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识别与管控清单》的通知
藏建质安〔2025〕27号
各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与质量监督总站,各有关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提升基层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辨识和防控能力,有效防范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西藏自治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西藏自治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识别与管控清单》,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的划分
(1)重大风险:用Ⅰ表示,风险等级最高,表示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很大,风险后果很严重,极易引发较大及以上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恶劣社会影响;
(2)较大风险:用Ⅱ表示,风险等级较高,表示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难度较大,风险后果严重,极易引发一般事故或造成一般经济损失;
(3)一般风险:用Ⅲ表示,风险等级一般,表示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难度一般,风险后果一般,可能引发数量较多人员重伤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低风险:用Ⅳ表示,风险等级低,表示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控难度较小,风险后果较轻,可能引发数量较少人员重伤或经济损失较少。
二、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原则
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企业层、项目层,也可结合各单位实际,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提级。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充分运用“智慧化工地”监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日常监管,督促指导各项目参建单位,严格落实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识别与管控措施和整改要求,并根据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
(1)重大风险(Ⅰ级)、较大风险(Ⅱ级)的管控由各单位负责;
(2)一般风险(Ⅲ级)、低风险(Ⅳ级)的管控由项目部负责;
(3)施工安全风险为重大(Ⅰ级)、较大(Ⅱ级)风险等级时,各单位应对项目实施重点管控,并通过“智慧化工地”监管平台及时填报风险隐患管控、整改情况。
三、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应由由各级行业监管部门或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成立评价小组,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并在熟悉施工现场、相关法规、标准后方能进行评价,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方法宜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L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即人员暴露于作业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准备阶段安全评价方法宜结合房屋市政工程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进行评价。
附件:《西藏自治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识别与管控清单》
西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5年2月19日
附件
西藏自治区房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识别与管控清单
风险分类 | 管控措施 | 依据 | |||
重大风险(Ⅰ级) | |||||
安 全 管 理 | 安全生产责任制 | 1 | 未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1条 |
2 | 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安管人员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3条; | ||
3 | 未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并分解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第3.1.3条 | ||
4 | 未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安全考核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6条 | ||
5 | 未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1条 | ||
6 | 未制定安全资金保障制度,未编制安全资金使用计划及实施方案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8条;《西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文明措施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第12条 | ||
施工组织设计 | 7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方案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0条 | |
8 |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组织专家论证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2条 | ||
9 | 危大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未制定安全专项方案,或安全专项方案未经审核、审批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0条、11条 | ||
10 | 未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6条 | ||
安全技术交底 | 11 | 未采取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未履行签字手续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7条 | |
12 | 危大工程、超危大工程未交底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5条 | ||
安全检查验收 | 13 | 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所列项目未按期整改和复查 | 停工整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70条 | |
14 | 未组织对设备、设施等进行验收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17条 | ||
15 | 未对危大工程、超危大工程组织验收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21条 | ||
分包单位安全管理 | 16 | 分包单位资质、资格、分包手续不全或失效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0条 | |
17 | 分包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员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条 | ||
持证上岗 | 18 |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监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 停工整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14条 | |
生产安全事故 | 19 | 生产安全事故未按规定报告 | 停工整改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9条 | |
20 | 生产安全事故未按规定进行调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 停工整改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3条 | ||
21 | 未依法为施工作业人员办理保险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8条 | ||
文明施工 | 现场防火 | 22 | 易燃易爆物品未分类储存在专用库房、未采取防火措施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2.3条 |
临时用电 | 外电防护 | 23 | 外电线路跨越在建工程及脚手架、临时建筑物 | 停工整改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第7.1.1条 |
24 | 在外电架空线路正下方施工、建造临时设施或堆放材料物品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3条 | ||
25 | 防护设施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搭设方式不符合规范要求(安全距离小于1.7m)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3条 | ||
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 | 施工方案 | 26 | 基坑周边环境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未重新进行审核、审批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6条 |
