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城市绿地病虫害防治月历(7月)
七月受高温高湿气候影响,园林植物病虫害进入全年高发期,刺吸式害虫、食叶害虫与各类病害集中暴发,部分病虫害更是贯穿春、夏、秋三季持续危害。结合前期3~6月病虫害发生规律,要持续做好7月病虫害防治。
一、植物虫害及防治措施
桃红颈天牛:2年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越冬幼虫4月开始蛀食,形成不规则蛀道,由排粪孔排出大量红褐色虫粪和木屑。受害株易流胶,枝干枯萎死亡。成虫黑色发亮,前胸棕红色或黑色,6-8月羽化,交尾产卵。主要危害树种桃、杏、樱花、梨、紫叶李、海棠、榆叶梅等。
防治措施:
1、及时剪除枯死枝、病虫枝,用钢丝从排粪孔钩杀幼虫。
2、幼虫活动期用甲维•啶虫脒或阿维•噻虫嗪等药剂注射虫孔,并用泥封孔,成虫羽化盛期,人工捕杀成虫,并用毒死蜱或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进行树干喷雾。
星天牛:2年1代。6-7月为羽化盛期,产卵刻槽为“T”形或“人”形。7月下旬幼虫孵化后蛀入皮下,后蛀入木质部,11月越冬。危害盛期常有新鲜木屑和虫粪排出。被害枝条易折断,严重时整株死亡。成虫漆黑色,略有光泽,前翅有5行横向排列的不规则白斑。老熟幼虫乳白色,前胸背板宽大,有一黄褐色凸形斑纹。主要危害树种法桐、柳树、榆树、刺槐、海棠、五角枫、紫薇等。
防治措施:
1、及时剪除枯死枝、病虫枝,用钢丝从排粪孔钩杀幼虫。
2、幼虫活动期用甲维•啶虫脒或阿维•噻虫嗪等药剂注射虫孔,并用泥封孔,成虫羽化盛期,人工捕杀成虫,并用毒死蜱或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进行树干喷雾。
斜纹夜蛾:1年发生3~4代。成虫灰褐色,前翅黄褐色,外缘有灰白色波状纹。幼虫圆筒形,常见有黄绿色或褐色。各代幼虫分别于6月~7月、8月~9月活动危害。危害盛发期为7~9月。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在叶背或土壤中,傍晚至第二天清晨活动,取食叶片。主要危害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高羊茅等。
防治措施:
1.用黑光灯或糖醋液加少量杀虫剂诱杀成虫。
2.3龄前幼虫危害期,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1000倍液,或10%除尽悬浮液1500倍液。
霜天蛾:1年发生1~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5月下旬成虫羽化。老熟幼虫绿色,较粗大,体侧有白色或褐色斜纹,尾角绿色或褐色。幼虫以6~7月危害严重。蚕食叶片呈缺刻或孔洞或仅存叶柄。10月幼虫入土化蛹越冬。主要危害柳树、法桐、青桐、楸树、楝树、女贞、丁香、凌霄等。
防治措施:
1.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
2.危害不重时,人工捕杀幼虫。
3.危害严重时,喷施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1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24%螺虫乙酯悬浮剂3000倍液。
刺蛾类: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黄刺蛾、中国绿刺蛾、双齿绿刺蛾在树体杈桠处结茧,褐边绿刺蛾、扁刺蛾在土中结茧。4~5月为蛹期,5~6月为成虫期,7~9月为幼虫危害期。初龄幼虫群集叶背啃食,叶片呈网状,以后分散危害,可将叶片吃光。主要危害梨树、李树、枣树、桃树、柿树、榆树、海棠、山楂等。
防治措施:
1.晚秋、早春结合绿地管理,人工剪除或挖除虫茧,消灭越冬幼虫。
2.在幼虫群集危害期,摘除虫叶集中销毁。
3.幼虫危害严重时,喷施1.2%苦烟乳油1500倍液,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2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
二、植物病害及防治措施
樱花褐斑穿孔病:初期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10毫米,外缘有淡黄色晕圈,中央呈灰白色,病斑逐渐干枯脱落,形成孔洞。新梢:病斑椭圆形,褐色,稍凹陷,后期开裂;果实:病斑暗紫色,凹陷,湿度大时表面生有黑色霉层。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发病严重,植株过密、通风透光差、土壤黏重或排水不良时,发病加重,可造成枯枝。
防治措施:
1.秋季彻底清除病叶、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
2.合理修剪植株,保持通风透光,降低湿度;雨季及时排水,防止土壤积水。
3.发病前预防:发芽前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病菌。
4.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
炭疽病:病菌从气孔和伤口侵入,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出现水渍状黄褐色小斑点,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稍隆起,病斑上有轮纹状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5~9月发生,6~8月高温高湿发病严重,叶片病斑导致叶枯,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效果,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削弱树势,降低植株的抗逆性。
防治措施:
1.加强养护,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树势,及时修剪病叶并销毁。
2.发病初期喷施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间隔10~15天,喷2~3次。
草坪褐斑病:全年均可发生,高温高湿的季节危害严重,5月中旬开始发病,初期病斑内部呈青灰色水浸状,叶片由绿色变为褐色,最后干枯、萎蔫。草坪出现大小不等的近圆形枯草圈,草圈中心病株恢复较快,呈现中央为绿色,边缘为枯黄色“蛙眼”状。在清晨有露水或高湿时,枯草圈外缘有烟圈出现,叶片干燥时烟圈消失。
防治措施:
1.清除枯草层,自5、6月开始剪草后及时喷施杀菌剂,消灭病菌。
2.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施“草病灵1号”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要喷严喷透。
图片
图片
图片
供稿:园林处
编辑:史刘阳
原文地址:http://zjj.suqian.gov.cn/szjj/hygl/202507/16df346c62dc497484a104da38f6867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