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自治区特色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第三季度工作情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设施建设专刊
【工作动态】
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统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设施建设
【工作落实】
试点筑巢暖民心 卫民织网护安康
----银川市全力推进2025年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设施工作
金凤区着力构建“社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
金凤区湖畔嘉苑社区守护社区健康温度
金凤区鲁银社区以健康服务为笔,绘就完整社区幸福图景
永宁县永和社区“15分钟就医圈”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吴忠市利通区朔方社区“医养结合、便民惠民”
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山社区以“微改造”促“大民生”
----社区卫生服务站升级打造完整社区健康新样板
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统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设施建设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社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中,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按照2025年6月12日全国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与自治区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相互对接、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围绕补齐社区各类设施和服务短板,系统谋划、认真落实自治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大力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努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对高品质居住区、生活区等宜居环境的需求。按照《住建部办公厅、发改委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卫健委办公厅、体育总局办公厅、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印发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建办科〔2023〕28号),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完整社区需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是建设要求。建筑面积不小于 120 平方米,提供预防、医疗、计生、康复、防疫等服务。二是建设原则。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政策,应适应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 适用、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装备适度、安全卫生、运行经济、节能环保。三是建设原则。社区卫生服务站宜设置在居住社区内相对中心区域,建筑宜为相对独立的低层、多层建筑。如设在公共建筑内,应为相对独立区域的首层,或带有首层的连续楼层,且不宜超过四层。用房层数为二层及以上宜进行无障碍设计。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积极发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牵头单位职责,多方协调自治区卫健委等部门,推动市、县(区)卫健委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中央编办 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3部委关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25〕2号),同时结合自治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到2027年,乡镇、街道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行政村和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力改善社区人居环境,努力做到社区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
试点筑巢暖民心 卫民织网护安康
—银川市全力推进2025年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
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银川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充分发挥“高位推动+标准引领+资源整合”的市级工作机制优势,一是深入运用2024年城市体检结果,积极联动民政、卫健委、教育、体育等多部门,围绕“一老一幼”、“便民一刻钟生活圈”和“健身圈”等重点领域,紧扣《银川市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中公共服务、教育托育、医疗卫生等六大方面21项指标,着力提升居住社区建设、服务和管理水平。二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上,银川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精准发力。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以及外墙保温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全面开展自评估,精准查找基础设施短板并加以完善。例如,在部分老旧小区,对原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墙面、地面进行翻新修缮,更新老化水电管线,同步优化诊疗区域布局,进一步提升服务承载力,为居民提供更便捷舒心的医疗服务。三是按照自治区住建厅“两年试点、分批推进”的要求,已确定22个自治区级完整社区试点,其中金凤区民生花园社区等3个社区成功入选国家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目前,各试点社区积极行动,不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加强与周边医院的合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保障居民能够及时获得更专业的医疗救治;定期组织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增强居民健康意识。通过这些举措,银川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全力打造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完整社区建设添砖加瓦,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银川市兴庆区崇安社区升级改造后综合服务楼
社区网格员与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上门为独居老人开展测量血压服务活动
金凤区着力构建“社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
自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一是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的基本原则,多元整合医疗资源持续推进紧密性医联体建设,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基层卫生工作呈现出“提质增速、务实创新、亮点纷呈、群众受益”的良好态势。二是着力构建“社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将医疗资源“嵌入”未来社区和完整社区,设立社区医疗延伸服务点3个,辖区33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均衡、功能完善,可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12大类5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可规范开展6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实现全覆盖。
金凤区湖畔嘉苑社区守护社区健康温度
金凤区湖畔嘉苑社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社区卫生服务站深耕社区医疗服务,将精细化管理、特色化服务与暖心化行动深度融合,为居民构建起从预防到干预、从治疗到关怀的全链条健康守护网。一是科技赋能,让慢病管理“精准到每一次心跳”。实现“动态跟踪—及时干预”的闭环管理。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通过专业流程与评估体系,为老年人绘制“健康画像”,既为慢病管理提供依据,更让老人清晰知晓自身健康状况,精准守护居民健康基线。二是中医发力,让特色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服务站针对超重、肥胖及亚健康人群,推出“中医理疗+科学减重”特色门诊,针灸、埋线等特色技术,成为居民“健康塑形”的好帮手;创新火龙罐疗法,融合推拿、刮痧、艾灸优势,成为老年人与慢病患者的“疗愈首选”。三是服务延伸,让健康关怀“抵达每一个角落”。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用脚步丈量社区,让医疗服务走出诊室、走入居民家中。每周携手专家深入养老院巡诊查房,为居家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药上门、换药、慢病随访、康复护理等服务。无论是养老院的病床边,还是独居老人的家中,服务站始终以“贴心”为准则,打破空间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如阳光般覆盖社区每个角落。
