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县 | 打造集镇样板,奏响“海”的乐章
近年来,市住建局指导东山县开展陈城集镇环境整治省级样板创建工作,重点对陈城村、后姚村和产业发展重地澳角片区开展整治提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整治建筑立面、打造公共空间等措施,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挖掘培育海洋特色产业,推动集镇发展与产业升级相融合。
立足规划布局 着力打造宜居乡村
以陈城镇中心村陈城村为核心点位,拓展“一轴、两市、三园”的规划提升思路,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1.抓住一条轴线
投资1200万元对乡道进行拓宽改造和亮化提升,为群众出行、游客往来提供便利。
2.建设两个“坊市”
一方面是提升“集市”功能,投入300多万元,对老旧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完成建设钢结构集贸市场大棚858平方米,成为收购商、居民群众重要的日常交易集散中心。
另一方面是发展“夜市”经济,以七圣文化公园景观提升项目为载体,结合七圣文化,打造集传统文化、健身康体、夜色经济等于一体的活力空间。
3.焕发园区活力
对顶城口袋公园、党建口袋公园、榕怡园等3个公园进行景观优化,打造“运动健身+休闲游憩+文化宣传”等多功能的公共阵地,成为群众活动“舞台”和教育宣传“平台”。同时,广泛带动群众参与,补植各类树木6130棵、46亩,利用乡村“四旁”、房前屋后等地块,打造乡村美丽“小公园”“微景观”14处,生态颜值不断“刷新”。
深挖产业资源 致力培育旅居福地
围绕休闲旅游、居住体验、乡风传承等方面,深入挖掘海洋资源要素,打造“海”岸产业,做好“海”的文章。
1.完善基础配套,打造旅游景点
依托澳角“内山外海”的旅游格局,投资2200万元实施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一期),完善基础配套,提升镇域旅游品质。2025年春节期间,共计接待游客2.1万人次,日落灯塔、海上溶洞等“网红打卡点”频频出圈。
2.盘活闲置民居,推动农房改造提升
开展三类农房改造,鼓励村民将自有民房改造为旅游民宿,发展渔家民宿41家以及渔家大排档13家,盘活闲置资源。
3.拓宽发展思路,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组织成立乡镇农业产业协会,依托陈城农贸市场,形成集约化运营模式,并与多家涉农企业取得合作意向,探索“山海融合”农旅产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抱团发展。同时,利用农贸市场和文化公园改造契机,增设澳角村渔海产品展销区和特色小吃体验区,搭建产品展销空间,提升澳角村的产业影响力和经济活力。
下一步,市、县两级住建局将进一步推进陈城镇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集镇创建,深入指导樟塘镇南埔村合作实施项目,为漳州市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动力。
文稿来源:东山县住建局,市局村建科
原文地址:http://jsj.zhangzhou.gov.cn/cms/html/zzszfhcxjsj/2025-03-18/188448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