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关于印发《鄂州市高品质住宅规划建设评价指标(试行)》的通知

2025-08-08 09:08:55

各区人民政府,葛店经开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市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推动住宅从“规模型”向“品质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根据《湖北省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工作方案》(鄂建文〔2024〕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鄂州市高品质住宅规划建设评价指标(试行)》,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做好评价工作。

鄂州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鄂州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8月5日

鄂州市高品质住宅规划建设评价指标(试行)

指标

指标要求

容积率

在符合规划条件情况下,新建项目高品质住宅项目容积率应满足以下规定:中心城区不宜超过2.0,新城区不宜超过1.5。

建筑高度

1.住宅建筑最大高度不超过80米,且符合建筑高度梯度管控要求。

2.多、低层住宅建筑占比不低于50%,住宅建筑高度不超过27米。

建筑面宽

1.6层及以下住宅面宽不大于80米,7˜18层住宅面宽不大于70米,19层及以上住宅面宽不大于65米。

2.6层及以下住宅单元数不多于3个,7层及以上住宅单元数量不多于2个。

建筑立面

1.城市主次道路、商业街两侧及河湖沿岸、城市广场周边的住宅建筑立面应当进行公建化设计,设置封闭阳台;

2.住宅下部及配建的公共服务用房的饰面材料宜采用石材、金属板、一体板等高品质材料,上部应选用耐脏、耐老化、易清洗的饰面材料;

3.屋顶及外立面设备、管线应进行遮蔽和美化、与主体统一设计施工。

建筑屋顶

1.27米及以下高度建筑屋顶应采用坡屋顶或屋顶绿化;27米以上高度建筑屋顶应有屋顶造型。

特色化服务

1.邻里食堂≥150㎡;

2.会客厅(老年人俱乐部)≥200㎡;

3.智能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30㎡;

4.废旧家具(电)回收站≥30㎡;

5.四点半学堂≥100㎡

6.鼓励配套建设健身房、游泳馆等特色化服务设施。

绿化环境

1.绿地率应不小于35%,且集中绿地面积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不应小于2.0㎡/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不应小于1.0㎡/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不应小于1.0㎡/人。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具有调蓄功能的海绵化集水景观;鼓励种植桂花等乡土植物。

2.鼓励采用屋顶绿化、墙面垂直绿化或其他方式的立体绿化,林木覆盖面积应不小于绿化种植面积的40%,原冠乔木胸径不宜小于10厘米。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覆盖面积比例控制在30%以下。

3.地下车库顶部地面绿化种植的覆土厚度不宜小于1.0米,建筑屋顶、空中花园绿化种植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5米。

临街退让

空间

1.临街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空间应当以绿化景观(含水景、小品、园路等)为主,绿化种植(含园路、小品等)、水景面积占比不宜小于50%,林木覆盖面积应不小于绿化种植面积的30%。

2.结合绿化种植布置园路、休闲座椅、景观小品、健身器材等休闲设施,营造公园化街区场景。

活动场所

1.住区内应设置老人、儿童、健身活动场地,面积不宜小于300平方米,活动场地边缘与居民窗户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并采用绿化隔离等方式减少对居民室内生活干扰。

2.在满足消防登高作业情况下,消防登高场地应当景观化处理,可结合消防登高场地布局活动场地,设置健身活动设施、休闲座椅、直饮水设施等,消防登高场地内的相关设施应是可移动式的。

3.设置一条宽度不小于1.2米,长度不少于300米或不少于用地红线周长1/4的健身步道,采用环保型弹性减震材料并设有健身引导标识。

4.鼓励高层住宅底部设置架空层,架空层层高不宜小于4.5米,架空层空间应进行合理利用,打造全龄化多功能空间,可用来设置邻里食堂、会客厅、香城书房、四点半学堂、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小区健身房等服务设施。当架空层设置服务用房时,架空层封闭空间不宜超过本架空层面积的20%。

人行归家

场景

1.小区内部应采用人车合理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打造安全、舒适的地上人行、地下车行归家流线。地上归家流线上不应设有地下车库出入口或与之交叉,地下车库入户单元门厅前应设置人行通道,宽度不宜小于1.5米,归家流线标识明晰,提升业主归家体验感。

