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山西省“好房子”设计竞赛优秀获奖作品展示(三)

2025-11-07 10:30:42

近日,由省住建厅主办、省勘察设计协会协办的全省“好房子”设计竞赛落下帷幕。此次竞赛选择太原、运城两个实际地块,举办主题为“安舒绿智艺相融,共筑三晋好房梦”的新建“好房子”设计竞赛,最终32个优秀获奖作品、13个既有住宅改造“好房子”优秀设计案例脱颖而出。

此次“好房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呈现低密低容、户型可变、便民配套、科技智能四大特点,融合山西地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既有建筑改造案例突出内外兼修、技术引领、数字赋能,充分展现了我省设计师群体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现将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进行展示,分享优秀作品设计理念、亮点和创新思路,希望全省建筑设计行业能够借鉴获奖作品优秀经验,助力我省建筑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好房子”设计提供山西方案、贡献山西智慧。

新建“好房子”一等奖作品

获奖作品:《“共邻社区”——因共而生,以邻为聚》(太原市)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共生关系”的核心设计理念,从绿谷社区、低碳生活、邻里关系三个维度进行打造,构建了以外环连廊打造的城市融合空间,以内廊构成的生活聚能环。以“生活聚场”为源点,通过慢行系统串联“动”之全龄段活动空间、“食”之院区自主食堂、“住”之全生命周期户型、“享”之全时森林景观,形成全龄全季人性化的生活乐园。

获奖作品:《绿幕织风,邻坊共生》(运城市)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绿幕织风-以生态为基底、人文为纽带,打造自然与社区融合的宜居空间。邻坊共生-依托公共服务、智慧安防等配套,构建便捷生活体系,通过适老化、无障碍设计覆盖全龄场景。以全周期安全维护、多元物业及全生命周期管理,守护居住安全、提升便捷性,让邻里在共生社区中共享美好生活。

获奖作品:《盐韵绿居·七彩生活》(运城市)

参赛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好房子=绿房子”的核心设计理念,从绿社区、房低碳、人健康三个维度进行打造,构建了一个无界社区。以“七彩生活场景”为故事线,串联“医”之社区医疗中心、“食”之社区中央厨房、“住”之可变户型、“行”之慢行系统、“学”之24小时自习室、“游”之立体森林、“乐”之屋顶星空剧场,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幸福闭环。

获奖作品:《慢生活》(运城市)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本方案采用“一横一纵一环”辐射式的规划结构布局设计,同时在设计中对本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构成前场(盐运文化主体市集公园)+公共庭院(下沉式交流庭院+共享客厅+阳关草坪等)+私属庭院(空中花园),打造让生活“慢”下来,全龄友好、邻里和谐,拥有文化底蕴的生态居住片区。

新建“好房子”二等奖作品

获奖作品:《未来·晋筑》(运城市)

参赛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设计锚定城市、居民与文化三大核心,以平衡之道勾勒兼具人文温度与城市影响力的居住空间。服务城市更新,借开放绿地、街角公园打破社区壁垒,以步行系统与景观廊道串联周边,激活城市界面,赋能片区升级再生。回归居住本质,秉持 “户户均好” 理念,让每户尽享优质采光、视野与景观,以仪式感入户序列及多层级社交空间,酝酿有温度的社区烟火。传承地域文化,萃取晋中传统建筑 “礼制” 与中轴对称精髓,融地域符号与材料肌理于空间肌理,延续文脉,塑造独具辨识度的场所精神。

获奖作品:《“全龄友好X 建筑全周期”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太原市)

参赛单位:太原市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突破“好房子=好户型”的传统认知,注重新时代的“好房子”应当是社区模式下的“全龄域居住生活圈”,它应该涵盖:全龄友好的生活要素;建筑的全周期可变;多元化的邻里交往空间;多维连通的社区形态;绿色低碳的能源消耗;可持续运营的智慧型社区。设计重点在于住宅户型适配不同年龄结构的家庭组合,并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提供适应家庭结构变化的生活需求以及空间结构改造的可能性。

获奖作品:《潋滟阁——水光潋滟晴方好》(运城市)