27 | 超过一定规模条件的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2条 | ||
基坑支护 | 28 | 开挖深度较大或存在边坡塌方安全隐患未采取支护措施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1.3条 | |
基坑监测 | 29 | 未按要求进行基坑工程监测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7条、20条 | |
人工孔桩 | 30 | 护壁的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配筋不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194第6.6.10条 | |
外脚手架工程 | 钢管脚手架 | 31 | 搭设超过规范允许高度,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2条 |
32 | 悬挑架钢梁固定段长度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8.3条 | ||
33 | 悬挑架钢梁外端未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拉结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8.3条 | ||
34 | 悬挑架钢梁与建筑结构锚固措施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8.3条 |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35 | 提升超过规定允许高度,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 停工整改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第12条 | |
36 | 未采用防坠落装置或技术性能不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37 | 防坠落装置与升降设备未分别独立固定在建筑结构上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38 | 防坠落装置未设置在竖向主框架处并与建筑结构附着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39 | 未安装防倾覆装置或防倾覆装置不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0 | 升降或使用工况时,最上和最下两个防倾装置之间的最小间距不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1 | 未安装同步控制装置或技术性能不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2 | 架体高度大于5倍楼层高,宽度大于1.2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3 | 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大于7m或折线、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的架体外侧距离大于5.4m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4 | 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大于2m或大于跨度的1/2.悬臂高度大于架体高度2/5或大于6m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5 | 架体全高与支撑跨度的乘积大于110m2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6 | 未按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设置一道附着支座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7 | 使用工况未将竖向主框架与附着支座固定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8 | 使用工况未将防倾、导问装置设置在附着支座上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49 | 附着支座与建筑结构连接固定方式不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50 | 主框架及水平支承桁架等节点未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51 | 架体立杆底端未设置在水平支承桁架上弦杆件节点处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52 | 竖向主框架组装高度低于架体高度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53 | 架体外立面设置的连续式剪刀撑未将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和架体构架连成一体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54 | 两跨以上架体升降采用手动升降设备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55 | 升降工况附着支座与建筑结构连接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56 | 安装、升降、拆除时未设置安全警戒区并安排专人监护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4条 | ||
模板工程 | 57 | 超一定规模的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未按照方案施工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2.3条 | |
塔式起重机 | 基础与 轨道 | 58 | 塔式起重机基础未按产品说明书及有关规定设计、检测、验收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24第3.1.2 |
载荷限制装置 | 59 | 未安装起重量限制器或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2.0.16条 | |
60 | 未安装力矩限制器或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2.0.16条 | ||
行程限位装置 | 61 | 未安装起升高度限位器或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62 | 未安装幅度限位器或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63 | 未安装回转限位器或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64 | 行走式塔式起重机未安装行走限位器或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保护装置 | 65 | 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未安装断绳保护及断轴保护装置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66 | 行走及小车变幅的轨道行程末端未安装缓冲器及止挡装置或不符合说明书安装要求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吊钩滑轮 卷筒与钢丝绳 | 67 | 吊钩未安装钢丝绳防脱钩装置或不符合安装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68 | 吊钩磨损、变形达到报废标准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7.3条 | ||
69 | 滑轮、卷筒未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或不符合安装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70 | 滑轮及卷筒磨损达到报废标准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7.3条 | ||
71 | 钢丝绳磨损、变形、锈蚀达到报废标准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7.3条 | ||
72 | 钢丝绳的规格、固定、缠绕不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7.3条 | ||
附墙 | 73 | 高度超过规定未安装附着装置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7.4条 | |
74 | 附着装置水平距离不满足产品说明书要求且未进行设计计算和审批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7.4条 | ||
75 | 安装内爬式塔式起重机的建筑承载结构未进行承载力验算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3.1.4条 | ||
76 | 附着装置安装不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3.3条 | ||
77 | 附着前和附着后塔身垂直度不符合安装及规范要求(安装前独立塔吊垂直度偏差千分之四,安装后附着以下千分之二,扶着以上千分之四) | 停工整改 |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16第7.4.7条 | ||
结构设施 | 78 | 主要结构件的变形、锈蚀不符合要求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79 | 高强螺栓、销轴、紧固件的紧固、连接不符合安装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2.0.16条 | ||
多塔作业 | 80 | 任意两台塔式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不能小于2米)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2.0.14条 | |
安拆验收 与使用 | 81 | 安装、加节、拆除人员及司机、指挥人员未持证上岗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2.0.3条 | |
