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特色完整社区建设试点2025年第三季度工作情况·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专刊(下)
【工作动态】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补齐社区群众健身设施短板 努力提升完整社区建设品质
【工作落实】
兴庆区丽景社区升级健身设施让“家门口锻炼”成为幸福日常
兴庆区永泰社区绘就健身美好生活画卷
金凤区中强巷社区健身设施配建绘就完整社区建设新图景
西夏区书香苑社区巧用小区“金边银角”居民乐享健康
沙坡头区中山社区当“闲置空间”遇上“运动刚需”
沙坡头区福兴苑社区把健康“建”在居民心坎上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借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之力促社区健身设施升级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补齐社区群众健身设施短板 努力提升完整社区建设品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发生了重大变革,肥胖、慢性病等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对健身服务设施的需求,社区室外健身器材是群众身边最直接的健身载体,补齐社区群众健身设施短板对于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娱乐等精神需求,改善居住环境、调节生活氛围,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着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一些小区内仍存在群众健身设施规划不细、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等不足之处,尤其是社区健身设施场地矛盾,是制约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的突出问题所在。特别是部分老城区、老旧小区居住的青少年、儿童、老年人等群体无处健身游乐,成了民生保障的“短板”。针对社区健身设施场地矛盾这一“短板”,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借机新增改造健身设施场地。充分利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利用公共绿化空间、商业开放空间、建筑空间、地下空间、街巷空间,构建系统的健身服务设施空间场地框架,因地制宜新增改造健身服务设施场地。二是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充分挖潜城市、街道和社区中的空闲地、边角地、公园绿地、河滩地、路桥附属用地、市政用地、老旧建筑等,通过整合、腾退、置换等方式,结合群众意愿,见缝插针建设群众身边的小型化健身设施和场所。三是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出台制定激励政策,支持房地产公司、物业服务公司、社会企业、体育协会、培训机构等结合实际,配建健身设施和场馆。
下一步,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6月12日全国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打造社区健身新空间,利用城市“金角银边”配建嵌入式健身设施,构建社区群众身边的多层次多样化健身圈。2025年全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将继续在统筹一体化推进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银川市兴庆区丽景社区升级健身设施
让“家门口锻炼”成为幸福日常
为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打造健身宜居的社区环境,银川市、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单位推动兴庆区丽景社区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为抓手,通过新建、改建、扩建“三管齐下”,盘活小区空闲地与周边“金边银角”,让健身设施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升级,让“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见缝插针,让“闲置空间”变身“健身乐园”。丽景社区把“便民”二字刻在心头,对辖区空间资源进行“地毯式”梳理,让每一块闲置地都焕发新活力。在在水一方各小区,曾经的空白角落被一一激活:A西区250平方米的儿童游乐区铺上安全地垫,滑梯、攀爬架成了孩子们追逐嬉戏的“快乐天地”;B东区200平方米场地改造成亲子互动空间,低矮的摇摇马、柔软的游戏垫,满足了低龄儿童的玩耍需求;A东区460平方米和B西区150平方米的区域,则安装了漫步机、太极轮等器材,清晨总能看到中老年居民舒展筋骨的身影。这些设施总用地面积均超标准,让“下楼即健身”从口号变成了居民的日常。二是升级服务,让“专业设施”走进“百姓生活”。丽景社区联合银川市住房建设、体育部门、舒华体育公司2024年9月打造的235平方米运动健康中心正式启用,这里不仅配置了适老化健身器械,方便老年人安全锻炼,还提供低收费的科学健身指导,成了服务中青年和老年人的“新型百姓健身房”。社区公共活动场地总面积已达33184平方米,16张乒乓球桌分布在各广场,茶余饭后,居民随时能来一场“邻里友谊赛”;丽景湖公园内的游泳、排球等场地,则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运动偏好。更贴心的是,健身设施与社区特色服务形成了“无缝衔接”:运动后可去非遗手工室体验剪纸、刺绣,到图书室读一本好书,周边200余家餐饮店还能解决“运动后吃饭难”的问题,让“健身+生活”的便利触手可及。三是持续发力,让“健身圈”连着“幸福圈”。作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丽景社区的脚步从未停歇。社区还将目光投向周边“金边银角”,把紧邻的300亩丽景湖公园和1.6万平方米望月园小微公园纳入“15分钟健身圈”:丽景湖公园内足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场地一应俱全,傍晚常有年轻人组队切磋;望月园小微公园的步行道串联起绿植与休憩区,居民散步时便能完成每日运动目标。如今,辖区绿地面积达33184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3.8平方米,健身与赏景在此完美融合,让运动成为一种享受。下一步,社区计划利用小区边角空地新建健身点,增设适合康复训练的器械;联动丽景湖公园、望月园小微公园优化步行路径,让“室内+户外”健身资源串点成线,让居民的运动选择更丰富。