2.小区人行出入口应设置进深不小于10m、占地面积不小于200㎡的缓冲空间,宜结合小区入口大堂设置酒店式落客区。

3.小区入口大堂宜挑空设计,面积不宜小于300平方米,应设置物业服务、会客、阅览、候车等服务功能,一站式解决业主多个使用场景。居住人口达一定规模的小区结合小区入口大堂配套建设公共厕所。

4.鼓励结合风雨连廊体系打造小区入口大堂至住宅单元门厅的遮阴避雨归家流线

5.检查井盖不宜设于业主归家流线上,出地面风井、管井、变(配)电房、垃圾收集点等与地上人行归家道路边缘距离不应小于1.5米,切应结合绿化、景观小品遮蔽、美化设计。

车行交通

组织

1.小区应采用人车分流交通组织方式,主要道路宜设有两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小区主要道路宽度不应小于6.0米;次要道路不宜小于4.0m,并能满足消防车、救护车、垃圾清运车等车辆的通行,其他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小于2.5米。

2.地下停车库主车道净宽不宜小于5.5米,坡道地上出入口与室外道路相连接时,从坡道起坡点至道路边线应设长度不小于10米的缓冲空间,应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停车泊位

1.小区机动车停车位按照不低于1.0辆/户配置,车位尺寸不应小于2.5m*5.5m,100%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同步建成充电桩车位占比不低于10%;宜根据条件设置10%左右的3.0m*6.0m加长加宽车位。

2.按规定配置非机动车位,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电动自行车位占非机动车位的比例不低于50%。

3.地上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配建消防安全设施,场所边界与建筑外墙门、窗、洞口、安全出口的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6.0米。

4.人防设施范围内的车位与普通车位应在色彩上予以分别,便于识别;停车位挡车设施、照明设施安装到位,车位编号、充电设施导引标识明晰。

5.确需设置露天机动停车位的,车位占比不得高于10%,且应采用林荫停车场设计,采用高大荫浓的遮阴树种,树木分枝点2.8米以上,树木胸径≥12cm,车位和遮阴树木比例1:1。

无障碍通行

小区人行活动区域应设置连贯的全程无障碍通行系统,设有闸机的出入口、通道应充分考虑老人、儿童、行动不便人士的无障碍通行需求。

层高净高

1.住宅层高不应小于3.0米;设有地暖、管道式新风或集中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宜小于3.2米,地下室层高不宜小于4.0米。

2.住宅底部架空层层高不应小于4.5米,住宅单元门厅净高不宜小于3.0米。

3.地下车库出入口坡道净高不宜小于2.6米,主车道净高不应小于2.6米。

套内空间

1.套内户型设计应空间方正、动静分区、功能完善,不宜设计通过敞开式外廊连接疏散楼梯的户型,不应设置封闭式内天井。

2.套内建筑面积应与功能空间的数量、面积相匹配,套内建筑面积大于100㎡时,应设置独立入户玄关,套内建筑面积大于140㎡时,宜设置独立步入式衣帽间、独立储藏间等使用空间。

3.增加客厅宽度,套内建筑面积大于120㎡时,客厅宽度不宜小于5m,创造功能复合、利于交往的空间。

4.应设置主次阳台,主要阳台进深宜≥2.1m,次要阳台进深宜≥1.5m,第四代生态花园式住宅可以只设置一个次要阳台。

5.鼓励进行适老性专项设计,老人卧室、客餐厅、卫生间、洗浴空间等重点区域设置适老化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

6.住宅入户门门洞高度不宜小于2.3米,宽度不宜小于1.2米,并应采用字母门。

套外公共

部分

1.地下、地上主要出入口应设置单元门厅,地上、地下单元门厅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平方米,结合实际设置休憩区、智能快递存放、储物、信报箱等功能。