82 | 安装、拆卸单位未取得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件可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2.0.3条 | ||
83 | 安装、加节时塔吊未掌握好平衡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3.4条 | ||
84 | 加节时套架、滚轮未按要求调整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3.4条 | ||
85 | 安装、加节螺栓插销等未按要求固定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3.4条 | ||
86 | 安装、加节、拆除无专人指挥监护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第3.4条 | ||
施工升降机 | 基础 | 87 | 基础制作、验收不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第4.1.1条 |
88 | 基础设置在地下室顶板或楼面结构上,未对其支承结构进行承载力验算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第4.1.1条 | ||
安全装置 | 89 | 未安装起重量限制器或起重量限制器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90 | 未安装渐进式防坠安全器或防坠安全器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91 | 防坠安全器超过有效标定期限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第4.1.7条 | ||
92 | 对重钢丝绳未安装防松绳装置或防松绳装置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93 | 未安装急停开关或急停开关安装不合格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94 | 未安装吊笼和对重缓冲器或缓冲器安装不合格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95 | SC型施工升降机未安装安全钩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限位装置 | 96 | 未安装极限开关或极限开关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97 | 未安装上限位开关或上限位开关不灵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98 | 未安装下限位开关或下限位开关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99 | 极限开关与上限位开关安全越程不符合安装说明书及规范要求(150mm)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第4.3.1条 | ||
100 | 极限开关与上、下限位开关共用一个触发元件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3条 | ||
101 | 未安装吊笼门机电联锁装置或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3条 | ||
102 | 未安装吊笼顶窗电气安全开关或不灵敏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3条 | ||
附墙架 | 103 | 附墙架采用非配套标准产品未进行设计计算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3条 | |
104 | 附墙架与建筑结构连接方式、角度不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3条 | ||
105 | 附墙架间距、最高附着点以上导轨架的自由高度超过产品说明书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3条 | ||
钢丝绳、滑轮与对重 | 106 | 对重钢丝绳绳数少于2根或未相对独立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3条 | |
107 | 钢丝绳磨损、变形、锈蚀达到报废标准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3条 | ||
108 | 钢丝绳的规格、固定不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第4.3.1条 | ||
109 | 滑轮未安装钢丝绳防脱装置或不符合安装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第8条 | ||
110 | 对重重量、固定不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第4.3.1条 | ||
111 | 对重未安装防脱轨保护装置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4条 | ||
导轨架 | 112 | 导轨架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4条 | |
113 | 标准节质量不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4条 | ||
114 | 对重导轨不符合安装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4条 | ||
115 | 标准节连接螺栓使用不符合产品说明书及规范要求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6.4条 | ||
安拆验收 与使用 | 116 | 安装、拆卸单位未取得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第3.0.1条 | |
117 | 安装、拆除人员及司机未持证上岗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第3.0.2条 | ||
物料提升机 | 安拆验收 与使用 | 118 | 安装、拆卸单位未取得专业承包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 | 停工整改 |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第9.1.11条 |
119 | 安装、拆除人员及司机未持证上岗 | 停工整改 |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第9.1.11条 | ||
起重吊装 | 施工方案 | 120 | 超规模的起重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8.3条 |
外墙工程 | 高处作业吊篮 | 121 | 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未对吊篮支架支撑处结构的承载力进行验算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122 | 未安装防坠安全锁或安全锁失灵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123 | 未设置挂设安全带专用安全绳及安全锁扣或安全绳未固定在建筑物可靠位置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124 | 吊篮未安装上限位装置或限位装置失灵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125 | 悬挂机构前支架支撑在建筑物女儿墙上或挑檐边缘 | 停工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9.3条 | ||
较大风险(II级) | |||||
安全管理 | 施工组织设计 | 1 | 施工组织设计中未制定安全措施 | 立即整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38条 |
安全技术交底 | 2 | 交底未做到分部分项,内容针对性不强 | 立即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7条 | |
安全检查验收 | 3 | 无定期、季度安全检查记录 | 立即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1条 | |
4 | 事故隐患的整改未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 立即整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21条、25条 | ||
安全教育 | 5 | 施工人员未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考核 | 立即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7条 | |
6 | 未对施工人员进行日常安全教育 | 立即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7条 | ||
7 | 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未按规定进行年度培训考核 | 立即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6条 | ||
到岗履职 | 8 |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监理人员等人员未在岗履职 | 限期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14条、21条、22条 | |
应急管理 | 9 | 未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援人员 | 立即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8、49条 | |
10 | 未配置应急救援器材,未开展应急救援演练 | 立即整改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9条 | ||
分包单位安全管理 | 11 | 未签定安全生产协议书,签字盖章手续不全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2.3条 | |
12 | 未对分包单位进行安全教育、交底、检查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2.3条 | ||
文明施工 | 现场防火 | 13 | 临时用房和作业场所的防火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2.3条第6款 |
14 | 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消防通道不小于3.5米,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2.3条第6款 | ||