从零散的健身器材到系统的服务网络,从基本满足需求到追求品质体验,兴庆区丽景社区用一个个具体的改变,让“家门口锻炼”成为居民的幸福日常。正如居民们所说:“现在的社区,不仅能让我们练出好身体,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度,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幸福家园。”
兴庆区丽景社区“家门口锻炼”成为居民的幸福日常
兴庆区丽景社区改造的250平方米的儿童游乐区
兴庆区丽景社区改造满足了低龄儿童的玩耍需求
银川市兴庆区永泰社区绘就健身美好生活画卷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完整社区建设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银川市、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兴庆区永泰社区居住密度大、居民构成复杂,形成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群体多样化的特点。在完整社区基础上,推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作为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激活社区活力的重要载体,构建起党建引领下幸福友好、健康活力的生活新空间,让1.3万余名居民共享高品质生活。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让出空间改造健身服务设施。整合兴庆区永泰社区3200平方米社区阵地,打造涵盖社区服务站等六大板块的综合服务平台,精简整合办公空间,让出空间改造儿童活动空间,增设了体能练习园地等共享服务,提升了居民活动空间的舒适度和幸福感。二是建成5700平方米多功能运动公园。日均接待居民300余人。通过改造建设嵌入式社区运动场地,构建起社区“家门口”的全民健身设施。以“小空间”撬动“大健康”,不仅解决了居民“健身去哪儿”的难题,更探索出一条具有兴庆区永泰社区特色的健身与健康深度融合之路。
兴庆区永泰社区精简整合办公空间,让出空间改造儿童活动空间
银川市金凤区中强巷社区健身设施配建绘就完整社区建设新图景
在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的进程中,银川市、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单位推进中强巷社区将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化解小区群众健身设施不足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中强巷社区明园健身小广场的全面改造,打造出一套贴合居民需求、功能完善的健身服务体系,成为社区服务升级的鲜明亮点。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破局:从“闲置空地”到“健身主场”的转变。改造前的明园健身小广场,是一块被居民 “遗忘” 的闲置空间----设施陈旧且匮乏,既没有专门的健身区域,也缺乏基础的运动器材,仅有几棵树木散落其间。这种状况与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形成强烈反差,不少居民反映 “想在家门口锻炼却没地方去”。2022 年,老旧小区 “拆小并大” 政策的推进为广场改造带来了契机。中强巷社区抓住这一机遇,将明园健身小广场的改造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把健身服务设施的配建作为改造的核心目标,决心让这块闲置空地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居民家门口的 “健身主场”。二是落地:全方位构建社区健身服务网络。为确保健身设施配建科学合理,社区通过 “左邻右舍议事廊” 广泛征集居民开辟小区内健身场地意见,最终形成了一套涵盖多年龄段、多功能的健身设施布局方案。1、专属健身区域的精准打造。健身步道:环绕广场铺设的健身步道,采用防滑耐磨材料,长度适配小区居民日常快走、慢跑需求,沿途设置里程标识,方便居民掌握运动强度,为居民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有氧运动空间。多功能健身器材区:针对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健身特点,集中配置了多样化器材 ----既有适合年轻人的单杠、双杠、力量训练器械,也有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太极推手器、漫步机等康复锻炼器材,还有可供儿童进行协调性训练的小型平衡木等,实现了 “老少咸宜” 的健身覆盖。专项运动场地:专门划分出广场舞区域,铺设专业塑胶地面,有效缓解运动时的关节冲击,为社区广场舞爱好者提供了专属场地,避免了以往在水泥地上跳舞的不便与安全隐患。2、配套设施的协同完善。在聚焦健身功能的同时,社区同步配建了一系列辅助设施,提升健身体验:增设棋牌桌椅,供居民在运动间隙休息、交流;分布在广场各处的休闲座椅,让居民锻炼累了能随时坐下调整;儿童活动区的滑梯等设施,解决了家长带娃锻炼的 “后顾之忧”,让家长在健身时能兼顾孩子安全。三是延伸:以 “共享服务” 为健身设施注入温度。为让健身设施更好地服务居民,社区在改造过程中创新性地推进“共享屋”建设。一间由仓库改造而成的服务点,专门为使用健身设施的居民提供支持:为晨练的居民提供热水,让大家在运动后能及时补充水分;配备常用工具,方便居民对健身器材进行简单维护;老党员志愿者轮流值守,不仅解答居民使用器材的疑问,还能在突发状况时提供帮助。“共享屋” 的存在,让健身设施不再是冰冷的器械,而是串联起邻里互助的纽带,进一步提升了居民使用健身设施的便利性与幸福感。四是成效:健身设施成为社区活力的 “催化剂”。明园健身小广场的改造,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充分盘活了小区内的空闲地,将原本的 “闲置资源” 转化为 “健身资产”。如今,每天清晨和傍晚,广场上总是热闹非凡:老年人在健身器材上舒展筋骨,年轻人在步道上奔跑,孩子们在活动区嬉戏,广场舞队伍的音乐更是成为社区活力的标配。
此次健身服务设施的配建,不仅是中强巷社区落实完整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更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通过挖掘 “金边银角” 等闲置空间,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就能让社区健身设施真正 “建在居民心坎上”,让全民健身的理念在社区落地生根。
