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历史难题 暖企业心窝——益阳市住建局高效化解工业项目办证遗留问题
近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针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工业项目办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政策的高效实施》的提案,通过专题研讨、全面调查、分类施策等措施,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获得政协委员和企业的高度认可。
一、解题行动:多管齐下化解办证难题
接到提案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科室开展专题调研,将提案办理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以“啃硬骨头”的决心,打响了化解工业项目办证历史遗留问题的攻坚战。
(一)精准摸排,建立台账
通过主动深入企业一线,逐户走访摸排,全面梳理历史遗留项目底数。通过查阅历史档案、与企业负责人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精准掌握问题症结,系统分析问题成因,为后续化解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撑。累计调研中心城区园区厂房项目27个,涉及15家企业,形成《关于中心城区园区厂房未办理消防验收调研情况的报告》,分类建立详细的项目台账。
(二)实事求是,分类施策
针对不同项目存在的建设程序不规范、建筑实体不合规、建设资料缺失、建设资金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制定“一项目一方案”化解措施。
(三)部门联动,协同发力
办证难问题涉及资规、生环、城管、属地人民政府等多个部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及时收集各会办单位办理情况,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同时,推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整合各部门审批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并联审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二、答题成效:企业点赞营商环境优化
经过不懈努力,对因历史遗留问题未完成规划审查的项目,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配合园区做好与相关权利人的协调工作,共同推进问题化解。对因主体灭失等原因导致的无法完成竣工验收,且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按照问题楼盘处置的工作要求指导推进项目消防验收工作。11个项目已纳入按问题楼盘处置,其余部分细分为经指导可完成整改并办证的项目和无法正常完成办证的项目。
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推进,不仅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更激发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发展活力。同时,通过化解历史遗留问题,表明了政府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态度,进一步规范了我市工业项目建设和管理秩序,优化了营商环境。
(上门指导工业项目消防验收工作)
三、长效护航:构建防遗治遗新机制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及三区住建部门对梳理出的27个项目逐一开展消防验收技术指导,列出问题清单和建议解决方案。组织窗口人员开展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培训,进一步梳理因历史遗留问题补办证的“减免手续+线下办理”流程。市住建局在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新的遗留问题产生。一方面,加强对新建工业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建立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出台工业项目建设审批流程指引,明确各环节办理标准和时限,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防止新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
四、现场沟通:倾听委员建议共促发展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开门办理”原则,主动到政协委员所在企业现场进行沟通交流。在沟通会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提案办理情况和工作成效,认真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政协委员对住建局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显著的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化解工业项目办证历史遗留问题,既是回应企业诉求的民生工程,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益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巩固工作成果,健全长效机制,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高效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原文地址:http://www.yiyang.gov.cn/jsj/3381/content_208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