15 | 灭火器材布局、配置不合理或灭火器材失效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2.3条第6款 | ||
16 | 电焊、气割等作业防护措施不符合要求(未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 立即整改 | 《建筑与市政施工现场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通用规范》GB55034-2022第6.0.4条 | ||
17 | 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或未指定动火监护人员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2.3条 | ||
临时用电 |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 18 | 未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3条 |
19 | 配电系统未采用同一保护系统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3条 | ||
20 | 电气设备未接保护零线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3条 | ||
21 | 保护零线装设开关、熔断器或通过工作电流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3条 | ||
22 | 工作接地电阻大于4Ω,重复接地电阻大于10Ω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3条 | ||
23 | 施工现场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脚手架防雷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起重机械接地体埋入深度低于2.5米,电阻大于10欧,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脚手架未使用圆钢、角钢或扁铁接地,深度低于0.6米)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3条 | ||
24 | 做防雷接地机械上的电气设备,保护零线未做重复接地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4.3条 | ||
高处和临边作业 | 安全帽 | 25 | 施工现场人员未佩戴或未按规范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帽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26 | 安全帽质量不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安全带 | 27 | 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系挂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符合要求(未高挂低用)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28 | 安全带质量不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临边洞口 防护 | 29 | 作业面边沿无临边防护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30 | 临边防护设施的构造,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上道栏杆离地高度1.2米,下道栏杆离地高度0.6米,底部设置20cm挡脚板,立杆高度1.3米间距2米,能承受1000N的外力)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31 | 在建工程的孔、洞未采取防护措施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32 | 防护措施,设施不符合规范要求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33 | 电梯井内未按每隔两层且不大于10m设置安全平网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通道口防护 | 34 | 未搭设防护棚或防护不严、不牢固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35 | 防护棚宽度长度不符合要求(高度不小于3m长度不小于3m,随高度增加而增长)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攀登作业 | 36 | 防护棚的材质不合格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37 | 建筑物高度超过24m,防护棚顶未采用双层防护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38 | 移动式梯子的梯脚底部垫高使用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悬空作业 | 39 | 折梯未使用可靠拉撑装置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40 | 梯子的材质或制作质量不合格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移动式操作平台 | 41 | 悬空作业处未设置防护栏杆或其他可靠的安全设施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42 | 悬空作业人员未系挂安全带或佩带工具袋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43 | 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连接不牢固可靠或立柱底端距离地面超过80mm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44 | 操作平台的组装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悬挑式物料钢台 | 45 | 操作平台四周未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或未设置登高扶梯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46 | 操作平台的材质不合格,台面铺板不严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47 | 悬挑式钢平台的下部支撑系统或上部拉结点,未设置在建筑结构上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48 | 斜拉杆或钢丝绳未按要求在平台两侧各设置两道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3.3条 | ||
施工机具 | 木工机械 | 49 | 传动部位未设置防护罩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50 | 未设置护手安全装置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气瓶 | 51 | 气瓶未安装回火防止器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52 | 气瓶间距小于5m或与明火距离小于10m未采取隔离措施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53 | 气瓶未安装减压器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54 | 气瓶未设置防震圈和防护帽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55 | 气瓶存放不符合要求(参照气瓶存放规范)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翻斗车 | 56 | 翻斗车制动、转向装置不灵敏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57 | 行车载人或违章行车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潜水泵 | 58 | 负荷线未使用专用防水橡皮电缆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59 | 负荷线有接头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振捣器 | 60 | 电缆线长度超过30m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61 | 未使用移动式配电箱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62 | 操作人员未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桩工机械 | 63 | 安全装置不齐全或不灵敏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9.3条 | |
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 | 基坑支护 | 64 | 自然放坡的坡度不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1.3条 |
65 | 基坑支护结构不符合设计要求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1.3条 | ||
66 |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达到设计报警值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1.3条 | ||
降排水 | 67 | 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1.3条 | |
68 | 未设排水沟或排水沟设置不满足施工要求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1.3条 | ||
基坑开挖 | 69 | 提前开挖下层土方 | 立即整改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第3.11.3条 | |
70 |
……上述内容没有展示完整,更多请点击原文查看……
原文地址:http://zjt.xizang.gov.cn/xwzx/tzgg/202502/t20250221_464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