金凤区中强巷社区运动场地改造前后对比
金凤区中强巷社区健身服务设施改造完善前后对比
西夏区书香苑社区巧用小区“金边银角”全龄居民乐享健康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生活品质,打造健身宜居的社区环境,银川市、西夏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单位推进西夏区书香苑社区持续积极开展完整社区建设,通过盘活6个小区空间资源、优化设施布局、因地制宜改造等举措,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文体服务,为“完整社区”建设注入活力。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是巧拓空间、聚力抓小,让闲置资源“活”起来。社区深入排查辖区内闲置地4块,将老旧小区改造中清理出的空闲地、边角地等“金边银角”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平整再利用,分别打造了书香门第小区的“新车棚、新广场、新器械”,新设施的建立不仅消除安全隐患,还将社区服务下沉到小区,更加接地气惠民生。通过“拆危改旧、清杂整荒、平坑拓角”,让小区内曾经的“痛点”被转化为健身设施的“落脚点”。
西夏区书香苑社区将空闲地、边角地等“金边银角”充分利用起来
二是因地制宜、为民所需,让文体设施“全”起来。结合居民实际需求,社区督促物业在兴洲花园小区规划建设了多样化的健身设施,并在今年开辟2处儿童游乐场所,配备了滑梯、沙池等设施,成为孩子们的欢乐天地;同时,在书香门第小区扩增休闲广场、利用兴洲花园A区C区“金边银角”筹划设立4处非机动车停车位,既规范了停车又为居民进行了路面清障,满足小区居民的健步走锻炼需求,营造了轻松惬意的休憩与邻里交流空间,提升社区生活品质。
三是见缝插针、遍地开花,让运动旋律“响”起来。设置乒乓球运动区7处,居民健身场所1处、舞蹈室3间、走秀室1间、声乐练习室2间,每周服务居民100余人次,为不同年龄层居民提供多样化运动选择。2025年社区通过申请“文体器材进小区”项目和“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积极争取资金,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构建社区群众身边的多层次多样化健身圈。
完整社区建设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书香苑社区将继续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辖区文体服务设施,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社区从“住有所居”向“居有所优”的华丽转变。
西夏区书香苑社区扩增休闲广场和儿童游乐场所
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山社区当“闲置空间”遇上“运动刚需”
随着居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愈发强烈,健身已成为社区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更是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中卫市、沙坡头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积极回应居民期待,会同有关单位推动沙坡头区中山社区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盘活小区空闲地与周边“金边银角”,全力打造便捷舒适的“家门口健身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畅享运动乐趣。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角落“亮”起来:社区里的健身“宝藏地”。深挖沙坡头区中山社区内的空闲土地,同时将目光投向辖区周边被忽视的“金边银角”,通过科学规划与改造,让这些零散空间变身为居民健身的好去处。在小区闲置空地上,新建了综合性健身广场,配备了多样健身器材——适合锻炼上肢力量的上肢牵引器、帮助放松腰部肌肉的腰背按摩器等,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健身需求。器材搭建过程中,我们兼顾场地条件、周边环境与居民活动习惯,科学布局:既保证充足活动空间,又避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同时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施工,确保器材安装牢固、安全可靠。二是资源“融”起来:专业服务就在“家门口”。为给居民提供更全面、专业的体育服务,积极联动周边商户,其中青松体育是重要合作伙伴,不仅为辖区体育设施建设提供支持,还在室内开设篮球训练场地,供孩子们开展体育锻炼。在这里,孩子们能在安全规范的场地内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青松体育还安排专业教练,从基础的运球、投篮到团队配合技巧,为孩子们提供系统指导,助力提升篮球水平。此外,定期组织适合孩子们的篮球小活动和友谊赛,激发他们对篮球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运动氛围。三是周边“联”起来:从“单点”到“成网”的健身便利圈。中卫市体育馆作为社区周边的重要体育资源,为居民健身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馆内健身设施齐全,开设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多种健身项目,满足不同居民的兴趣爱好与健身需求。社区还积极牵线搭桥,推动体育馆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比如针对老年人开设简易健身课程,为上班族提供错峰健身指引,让专业场馆资源真正服务于社区居民的日常锻炼。
如今的沙坡头区中山社区,体育设施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健身服务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无论是清晨在社区广场舒展筋骨的老人,还是放学后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孩子,或是下班后去体育馆释放活力的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空间。中山社区正以完善的体育设施配套,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让运动成为社区生活的亮丽底色!
