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学用贯通转作风 践行宗旨惠民生——襄阳市路灯管理处一体推进学查改,用实绩实效点亮“民心灯”

2025-08-02 08:36:26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路灯管理处立足实际,聚焦城市照明主责主业,坚持“学查改”同发力,以“实”字当头、“干”字为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践行“修亮一盏灯 奉献一颗心”的宗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成效,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照明力量。

深学细悟,激活思想认识“动力源”。始终抓好思想理论学习这个基础,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核心要义,以思想觉醒点燃干事创业的澎湃动力。一是坚持班子带头学,建立干部领学、支部联学、小组跟学、党员自学的理论学习机制。领导干部每月领学不少于4次,开展专题研讨3场,讲专题党课3次;支部组织联学活动4场,党小组每月开展跟学讨论,覆盖党员150余人次;为退休党员送学上门3人,党员个人、年轻干部通过线上平台完成自学,推动理论学习层层递进、全员覆盖,筑牢思想根基。二是坚持原原本本学,建立“每周1次集中精读、每月1次心得交流”机制,组织40余名党员干部逐字逐句研读原著原文,累计收集心得体会40余篇,通过量化学习时长、固化学习频次,推动理论学习从“泛读”向“精读”转变,确保学深悟透、入脑入心。三是坚持警示联动学。构建“线上+线下”“内部+外部”联动机制。线上依托中纪委网站《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专栏开展警示教育,累计自学时长人均3小时;线下围绕信阳市罗山县、黄冈市黄梅县等违反八项规定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4次,召开专题警示教育会2次,观看警示教育片3部,组织40余名党员干部、年轻干部赴黄庄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诸葛亮勤政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实地学习。同时组织领导干部、党员代表、关键岗位人员和年轻干部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专题培训,通过多维度联动形成警示合力,强化震慑效应。

精准排查,筑牢问题整改“预警线”。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刀刃向内”,深入查摆问题,开展全面“体检”。一是精准定位找偏差。聚焦“四风”问题新表现新动向,全处85名干部职工立足岗位逐条对照查摆,累计查摆问题100余个,涵盖服务群众、担当作为、履职风险等多个方面,为后续整改明确方向。二是聚焦痛点察实情。紧扣行业特点,瞄准群众关切的作风问题深查细究。全面梳理城市照明设施设备管理维护中存在的履职风险,形成14条问题清单;针对“12345”热线中反映较多的辖区和路段进行实地核查,召开半年工作部署会,加强重点路段巡查力度;对8项群众不满意工单再核查再处理,通过梳理群众诉求数据和实地核查情况,精准锁定作风建设与业务融合的痛点短板。三是由表及里查根源。针对查摆的问题,深挖制度漏洞与思想根源,将潜在问题化解在“萌芽”。从100余个问题中梳理出3项根源性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开展2次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落实“首问负责制”全面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开展“架空线入地”“掀井盖除隐患”“变压器隐患整改”等3项专项行动,修复破损井盖、地下隐患线路600余处,整改衡庄社区、黄家社区、王家台社区、刘梗社区等共计8个社区破损老旧架空线7000余米;并在“七下八上”关键时期启动汛期应急响应机制,处属8个抢险队对易积水路段照明设施加强巡查,照明监控中心全天候监测照明设施运行情况,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逐步形成转作风、强担当、办实事的整体氛围。

靶向发力,架起服务市民“连心桥”。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转化为服务市民的强大动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市民照明需求扎牢基础、提升品质、塑造亮点,用实干打造优质出行环境。一是基础管维强保障。持续深化“照亮回家路”行动,着力解决“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深入开展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照明问题排查,投入人工3909(次)、作业台班1009(次),发现并处理线路故障327处,更换电缆14000余米,更换维修故障灯具327盏,将全市主次干道照明设备覆盖率提升到98%,亮灯率保持在99%,背街小巷亮灯率提高到98%。二是照明提升优品质。开展灯饰环境净化行动,一线各所发现并及时清理灯杆乱牵乱挂200余处、增补缺失灯杆手井门235块、更换破损检查井90块,并对全市300余处变压器箱体公益广告进行了查改,推进整改老旧破损公益广告30余处;对荆州街、小北门等旅游街道进行照明提升,更换、增补路灯30组,不断提升道路照明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为襄阳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贡献了坚实力量。三是严守高地塑靓点。严格抓牢灯光秀领域安全防护,守好意识形态高地,实行对外宣传“三级审核”制度,对三江五岸灯光网络运行安全进行二级等保升级,将50余台2G远程监控终端更换为4G远程监控终端,加强重要节点亮化设施运行情况监控。在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将襄阳特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制作主题灯光秀,共播报21次,播放156场次。在高考期间播报“金榜题名”“高考加油”灯光秀为学子加油鼓气;同时在暑期设计并播报“城市电扇”特色动画,增加“晚安襄阳”等播报环节,彰显人文关怀,提升夜景活力,为广大市民群众和来襄旅客营造了美好氛围,在点亮夜经济的同时增加城市烟火气,传递了城市温度,彰显了襄阳历史文化古城的文明形象。

 

原文地址:http://szjj.xiangyang.gov.cn/zxzx/jsdt/202507/t20250731_3851013.shtml

上一篇:马鞍山市政处召开防台风工作部署会
下一篇:应城市城建档案馆:下沉施工现场 指导档案归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