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住建厅《关于在城区规划建设立体智能停车场的建议》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633号建议办理答复的函
宋刚、偶罗石龙、关祖苹、蔡世平、袁朝毅、黄晓艳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在城区规划建设立体智能停车场的建议》(第14040633号)收悉,并商请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共同办理。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发展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化发展的系列工作部署,着力立体智能停车场规划与建设,认真开展停车设施优化提升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逐步完善规划政策体系。一是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2021年我省制定出台的《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实施意见》,着力加强立体智能停车设施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序实施,推动停车设施提质增效。2024年,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明确将公共停车场建设列入县城精修细补十项民生工程的要求,今年省级城乡建设发展资金将继续给予专项支持。二是健全法规体系。积极推进地方立法为停车治理提供制度支撑,成都、宜宾、绵阳、资阳、雅安、南充、遂宁已制定出台停车场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达州、泸州以政府令方式出台了停车场管理办法。三是加强规划引领。指导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加快推进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停车普查摸清停车资源底数,明确未来停车设施发展目标,为停车设施建设提供依据和专业性的指导意见。
(二)突出分类施策,加快停车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建设。指导各市(州)多措并举推进居住区配建停车泊位建设,因地制宜制定新建居住区停车设施配建标准,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通过内部挖潜增效、片区综合治理和停车资源共享等方式,推进扩建新建停车设施。成都等地出台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项目业主在满足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指标基础上超额增加停车泊位。截至2024年底,全省城市(县城,不含建制镇)停车位比上年增加8.42万个。二是优化管理。停车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区域,指导各市(州)通过科学增加公共停车泊位供给、推进资源共享、价格调节、增设临时停车、整治违规挤占停车设施等措施,缓解交通密集区域停车难问题。成都针对就医出行停车、居住社区基本停车等刚性需求,深入挖潜公园绿地、市政广场、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资源。德阳在市中心城区学校周边推行停车惠民措施,实行周边2864个占道停车泊位放学时段免收停车费,增设临时停车区域,缓解学校周边停车难等问题。绵阳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向市民免费开放停车位3052个。三是提升智慧化水平。充分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促进停车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成都、德阳、泸州、广元等多地均已搭建智慧停车服务云平台,推出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小程序、停车APP等,实现路段空闲车位、临停挪车提醒、预约、缴费、电子发票等多项便民停车功能。
(三)聚焦重点环节,要素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及开展社会化融资保障停车设施项目建设。2025年全省发行两批停车设施项目专项债券,首批7.28亿元支持24个项目,第二批3.14亿元支持10个项目。二是探索存量土地挖潜。鼓励充分利用城市边角空闲土地、中心城区功能搬迁腾出土地、城市公共设施新改建预留土地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增建停车设施,挖掘城市道路、广场、公园绿地以及公交场站、垃圾站等公共设施地下空间潜力。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对停车需求大、收益较好的中心城区、交通枢纽等区域的停车设施,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投资为主开发运营。鼓励探索城市片区进行统一项目打包、规范补贴等方式进行规模化开发。
二、下一步打算
我厅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标准,积极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停车设施短板。
(一)强化政策制度建设。指导市(州)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停车发展目标和总体发展策略,为停车设施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二)推进重点项目实施。指导各地结合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合理增加停车供给方式,缓解停车矛盾。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停车设施项目建设。
(三)及时总结推广经验。系统全面梳理总结前一阶段市(州)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工作成效和特色,对各地在规划编制、项目建设、智慧交通等领域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
再次感谢您对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5年5月28日
原文地址:http://jst.sc.gov.cn/scjst/c101513/2025/9/23/f62f5c57259b406eb7a7abad26d8b9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