沙坡头区中山社区在小区闲置空地上,新建了综合性健身广场
沙坡头区中山社区积极联动周边商户为重要合作伙伴开设篮球训练场地
中卫市沙坡头区福兴苑社区把健康“建”在居民心坎上
沙坡头区福兴苑社区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为抓手,全力落实中卫市、沙坡头区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推进的社区健身服务设施“破圈”升级。通过“新建补空白、改建提功能、扩建拓空间”三维发力,深挖小区空闲地潜力,巧借周边“金边银角”资源,让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迈进,用贴心举措将健康福祉送到居民“家门口”。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聚焦“群众健身去哪儿”的民生关切。福兴苑社区打出“新建、改建、扩建”组合拳,唤醒被闲置的空地,昔日杂草丛生的角落变身配备健身设备;楼宇间的狭窄通道经改建,成为适合老人儿童活动的“微型运动场”;利用空闲场地资源,扩建后,化身集篮球、羽毛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健身馆”的运动场所。更有福兴苑小区巧做“金边银角”文章,在街角绿地嵌入健身路径,在围墙边角增设乒乓球台,让每一寸零碎空间都承载起居民的运动需求。用心增设的儿童娱乐设施在小区院内“落了户”,赋予闲置空地“新生命”,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撒欢儿,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在慢慢地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感……。二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远距离”到“步行达”。福兴苑社区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藏着社区治理的温度与智慧。社区健身设施的完善,不仅破解了“健身难”的民生痛点,更重塑着居民的生活方式——清晨有老人在器械区舒展筋骨,傍晚有年轻人在球场挥洒汗水,周末有家庭组团参与亲子运动,欢声笑语里满是对幸福生活的生动诠释。
沙坡头区福兴苑社区以完整社区建设为纽带,让健身设施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这既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鲜活实践,更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扎实一步。
沙坡头区福兴苑社区利用空闲场地扩建后篮球运动场所
沙坡头区福兴苑社区巧用“金边银角”增设的儿童娱乐运动设施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借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之力促社区健身设施升级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社区健身需求日益迫切。但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健身服务设施短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对此,青铜峡市裕民街道北苑社区以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为契机,依托青铜峡市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全力推进社区健身服务设施提档升级,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健身服务。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充分听取群众呼声,科学规划健身器材的种类与布局。北苑小区始建于 2001 年,共有 18 栋楼 865 户 2461 名居民。由于建成时间较长,小区基础设施老化,便民服务设施匮乏,难以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在此次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社区敏锐捕捉到居民对健身设施的热切期盼,秉持 “民生微实事助力共同缔造”的宗旨,迅速行动起来。社区工作人员逐户入户走访,耐心倾听居民心声,同时结合实地细致考察,充分考虑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与健身习惯,科学规划健身器材的种类与布局。二是翻新改造中心广场,增设健身器材。社区积极与住建局沟通协调,成功将小区原有的中心广场进行翻新改造。改造后的广场铺设了塑胶地面,增设了篮球架、乒乓球桌和长廊椅凳,广场周边还安装了漫步机、单杠、坐蹬训练器等崭新的健身器材,各类设施一应俱全。不仅如此,还利用小区内空闲地,打造儿童游乐场所,全方位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健身需求。如今,这里已成为居民休闲锻炼的热门去处,每天都充满着欢声笑语。三是积极推进落实健身设施更新工作。康宁小区、鑫田花园、永庆家园等其他 5 个小区也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的健身器材因长期高频率使用,出现了严重的锈蚀、老化问题,给居民锻炼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居民的这一诉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健身设施更新工作。经过不懈努力,辖区内的健身器材完成了 “大换血”,太空漫步机、上肢牵引器、椭圆机等新型健身器材取代了老旧设备。同时,社区还在绿地草坪内铺设了慢行步道,周边设置了休息长椅,精心打造出集休闲娱乐、日常锻炼于一体的微型社区公园。这里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健身环境,更成为了邻里之间沟通交流的良好场所,有效增进了邻里情谊。
青铜峡市裕民街道北苑社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将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整体规划,实现了健身设施与社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机融合。居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样化的健身服务,不仅强健了体魄,还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社区氛围。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翻新改造中心广场,增设健身器材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巧借“金边银角”资源,增设健身器材
青铜峡市北苑社区利用小区内空闲地,打造儿童游乐场所
工作信息收集、整理、编辑:杨春波
原文地址:https://jst.nx.gov.cn/xwdt/zjdt/202508/t20250819_499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