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探索医院建筑数字化管理: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BIM技术应用实践

2025-04-22 15:22:20

医院建筑因功能多元、设备密集、运维精细等特点,长期面临协同低效、数据割裂等难题。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BIM技术以“一模到底”理念为核心,重构医院全过程周期管理逻辑。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基于“一模到底”技术体系,推进BIM技术的深入应用,为医疗智能建造发展提供参考。

探索医院建筑数字化管理: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 BIM技术应用实践

项目介绍

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位于龙文区迎宾路以南、龙祥中路以西,定位为中医(综合)医院。一期规划建设床位500张,总建筑面积10.3万㎡,主要建设门急诊、住院部、中药制剂楼、医技科室、中医特色治疗等主要医疗用房和功能辅助配套用房等。

核心亮点

作为漳州市BIM“一模到底”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积极响应政策,以BIM国产化为基础,形成BIM信息传递和共享的“一模到底”新模式,促进工程建设提质增效和节能降碳。

BIM技术在医院建筑设计施工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

融合式设计与协同优化

在设计之初,用三维协同方式实现复杂医疗建筑的设计,BIM设计融合医疗专项设计,开展BIM医疗专项深化设计、BIM物流专项方案比选及深化设计。同步发挥医疗BIM可视化进行方案汇报,提出净高分析、流线分析、功能分区、高支模方案、坡道专项分析等合理性建议,有效解决医护人员识图困难的问题,最大化发挥BIM在前期设计的价值。

探索医院建筑数字化管理: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 BIM技术应用实践

国产化软件与设计管理

通过搭建自研BIM协同管理平台,开展融合式协同设计和数据管理。充分利用BIM模型的数据化与可视化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设计优化、医疗净高分析等工作,并通过多专业协同的方式进行问题逐一销项。通过BIM数据协同、数据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减少设计冲突,优化设计方案。BIM模型精细度及图模一致性满足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中的模型要求,且单体楼栋设计模型已通过BIM智能审查系统初审,向BIM技术的国产化实践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探索医院建筑数字化管理: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 BIM技术应用实践

探索医院建筑数字化管理: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 BIM技术应用实践

施工阶段

三维深化与信息传递

贯彻“一个模型用到底,一个模型管到底”的目标,基于设计单位公共数据CDE平台搭建,保障全专业BIM模型设计、施工传递率达100%。有效保障BIM成果的时效性,实现跨团队和跨阶段的数据流转互通;各阶段的应用落实层层推进、各有重点,逐步建立适宜且多方共享的BIM模型。使设计深化、设计变更,施工过程管理、竣工交付等应用基于统一的模型,并实施动态控制。

动态管理与效率提升

通过“一模到底”技术体系加持,BIM协同管理平台协作,在设计模型基础上开展BIM施工深化,如BIM深基坑、高支模等危大工程等施工模拟应用,BIM深化出图及数字化技术交底等施工深化应用。以及结合设计施工数据,自动生成相应的工程量数据,减少人工误差。在项目变更时,BIM模型实时更新工程量数据,确保信息同步,实现项目动态管理。

探索医院建筑数字化管理: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 BIM技术应用实践

数字化管理与施工落地应用

以BIM技术作为项目管理抓手,将实行全过程数智管理,经BIM深化设计和现场落实跟踪,数字化管理效率提升30%,BIM落地率90%以上,大幅度提升现场管理的效率与精度,有力保障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

探索医院建筑数字化管理:漳州市中医院新院区项目 BIM技术应用实践

BIM技术引领医院建筑新未来

BIM技术在医院建筑中的核心价值:

数据贯通、效率提升、管理升级。

本项目通过“一模到底”技术体系及BIM设计施工技术的探索,实现数据的跨团队、跨阶段流转互通,保障设计和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的落地。同时以BIM技术作为项目管理的数字化抓手,为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理提供可视化、数据可追溯性、便捷性的管理手段,推动施工向精细化发展,实现项目的智慧化、数据化、动态化管理控制,最终推动医疗建筑BIM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文稿来源:市局科技与设计科

 

原文地址:http://jsj.zhangzhou.gov.cn/cms/html/zzszfhcxjsj/2025-03-31/510351163.html

上一篇:庆元县市政工程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全面铺开
下一篇:翁牛特旗积极推动城市蝶变换新颜 让群众幸福再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