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实施三大行动提升住宅品质
为切实提升全市住宅工程建设品质,保障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岳阳市住建局在市纪委监委指导下,深入开展“三湘安居”专项行动,聚焦住宅工程常见、易发质量问题,创新实施“能力提升、隐患整治、质量守底”三大行动,构建起全链条、多维度、长效化的住宅工程质量管控体系,以硬核举措守护群众住房安全,推动住宅工程质量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实施能力提升行动,筑牢质量意识与专业技能根基
坚持“质量保障,人为关键”原则,聚焦一线从业人员技能不足、意识薄弱等源头问题,率先实施“能力提升行动”,从“意识重塑、技能强化、工具赋能”三方面入手,推动从业人员能力全面升级,从源头夯实质量管控基础。一是“质量大讲堂”精准滴灌。聚焦住宅工程渗漏、开裂、串味、隔声差等高发质量问题,邀请行业专家与技术骨干,开展专题化、靶向性系列讲座。内容兼具标准规范深度解读、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先进工艺工法推广应用,累计培训市、县监督机构人员及各在建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关键岗位人员300余人,实现关键岗位培训“全覆盖”,让“质量第一”理念深植每一位从业者心中。二是“技能考试”以考促学。组织全市一线质量安全监督人员开展“理论+实操”综合性技能考试。通过真考实练,检验学习成果,倒逼从业人员钻研业务标准、提升实战能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打造“懂标准、会监管、能解决”的质量监督队伍。三是“口袋书”便携赋能。精心编印《住宅项目规范》《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标准》《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实用手册,制作成便于携带的“口袋书”。监督人员可随时查阅标准条款、对照规范要求开展工作,解决“现场监管查标准难、记规范难”问题,强化标准执行的即时性与准确性,让质量管控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二、深化隐患整治行动,构建过程排查与闭环治理体系
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通过“分阶段排查、全流程闭环、智能化监管”,构建起覆盖“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追溯”的隐患整治体系,实现对住宅工程质量问题的精准治理。一是分阶段排查,靶向清除风险点。严格遵循“三湘安居”行动部署,分阶段、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住宅工程质量易发问题专项治理。重点针对“瘦身钢筋”、混凝土强度不足等典型问题,制定专项隐患排查清单,严抓钢筋进场、见证取样、尺寸与重量偏差等关键环节。累计抽查项目19个,排查钢筋36批次,目前暂未发现在建项目使用“瘦身钢筋”等不合格产品,治理成效初步显现。二是闭环式治理,确保整改无死角。对排查发现的各类隐患问题统一建立管理台账,明确整改责任、措施与时限,严格执行销号制度。对重大隐患或整改不力行为,综合运用停工整顿、约谈警示、记录不良行为等处置手段,确保隐患彻底整改,形成“发现—交办—整改—复核—销号”的严密闭环。三是智能化监管,科技赋能防造假。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成并投用检测监管平台,累计为2000余组预拌混凝土试件植入唯一性二维码标识,严格执行“一组一试件一码”管理,实现了试件从制作、送检、养护到实验检测的全链条数据溯源与动态监管,从根本上杜绝了“样品调包”“虚假制作”等业内顽疾,形成“人工排查+科技监管”的双重保障体系。
三、推进质量守底行动,强化制度机制与示范引领保障
着眼于巩固成果、守住底线,从制度约束、样板引路和重点监管等多维度发力,构建质量保障长效机制。一是出台硬性措施,划定责任红线。总结提炼专项整治实践经验,正式出台《关于持续推进住宅工程质量安全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十项措施的通知》,内容覆盖从建材抽检、关键工序旁站到分户验收留痕、引入社会监督等全过程、多环节,直击群众急难愁盼,为各方责任主体划出清晰红线,强化了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二是开展示范观摩,发挥样板效应。依托“质量月”活动,筛选质量管理水平高、工艺创新性强、实体品质优异的项目作为示范观摩工地,组织全市行业企业现场交流学习。通过展示新型建材应用、先进施工工艺、精细化管理模式等经验做法,发挥“样板引路、典型带动”的正向效应,引导行业企业对标先进、补齐短板,推动全市住宅工程质量整体提升。三是实施提级监管,紧盯重点堡垒。对纪委悟园三期等民生关注度高、建设规模大的重点项目,实施“提级监管”模式,由市住建局直接负责监管工作。通过提升督导层级、加大检查频次、强化节点必查,采取挂牌督办、专项巡查、问题通报等措施,压实项目各参建方责任,坚决遏制质量安全事故发生。截至目前,重点项目质量管控成效显著,未出现重大质量问题,为全市住宅工程质量管控树立“标杆”。
原文地址:http://jsj.yueyang.gov.cn/54027/54028/54035/content_2320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