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问津”到“一房难求”!襄阳这个保租房项目为全国提供住房保障“新路径”
曾经破旧闲置的还建房小区,如今已成为新市民和青年人争相入住的“香饽饽”。经过系统性改造升级,樊城月亮湾一期项目从闲置十余年的低效资产,成功转型为深受新市民、青年人欢迎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小区。
今年8月,该项目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模式的典型案例,成功入选《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2025)》,为全国城市更新和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襄阳路径。
政企联手盘活存量资产 破解住房保障难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新市民、青年群体及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住房需求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市区内部分还建房因历史原因长期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月亮湾一期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该项目建成于2011年,总建筑面积19400平方米,共有7栋住宅楼210套房屋。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仅分房安置6套,剩余204套长期闲置达十余年之久。
在2022年,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出台《加快解决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住房困难问题的试点方案》,为盘活存量资产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了政策支持。经过深入调研,月亮湾一期项目被纳入首批改造试点,成为全市范围内“存量房源盘活”的示范性案例。
2023年,襄阳市创新采用"企业主导+政府支持"模式,由市住房保障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具体实施,通过"收储-改造-供应-运营"四步工作法,全面推进项目改造。各部门在政策支持、行政审批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企业则负责投资改造和运营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政企协作机制。
全面升级改造 破旧小区焕发新生
改造前,小区因建成时间较早,存在诸多问题:7层住宅未安装电梯,外立面破旧,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老化,内部部分破损,安防存在隐患。
市住房保障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全方位改造:为7栋住宅楼加装电梯,方便居民出行;对外立面进行整体翻新美化,提升小区颜值;更新道路绿化、消防安全等配套设施;增设健身器材和一楼花园,提升居住舒适度。
群众反响与社会效益并重 经验模式全国推广
该项目改造完成后,立即受到市场欢迎。目前204套房源已全部签约入住,解决了500多名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问题。租金水平较周边市场价低20%以上,有效减轻了租户负担。
随着保租房项目的成功运营,不仅大幅改善了小区居住环境,还带动了周边商业、公园绿地及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曾经的城市"边缘区域"正逐步转变为充满活力的新型社区。
基于小区环境品质提升、合理租金定价和国企运营保障三大优势,房屋受到年轻人热烈欢迎,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一房难求"的转变。
该项目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主导、政策创新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既盘活了闲置十余年的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又解决了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还促进了城市空间优化升级。
月亮湾一期项目成功探索出"存量资产盘活+住房保障供给"的新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为襄阳城市更新和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也对其他城市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原文地址:http://szjj.xiangyang.gov.cn/zxzx/jsdt/202509/t20250901_38696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