从科技赋能的慢病防控,到贴近生活的中医特色,再到触手可及的上门服务,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湖畔嘉苑社区卫生服务站以“精准”夯实基础,以“特色”激活活力,以“温度”传递关怀,真正成为社区居民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金凤区湖畔嘉苑社区服务始终以“贴心”为准则
金凤区鲁银社区以健康服务为笔 绘就完整社区幸福图景
完整社区建设以来,金凤区鲁银社区始终锚定居民健康需求,以鲁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要支点,深度整合优质医疗资源与便捷服务网络,全力打造以医疗健康服务为核心特色的完整社区样板。一是“硬件优势”。充分发挥鲁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隶属于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疗设备优势,为居民提供从基础诊疗到健康监测的全链条基础医疗服务,筑牢社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软件优势”。依托金凤区医疗健康集团及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区一体化”管理优势,创新推行“专家编入家庭医生团队”机制——将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资源下沉至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让居民无需奔波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个性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医疗诊疗、精准预约转诊、病伤康复指导及健康管理等服务,实现优质医疗资源“零距离”触达,让“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精准转诊”成为现实,切实提升了完整社区的服务效能与居民获得感。三是“特色医疗健康服务优势”。鲁银社区将持续深化医疗健康服务特色,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升服务品质,为居民构建更有温度、更具安全感的幸福家园,让完整社区的内涵在健康守护中不断丰富。
金凤区鲁银社区全力打造以医疗健康服务为核心特色的完整社区样板
永宁县永和社区“15分钟就医圈”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永宁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充分发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部门牵头组织作用,积极协调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将永和社区卫生服务室作为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以“便捷、精准、暖心”为核心,通过基础诊疗、特色服务与健康管理相结合,为辖区全年龄段居民提供就近可及的医疗服务,筑牢完整社区“15分钟就医圈”。一是覆盖多类服务满足“全科问诊”。推动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在社区配备全科医生、护士各2-3名,可处理感冒发烧、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提供处方药开具、健康体检等基础服务,居民无需长途奔波,步行5分钟内即可就医。二是签约家庭医生建立“一人一档”。推动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在社区为居民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关系,覆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儿童等人群,提供“一对一”健康管理:每周电话随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值,每月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体检,卫生室设立“慢性病管理角”,定期举办“糖尿病饮食课堂”“高血压运动指导”等讲座,为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降低并发症风险。三是开展个性活动提供“靶向服务”。推动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在社区“中医生活化”服务,把“养生馆”搬进社区,引入推拿、拔罐、艾灸等中医服务,针对颈肩腰腿痛、失眠等常见问题开展治疗,社区每周五设置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理疗“公益日”,免费体验腿部熏蒸,泡脚等服务,深受中老年人欢迎,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永和社区卫生服务室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通过贴近居民生 活的服务模式,不仅解决了“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更成为连接居民与医疗体系的重要纽带,让健康保障真正延伸到“家门口”。
永宁县永和社区卫生服务室是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
永宁县永和社区卫生服务室开展医疗预防科普进社区活动
吴忠市利通区朔方社区“医养结合、便民惠民”
自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来,吴忠市、利通区两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充分发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部门牵头组织作用,积极协调卫健委等相关部门,一是推动协调社区卫生服务站始终坚持以“医养结合、便民惠民”为核心定位,着力构建居民身边的“健康守门人”体系,配备全科诊室,拥有血常规检测仪、心电图机等基础设备,接入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居民健康动态管理。二是扎实提供常见病诊疗、慢性病随访、老年人年度体检及儿童预防接种服务,有效满足基层社区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三是推动社区通过打造“政策宣传+健康服务”双平台,推出“建档+义诊”一站式服务,聚焦特殊群体关爱,组建“医护+网格员”每月定期上门巡诊,为4200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实现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常态化开展母婴保健指导、中医养生讲座等多元化活动6场次,积极拓展居民精神关怀空间;结合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健康义诊12场次,覆盖居民500人次,持续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健康管理在身边”。
吴忠市利通区朔方社区卫生服务站联合优贝乐国际儿童教育中心开展“普惠托育,科学育儿之医育结合”宣传活动
吴忠市利通区朔方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喜迎中秋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活动
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山社区以“微改造”促“大民生”
——社区卫生服务站升级打造完整社区健康新样板
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的进程中,中卫市、沙坡头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充分发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部门牵头组织作用,积极协调卫健委等相关部门,推动协调沙坡头区中山社区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通过卫生服务站的升级改造,以前位于社区办公楼一楼,仅150平方米的空间内,问诊、取药、治疗等功能混杂。高峰时段候诊拥挤、设备摆放受限、老年人就医多有不便等问题,成为制约社区健康服务提质的“瓶颈”,也与居民对“家门口优质医疗”的期待存在差距。为破解困境,社区主动作为,专项申请资金并购置独立两层营业房,将卫生服务站“挪”出办公楼,实现了从“挤身角落”到“独立成区”的蜕变。交出了一份“小空间承载大民生”的实践答卷,为全区完整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样本一是空间扩容提质。新站面积大幅增加,告别了以往的局促感,候诊、诊疗区域开阔明亮,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就医环境。二是功能科学划分。一楼聚焦基础诊疗,设置全科诊室、药房、输液区,满足日常问诊取药需求;二楼拓展特色服务,规划中医理疗室、健康档案室、健康教育室等,覆盖预防、保健、康复等全周期健康服务,形成“小病不出社区、健康有人守护”的闭环。三是服务辐射升级。新址位置更开阔,交通便利,不仅方便本社区居民,还能辐射周边片区,让优质健康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沙坡头区中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升级,是以居民最直接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硬件改善+功能优化”,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从优化空间布局到完善服务功能,从关注“有没有”到追求“好不好”,让“15分钟生活圈”中的健康服务更可及、更优质。真正让居民感受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有所康”的幸福温度。
沙坡头区中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小空间承载大民生”
沙坡头区中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硬件改善+功能优化”升级改造
工作信息收集、整理、编辑:杨春波
原文地址:https://jst.nx.gov.cn/xwdt/zjdt/202507/t20250718_496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