2.单元大门门洞高度不宜小于2.4米,宽度不宜小于1.8米。

3.地下、地上单元门厅及候梯厅、走廊等公共空间整体采取酒店式精装

4.每台电梯服务户数不应超过26户,每单元至少要保证一台电梯载重量及轿厢内空尺寸满足医疗救护使用需求,电梯候梯厅净深度不宜小于2.0米,并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地下室

1.地下室应按照全部车位安装充电桩要求进行防火分区设计、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完善。

2.地下车库宜设置下沉庭院、采光井或导光管等措施提升地下车库品质,打造绿色阳光生态车库

3.根据小区规模大小分区域设置存储空间,地下车库地面采用耐磨、抗碾压、防渗透地坪材料。

结构与安全

1.房屋主体结构宜按照100年进行耐久性设计,客厅活荷载取值不应小于3.0KN/㎡,阳台、空中花园的活荷载取值不应小于3.5KN/㎡。

2.单向板跨厚比不应大于30,双向板跨厚比不应大于35,且卧室的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30mm、起居室(厅)的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50mm;

3.建筑外墙临空部分的安全护栏高度不小于1.2m。

保温隔热

1.鼓励结合夏热冬冷气候条件,按照室内温度23-25度进行住宅保温隔热设计,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高性能外墙保温材料。

2.建筑外门窗宜采用三玻两腔等隔热隔声性能良好的外窗。

空调通风

1.应当进行集中空调、新风系统专项设计,预留空调、新风机组安装条件;鼓励安装具有除湿、加湿及处理PM2.5功能的新风系统,排风量不应大于新风量的80%。

2.考虑“回南天”室内易结露、湿滑,地下车库应设置除湿装置或预留除湿装置安装条件。

隔声降噪

1.外墙、分户墙、分户楼板的计权隔声量不应小于50dB。

2.卧室、起居室(厅)楼板宜设置不小于5mm厚的减振隔声层。

3.对固定于墙体、楼板上且可能引起传声的管道等,应采取隔声包覆或其他有效降噪措施。

精工质感

1.鼓励实行“定制化家装”全装修交付模式,按需研发、按需组项、菜单购买。

2.给水、供暖、电气管线采用设备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技术,管线分离应用比例大于50%。

3.房屋观感质量大面美观,细部精细,目测无明显质量缺陷,实测抽查允许偏差合格率为100%。

绿色低碳

1.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面积达到住宅总建筑面积的100%;

绿色建材使用率应达到50%,建筑装修材料优先选用《湖北省绿色建材产品推广目录》。

智慧家居

1.小区内公共区域应设置智能安全监控设施和高空抛物监控,公共活动区域宜设置求助报警装置。

2.小区入口大堂及地上、地下入户单元门厅应具备无接触通行功能,入户门设置智能门锁。

3.候梯厅级起居室(厅)、卧室、卫生间应配置紧急求救报警装置。

4.配置安防、智能照明、冷暖新风等子系统,支持手机远程连接网关设备,一键控制全屋智能子系统和设备,网关应预留对接小区、物业平台的数据接口。

贴心售后

1.设置售后服务中心,确保保修期内房屋质量,负责处理业主使用期间投诉。

2.设置再生资源回收、智能快递、自助洗车装置、无人售货机、无人超市等不少于两种智能便民生活设施。

3.小区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已运行或已装修具备运行条件。

品质物业

1.物业服务企业应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内知名品牌物业公司,提供24h安保、物业服务。

2.物业服务企业应为不同住宅产品、客户群体分类定制物业服务清单,提供针对性、特色化的增值服务,包括提供家庭保洁、住宅托管、维修、托幼、养老、医护、文体、助残等有偿便民服务。

3.搭建智慧物业监管平台建设,具备群众投票表决、事务公开、业务办理等功能,满足居民“一键直达,在线服务”需求。

现房销售

采取现房销售或准现房销售(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已按要求建成,具备竣工验收条件),让群众买放心房。

 

原文地址:http://cjw.ezhou.gov.cn/zfxxgk_4836/zc/wjtz/202508/t20250806_717740.html

上一篇:高青县2025年第三季度第一批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资格申请家庭公示
下一篇:河北关于开展“揭榜挂帅”比选标准主编单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