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公示:晋城市城市防洪专项规划(2025-2035)

2025-09-11 08:35:02

项目名称:晋城市城市防洪专项规划(2025-2035)

为指导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要求,结合晋城市的实际情况,晋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了《晋城市城市防洪专项规划2025-2035》(以下简称《规划》)。目前,该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将主要内容公示如下,请广大市民于公示期内提出宝贵意见,并书面反馈至晋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管理科(单位需盖公章,个人需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25.8.30-2025.9.28

联系电话:0356-2229223

公示方式:1、官方网站“晋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http://zjj.jcgov.gov.cn/)

2、微信公众号“善美晋城”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晋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范围,兼顾白水河流域、北石店河流域、霍秀河流域、南掌河流域。流域总面积307.74平方公里,河道总长约103.5公里。

二、规划目标

以建设“小雨高效利用,大雨快速排出、超标预案科学”的防洪排涝示范城市为规划目标,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引下,构建综合防洪体系,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三、防洪标准与实施措施

根据《防洪标准》(GB50501-2014),晋城市城市防护等别为Ⅱ级,按所处河道流域可分为主城区、北石店片区、金村新区、南村片区、柳泉片区、空港新区6个防护区。

各防护区的防洪标准为:主城区、北石店片区、金村新区100年一遇,南村片区、柳泉片区、空港新区50年一遇。

四、总体布局及工程措施

按照“上蓄、中疏、下泄”的理念,构建“三区、两干、十八支”的防洪规划总体布局,指导防洪系统的设计和构建,确保在面对洪水时能够有效地进行应对。

“上蓄”通过在城市上游地区城市环路以外实施截洪渠体系,避免山洪直接入城。通过缓滞洪设施和山洪治理措施,有效降低进入城市的洪峰流量。

“中疏”通过提升河道的泄洪能力、疏通涝水行泄通道等措施,确保洪涝能够顺畅地通过河道疏导下泄,防止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下泄”通过加强下游河道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泄洪能力,将洪水安全地排出,保护下游地区免受洪水灾害的影响。

“三区”指山洪防治区、防洪排涝区、下泄通道区。

“两干”指两条主干河道,即丹河和白水河。

“十八支”即十八条支线河道,其中丹河流域五条支流;西河-白水河流域十三条支流。

(1)山洪防治工程措施

晋城市中心城市西侧为吴王山、伊侯山,北侧为白马寺山、龙王山。山洪防治以减缓洪水流速、拦蓄泥沙为主要目的,以坡面治理、沟道治理为主要手段,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减少山洪对城市的危害。

(2)河道治理工程措施

对中心城市河道防洪系统进行水文计算,重点对无堤防段河道、堤防不达标段河道和暗涵不达标段河道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改造措施,确定了控制河堤宽度、河道设计纵坡和设计水深。

(3)调蓄工程设施措施

以西河缓洪库、人民水库、龙门水库三个上游水库为屏障,削减西河、北石店河洪水及洪峰流量,抵御山洪对市区的威胁。在尚峪、五洪两处报废水库所在位置建设湿地,拦蓄并削减南村河、五门河河道洪水及洪峰流量,降低山洪对城市建设区的威胁。以龙马湖、温馨湖、栖霞湖截留东河上游部分山洪,降低东河洪水及洪峰流量。市区以花园头水库为中心,削减进入花园头河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

五、非工程措施

(1)完善防洪保障体系

完善非工程措施保障体系,包括健全防洪防汛责任机制;建立洪水风险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加强防洪工程的联合调度管理机制。

(2)强化“四预”能力

全方位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按照数字孪生要求,建设以河湖水情监测、水库安全监测为重点的水情监测体系。强化洪涝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建设,最大限度降低洪水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3)强化联防联动体系

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实时数据监测、预警预测、智能调度与控制以及跨部门协同管理,完善水利、应急等不同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联动,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提高城市整体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和效率。

(4)制定超标洪水处置预案

编制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做好超标洪水模拟和预测研究,制定超标准洪水应急响应机制,成立超标准洪水应急救援队伍,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把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妥善处理和控制险情,并做好受灾地区的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

(5)建立健全防洪工程管理体系

制定和完善防洪工程管理法规和政策,明确防洪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权限、管理流程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防洪工程设计、施工、运行到维护等各个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附图:

 

原文地址:http://zjj.jcgov.gov.cn/bsdt/tzgg/202509/t20250909_2235094.html

上一篇:新疆自治区城市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工作附表2-7
下一篇:全区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工作座谈会在桂林召开(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