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5年株洲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项目计划》的起草说明
为贯彻落实株洲市市委市政府相关指示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结合株洲市实际情况,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按照项目轻重缓急优化建设计划,我局起草了《2025年株洲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项目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现将编制情况汇报如下:
一、编制原则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用好市区财政及特别国债资金、专项债资金、海绵城市示范资金,保持投资规模平稳态势。二是突出民生保障,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幸福株洲”的目标,积极回应市民需求,完成一批“半拉子”工程,完善一批过街设施,改造一批交通堵点。三是聚焦产业发展,创优新发展环境。紧跟我市产业布局和发展需要,加快推进老工业片区的提质改造,完善提升新工业园区产业承接配套能力。四是树立底线思维,夯实新发展根基。守住金融风险底线和安全底线,保持财政健康、平稳投入,合理控制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扎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易涝风险点动态治理等。
二、编制过程
2024年8月,我局启动《计划》的编制,经过申报、调研、各部门合议、征求意见等几个阶段,历时5个月形成市政府常务会送审稿。
三、计划内容及重点
三个《计划》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按项目必要性、落地性和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城市韧性不够、短板突出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承载力、韧性不足,应对气候等自然灾害及特殊事件的能力差。调蓄空间、应急设施建设及储备与规划和城市发展不相匹配,比如,建宁港、霞湾港等部分片区排涝标准偏低;智轨建设后,周边配套设施难以实现同步,市民出行习惯仍然以私家车为主,造成交通整体承载力不足。二是基础设施顽障固疾仍然长期存在,导致交通及环境等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及缺陷。比如,环线无序开口、学校及商场等人员密集区周边人车冲突、无障碍设施无法连续;人为纳污入雨水系统、填埋坑塘水系、破坏基础设施等,造成水环境、水安全隐患,晴天藏污纳垢、雨天零存整取、汛期水质恶化。三是未移交基础设施无人管养,设施老化、破损严重,导致设施功能丧失造成安全隐患及事故。目前,全市摸排未移交基础设施项目达到199项。比如,迎宾大道辅道管网破损、雨水口阻塞、道路坑洼积水、路灯等设施破损,导致雨天行人触电事故;栗塘路交安设施未移交,道路封闭,造成建设单位与市民冲突;航空大道、盛世路局部下沉开裂,存在车辆行人通行风险等。
2025年度计划拟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城市生命线工程两类项目,总数182项。其中,前期项目5项、新建项目86项、续建项目91项,计划总投资566.3亿元,本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8.25亿元,计划完工项目108项。
株洲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4月4日
原文地址:http://zjj.zhuzhou.gov.cn//c13827/20251015/i2436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