参赛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一宅一生,运城潋滟”的项目远景为核心追求,设计一个“全龄友好型社区”,分别从“成长型+功能型”户型策划、绿色花园住宅、低空融合社区等维度进行打造,建立“住宅~社区~城市”三维低空服务链,社区内部形成立体街区,打造开放乐活空间,同时以“可变户型”应对不同家庭结构需求,让社区成为全年龄段人群的幸福生活载体。

获奖作品:《合序天伦》(太原市)

参赛单位: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合序天伦旨在“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方案源于中国传统社会地缘关系中的互助理念,在当代住宅区规划中,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家庭观念,进而衍生出“家”与“合”的精神栖居内涵。通过对国家新政策的解读以及对住宅区现状的梳理,探索山西特色“好房子”的实践路径,遵循 “中心性-圈层性-循环性”的理念内核,形成“置换载体、重构圈层、生态循环”的设计行动纲领,从而实现未来住宅项目向“围合、层次、共享、生态”的逐步发展,赋能未来生活。

新建“好房子”三等奖作品

获奖作品:《流光栖所·无界穹境》(运城市)

参赛单位: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满足规划要求,重视城市总体环境与建筑布局的协调,注意与外部大环境的关系;从结合地形,尊重场地的特征为前提;注重建筑空间环境质量,打造一个环境优越的居住、生活、休憩空间;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推进项目建设,通过因地制宜的精神场所营造、可变空间设计、全龄友好设施、架空空间布局、邻里空间构建、对话科技的空中廊道以及垂直森林等多元化手段,全面展现新时代“好房子”的建设理念。

获奖作品:《云·麓》(太原市)

参赛单位:山西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好房子,好生活。在“好房子”的深处,将景观与生活完美融合,人才会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让每一次归家不仅是一次心灵的自然之旅,更充满归家的尊崇与仪式感。该案规划打造长约190米的景观主轴、长约700米的日常漫步街区,以及六大主题景观组团,营造出仿若置身市井之中、居住于“森林”内的生活体验。让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凝结成共同体,拓宽生活边界,塑造生活共同体。

既有住宅改造“好房子”优秀设计案例

获奖作品:《太忻经济区建设杏花岭区敦化南北路沿线两侧城市更新项目》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太忻经济建设杏花岭区敦化南北路沿线两侧城市更新项目(第二标段),项目以聚焦小区与街道两大空间,以“基础类筑牢底线、完善类补齐短板、提升类优化品质”为路径,实施层层递进式改造,推动小区从“有居”向“优居”跨越。项目通过空间重塑与服务补短板,既升级沿线城市品位、提升片区价值,又坚持“问需于民”解决居民急难愁盼。改造后,老小区既保功能完善的“里子”,又焕风貌一新的“面子”,真正让居民住得安心、舒心,切实强化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宜居感。

获奖作品:《杏花岭区桃园片区更新规划》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本次改造以民生改善为核心,聚焦基础设施更新、服务设施完善及品质提升三大板块,通过优化道路景观、更新建筑外立面、增设健身空间、改造党群服务中心等配套用房,融入文化符号凸显社区底蕴,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有温度的品质人居社区。

获奖作品:《大同古城改造》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本次改造以改善环境为核心,融古城文化与现代功能,采用真石漆立面、统一门窗、坡屋顶等优化建筑风貌,增设活动与绿化空间,修复路面、优化排水。项目兼具地域与时代特色,预留发展空间,将提升居民幸福感与城市形象。

获奖作品:《平鲁焕彩承古韵,好房提质暖民心》

参赛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平鲁焕彩承古韵,好房提质暖民心”为主题,对平鲁区16个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方案从建筑、空间、市政三个层面出发,实现多维、动态、循环的改造目标。在建筑层面方案以和谐与共生为理念,优化立面风格、融合城市风貌;在空间层面通过绿化与生态修复提升老旧小区空间质感;在市政层面通过对老旧小区管网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原文地址:https://zjt.shanxi.gov.cn/jsdt/202511/t20251104_9989499.shtml

上一篇:张掖2025年市本级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家庭公示名单(第十二批)
下一篇:中山市住房保障申请续租家庭情况公示(202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