局领导下,包头市消防审验中心作为技术支撑的主力军,不仅承担着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全线的消防设计审查任务,还直接负责包头段消防验收工作。在中心创新攻坚与全力推动下,作为内蒙古段关键节点消防设计技术审查工作圆满完成,为项目年底高质量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此次成功实践不仅为重大交通工程提供了高效的消防技术服务新模式,也为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合规高效建设树立了新标杆。
创新服务破冰,化解消防审验难题
面对项目建设周期长、工程体量庞大复杂的严峻挑战及通车目标日益迫近、设计审查要求严格的双重压力,包头市住建局以非凡的“有解思维”和技术担当破题攻坚。包头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孙义亲自部署,靠前指挥、统筹调度消防审验全局;包头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光则紧盯技术关键环节,全力攻关、协调疏通堵点难点。包头市消防审验中心主动与建设单位深度对接,精准梳理技术服务中的症结,并积极向上争取,寻求上级部门的专业技术指导与政策理解支持。
在内蒙古住建厅和包头市住建局的双重指导下,包头市消防审验中心聚焦技术本质安全,积极探索服务新模式。中心坚持消防审验技术标准不降低、安全底线不放松的原则,将工作重心放在确保项目设计方案本身完全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上。通过深入研究技术规范和项目特点,中心为建设单位提供清晰的技术路径指引,有效应对项目推进中的技术衔接挑战,有力保障国家战略工程建设的连续性。这种聚焦消防审验技术核心、主动靠前服务的模式,为后续其他项目技术审查工作提供了有效示范。
技术前移护航,攻克超级工程难关
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堪称超级工程,正线全长约403公里,涵盖路基、90座桥梁及特长隧道;全线488个建筑单体总面积达18.7万平方米,包含9座车站的改造与新建工程。其消防系统复杂程度在内蒙古地区罕见,涉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防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等多个消防系统的联动与集成。加之项目体量庞大、设计图纸深度要求高、建设周期跨越新旧规范更替期,技术挑战前所未有。
面对艰巨的技术审查任务,肩负着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全线消防设计技术审查重任的包头市消防审验中心,迅速组建技术骨干服务小组,开启高强度攻坚模式,提供全流程嵌入式技术服务。一是高频次技术协同,中心通过三次线下负责人联席会议、两次权威专家技术咨询会、多轮技术骨干专题会及线上即时沟通机制,确保技术问题实时对接、高效解决,并借助外部顶尖消防专家智慧攻克复杂技术难题;二是主动下沉服务,打破常规工作模式,中心主动要求建设单位携带图纸现场办公,实施“一对一、面对面”深度技术辅导。组织权威专家对关键设计图纸进行集中会诊论证,将潜在技术隐患消除在设计阶段;三是清单化动态管理,中心创新采用“实时更新问题反馈清单”管理模式,与建设单位共建共享动态表格,精准标注技术问题项、责任方及优化建议,实现问题整改全程可视化追踪与高质量销项;四是全程技术伴跑,中心持续为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审验技术骨干联合专家全程“伴跑”指导设计优化迭代,确保所有设计方案完全符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专家团队的深度参与和全程技术支撑,极大提升此次消防设计审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凝练“包头经验”,助力国家战略工程
包银高铁内蒙古段消防设计技术审查的成功实践,凝练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包头消防审验技术服务经验”。新经验锚定消防安全本质,建立自治区与市级纵向联动机制,形成上下合力,将技术服务深度嵌入项目全周期,通过打破传统审查壁垒,构建起“主动对接—专家会诊—动态整改”的闭环服务体系,既坚守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刚性标准,又以灵活高效的协同机制破解重大工程的复杂技术梗阻。这种将技术支撑转化为项目推进动能的实践,不仅为包银高铁年底开通筑牢安全基石,更因其系统性、创新性的服务逻辑,成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消防审验领域的可借鉴范本,彰显了地方技术服务力量在支撑国家战略工程中的专业担当与创新效能。
在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和包头市住建局的坚强领导下,包头市消防审验中心凭借全链条技术服务与专家智库的鼎力支持,成功护航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全线消防设计审查顺利完成。这份突破性成果,既凝结着审验人员与消防专家日夜奋战的心血,也彰显了包头市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国家战略项目的决心与能力。作为内蒙古段全线消防设计审查的统筹者和包头段消防验收的执行者,随着包银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包头经验”中蕴含的创新基因、服务理念及专家协同机制,必将为内蒙古高铁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助力这条北疆钢铁动脉安全驰骋、持续惠泽民生。
作者:包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原文地址:http://zfhcxjsj.baotou.gov.cn/zjdt/2512623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