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山西省“好房子”设计竞赛优秀获奖作品展示(一)

2025-10-22 09:05:48

近日,由省住建厅主办、省勘察设计协会协办的全省“好房子”设计竞赛落下帷幕。此次竞赛选择太原、运城两个实际地块,举办主题为“安舒绿智艺相融,共筑三晋好房梦”的新建“好房子”设计竞赛,最终32个优秀获奖作品脱颖而出。此外,协会还同步公布了 13 个既有住宅改造类“好房子”优秀设计案例。

此次“好房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呈现低密低容、户型可变、便民配套、科技智能四大特点,融合山西地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既有建筑改造案例突出内外兼修、技术引领、数字赋能,充分展现了我省设计师群体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现将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进行展示,分享优秀作品设计理念、亮点和创新思路,希望全省建筑设计行业能够借鉴获奖作品优秀经验,助力我省建设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好房子”设计提供山西方案、贡献山西智慧。

新建“好房子”一等奖作品

获奖作品:《静谧森林》(太原市)

参赛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30分贝净谧”为核心,打造人、城、景、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社区。通过架空底盘与多维商业布局,实现“上居下街”的垂直动静分区,居住层远离尘嚣,亲近风与光;下沉街区激活地气,促进人际互动。建筑造型汲取叶脉生长灵感,再现树下乘凉意境。户型赠送平台冲抵公摊,配置可变空间与双动线洄游,满足多元需求。融合绿建、装配、智慧、海绵及五恒系统,营造洁净、安静、可持续的理想栖居。

获奖作品:《烟火·邻居》(太原市)

参赛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方案以打造有烟火气、有温度的社区为理念,通过动静分区、商住分离、合理楼距,解决噪音、采光与通风问题。转译山西地坑院、窑洞等传统元素,形成全天候可达公共空间。户型薄进深、全龄友好,披檐整合光热、降噪板材,实现节能与立面一体化。借楼高变化引入负氧离子,结合立体绿化与智慧管理共筑低碳健康、邻里融洽的家园。

获奖作品:《晋韵栖居·全龄共荣》(太原市)

参赛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融山西晋商院落基因,以“三进院落”、“一核一环一轴”串联雨水花园、光氧跑道与生态露台;户型可变聚焦 180-280㎡高端户,设大面宽横厅、可变空间及 270度露台;便民配套含六大功能盒、人宠共生模块与二层漫步街区,落地全龄共荣;科技智能靠超级底盘集成智慧物流。另以晋商 “聚族而居” 转译无界架空层,“抽屉式” 口袋公园联动室内外,雨水花园筑碳循生态,晋韵与科技共筑生活共同体。

获奖作品:《晋韵无界·生态聚落》(太原市)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一廊一环两轴五进院”的规划布局,构建了一个全龄无界社区。以低密规划、低碳生活为基底,融合便民配套、科技智能、绿色生态,构建低碳居住循环。同时融入山西地域文化元素,让绿色理念与文化气韵深度融合。户型设计均采用大空间结构设计方案,适应空间功能变化的需求,打造全龄友好可变户型,让房子“跟着家庭成长”。

新建“好房子”二等奖作品

获奖作品:《“比邻里·烟火集”——开放社区设计》(运城市)

参赛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意在打造一座人城景一体综合的未来开放社区,希望人在平衡城市化、生态化、科技化的过程中找到栖息的空间。本次设计将好房子定义为地域性、自洽性、核心性和可持续性四大体系,在设计中深入了解地域气候,考虑家庭个体的深层需求,强调人文和谐,同时注重采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全生命周期更新措施。

获奖作品:《智·未来 居·自由》(太原市)

参赛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致力于打造一个复合型理想社区,将“天空之城”的未来生活场景与尖端科技深度融合。率先将低空经济融入居住空间,构建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社区整体设计兼顾邻里友好与科技赋能,形态丰富而富有层次;户型模块化设计实现灵活可变,充分适配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居住需求。彰显未来感与人性化关怀,营造一个智慧、绿色、宜居的未来生活典范。

获奖作品:《相适·相望——面向全生命期改善刚需的和谐住区》(运城市)

参赛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打造一个"会呼吸的绿色生态系统",将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让好房子生长在花园之中。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景观植入,为每位住户创造沉浸式的绿化体验。项目采用院落式布局,以高低错落的住宅庭院化设计,既柔化了传统高层建筑的刻板印象,又促进了邻里间的自然交往。同时,我们秉持全生命周期、全龄社区的规划思想,配备完善的社区设施,致力于将小区打造成为与生活同步成长、随岁月变迁而愈发美好的生活场所,让建筑、自然与人居生活和谐共生。

获奖作品:《“超”社区 “芯”空间》(太原市)

参赛单位: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安舒绿智艺”为核心理念,从烟火配套、绿色低碳、可变空间、智能科技四大维度构建理想人居,将三晋地域特质与未来社区相融合,打造智能共享社区。以“共享连廊”为骨干,便民配套为“核芯”,引入低空经济概念,为三晋社区好房子注入面向未来的智能活力。本案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构建,更是对山西地域文化生活方式的一次现代化升华。

新建“好房子”三等奖作品

获奖作品:《运城半岛公馆》(运城市)

参赛单位:山西华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方案从城市设计的宏观角度出发,以绿色聚焦、人文聚焦为准绳,打造生态、绿色、人文关怀的公园级社区,使健康、休闲、生活互相交融。基础配套完善,建筑立面效果新颖,户型舒适可变。采用雾森、雨淋系统,以微小雾粒实现环境的精准改善。社区采用多重智能安防系统全天候保障居家安全,提供便捷的智能化服务。

获奖作品:《魔方聚落·水岸浮城》(运城市)

参赛单位:大同市二院建筑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创新亮点:方案结合运城邻近公园湖泊的地块特质,提出三大设计理念:“漂浮街区,自然交融”,通过地块裙房悬浮、多层架空通廊形成中央绿廊,植入功能区促进邻里社交;“慢游慢享,水岸公园”,打造立体人行动线与共享生活轴,成为文化展示窗口;“户型魔方,集约高效”,以 4.5m*3.3m模块整合功能区,采用预支梁板柱建造,实现户型可变、多面积适配及产权式邻里空间。

获奖作品:《晋韵筑家·智造未来城》(太原市)

参赛单位: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方案以“晋韵筑家·智造未来城”为设计理念,提取晋商大院“三进归堂”布局精髓,以现代手法重构“院-巷-园”空间序列,打造立体院落体系,依托小家-邻里-社区的智能化覆盖,实现“传古韵、见未来、暖人居”的三维共生社区。住宅户型方正,可依据户主灵活变化为二居及三居,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

既有住宅改造“好房子”优秀设计案例

获奖作品:《西山归源·高山横岭》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守核创新”为魂,严守村落原有肌理与建筑传统风貌,拒绝千篇一律的翻新。它在“修旧如旧”中留存山西村落的历史质感与文化记忆,又精准嵌入现代生活所需功能,让传统民居适配当代需求。最终打破“复古即落后”的刻板印象,打造出满含山西韵味的“梦里老家”,实现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

获奖作品:《老军营片区改造设计方案》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营筑城市中心桃花源”为愿景,从重塑街区环境风貌、打造全龄友好活动空间、完善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居住空间低碳可持续、安全耐久等方面,构建了传承历史文化、激发社区内生活力、打造老太原文化生活名片的“桃花源”。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及品质提升类目的设施完善,营造出宜居的“好房子”,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获奖作品:《解放路沿线城市风貌更新项目》

参赛单位: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创新亮点:2020年,太原解放路完成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这条承载着几代太原人记忆的老街,以全新面貌亮相龙城并州。

改造后的解放路全线拓宽至50米,双向八车道,形成了“地下、地面、地上”的立体交通体系。地铁2号线穿梭于地下,北大街高架桥横跨上空,两座新建人行地下通道与保留的人行天桥便利行人,交通通行能力显著提升。此次改造不仅注重通行功能,更彰显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宽银幕电影院、解放大楼等老字号焕发新光彩,沿线建筑立面按府城文化特色整饰,仿古路灯点亮夜空。尤为珍贵的是,改造中在原址复建了明代镇远桥,为这条现代大道增添了历史深度。解放路的蜕变,体现了太原市“地上地下统筹、里子面子并重”的城市发展理念,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生动典范。

获奖作品:《永和县东征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

参赛单位: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以“查缺补漏、补齐短板、提档升级”的核心改造指导思想,延续东征村整体整治规划理念,从居住环境、建筑空间、室内环境、建筑设备、景观空间、标识标牌、智慧化运营等方面完成从“传统窑洞”到“品质民宿”的一次重大转型升级,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红色美丽村庄。

获奖作品:《晋脉智栖·全龄跃动》

参赛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创新亮点:本方案融合山西地域特色,对太原尖草坪区老旧小区实施改造。设计采用透水铺装、雨水回用等低碳技术,构建海绵社区;通过多层次全龄共享空间布局,增强小区便民服务;植入智慧社区系统,提升居住便捷性与安全感。同时延续工业历史文脉,以兵工文化为主题塑造公共空间,运用低成本改造手法再现军工记忆,既提升社区认同,也实现文化传承与绿色宜居的统一。

 

原文地址:https://zjt.shanxi.gov.cn/jsdt/202510/t20251017_9978279.shtml

上一篇:宁波北仑区开展环卫工人健康问诊活动 暖心关爱“城市美容师”
下一篇:抚顺城市供热准备工作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