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2025年宁夏自治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2025年第二季度工作情况·打造宜居生活环境)
银川市:打造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银川市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打造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首要基本功能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形成多业态聚集的社区商圈。一是立足地方实际,结合各地特色,坚持缺什么补什么。本着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逐步推开的原则,银川市住建局结合城市改造和更新等项目,力求“一圈一策”、“一街一品”,已建成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宁夏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样板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初步摸索出了业态引领消费创新、品牌创造多元价值的路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是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效能。随着银川市城市的不断扩展,发现过去在街头随时能找到的小修小补消失了,家里的物件坏了破了无处修补,只能丢弃。把这些消失的小摊安放在需求最集中的社区,既给这些老手艺人找到落脚点,也能满足居民需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由银川市城管部门会同社区牵头,将修鞋、开锁、配钥匙等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服务经营规范化,将社区管理的‘烦心事’变为服务居民的‘暖心事’。三是着重打造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服务型业态。银川市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重点发展“一店一早”,如社区商店、早餐店,补齐“一菜一修”,如菜市场菜店、小修小补等服务“一老一幼”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服务型业态。
2025年银川市住建局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继续支持有条件的试点社区向多样化、高品质的提升类业态进阶,在培育社区商业与生活服务基础上,逐步植入政务、文化、医疗、健康、法律等各类拓展性服务,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多元业态融合创新的便民服务体系,构建有烟火韵味的亲民惠民便民场景,营造商居和谐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金凤区清水湾社区搭建“便您生活铺”,集纳“小修小补”
银川市金凤区:创新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基层“微治理”
金凤区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探索出一条“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完整社区基层治理新路径。一是“三新力量”融入治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金凤区完整社区建设依托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创新推出“移动网格员”机制,带动200余名骑手兼职“网格助理员”---“小区消防通道被占用,请尽快处理!”在金凤区逸馨苑社区的“小哥随手拍”微信群,外卖小哥上传了一张照片并附上定位,不到半小时,社区网格员便联系车主移车,隐患迅速消除。小哥们熟悉社区每个角落,是天然的“治理触角”,通过“随手拍”群和积分奖励机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反馈评价”闭环机制,让他们从“过路者”变为“当家人”,已累计上报安全隐患、卫生死角等问题1200余件,解决率达98%。此外,金凤区设立90个“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提供饮水、休憩等暖心服务,以“服务换服务”激发治理内生动力。二是“服务矩阵”温暖民心:从“基本保障”到“品质生活”。金凤区天润府社区“社区养老服务站”内,刚跳完广场舞的王阿姨和银龄舞蹈队员有说有笑的走进用餐点:“自从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后,我几乎天天来这里,这儿不仅饭菜可口,还有各种健康检测仪器,感觉到‘家’了。”社区还推出“暖心到家”特色服务项目,由专业团队定期为高龄老人、困难群体提供健康检查、生活照料等上门服务,切实满足辖区“家门口养老”的需求。金凤区景湖社区“向阳花”志愿服务队开设公益书法课、剪纸班,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让“一老一幼”乐享生活。森林公园社区搭建“阳光公益集市”,为居民提供染发、手机贴膜、小家电维修、磨刀等“家门口”“一站式”服务。金凤区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还量身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推进日间照料室、食堂运营、幼儿托管等,以公益价格为居民提供中医理疗、兴趣班、就餐、托管等服务,打造全覆盖的“服务矩阵”,切实满足老幼青不同人群需求。目前建立55家社区食堂(老饭桌)、16所“家门口”老年大学,20处金凤悦书房。三是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关键:让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金凤区完整社区建设持续深化拓展“微治理”场景,推动社区“神经末梢”与居民“需求清单”精准对接,从居民关注的民生小事入手,构建党建引领社区“微治理”新格局。
金凤区民生花园社区养老、托幼、便民、公益和生活配套一体化的综合邻里中心
金凤区民生花园社区的爱心环保餐厅
石嘴山市:提升宜居环境 打造生活“幸福湾”
石嘴山市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以城市社区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优化互嵌式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一是聚焦社区群众服务需求加大硬件建设。统一规划“一室八中心”标配,持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让各族群众就近办事、就近学习、就近活动。目前已升级改造社区文体广场99个,配套晨晚练站点142个、健身跑道471条、健身驿站5个,居民锻炼更方便安全。二是打造一刻钟助老生活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深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建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及市级调度指挥中心,开通“12349”养老服务热线。在大武口区汉唐社区等9个社区打造一刻钟助老生活服务圈,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运用“社会综合治理信息平台”,全面采集社区网格人、地、物、事要素信息并动态更新,线上宣传惠民政策、发布社区动态,实时回应咨询、解决诉求,形成便民服务圈,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长生花园小区改造后
优化社区服务 增强移民归属感----灵武市镇河塔社区
一是健全的社区治理架构。镇河塔社区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坚持党建引领,围绕设施完善、安全健康、管理有序目标,推动完整社区建设,实现小区有范、环境可观、服务真暖、治理到位,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社区治理架构。二是推进社区智能化建设。上线了云住家智慧社区App,通过搭建议事平台完善社区治理体系,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设施,积极搭建用工就业平台。用好社区就业帮扶车间、农贸市场、商业街等产业资源,不仅帮助移民妇女实现家门口上班,还帮助67户118名移民从事个体经营。四是积极优化社区就业引导服务功能。成立供销合作社和工人建筑劳务公司,辐射带动近4500名劳务移民和周边1万余名劳动力实现就业。
改造升级后的镇河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打造宜居完整社区 托稳“朝夕”美好生活——中卫市沙坡头区长安社区
沙坡头区长安社区位于中卫城区西部,老龄人口占比较多。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前存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短缺、停车空间不足、环境秩序混乱等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为提升居住品质,社区以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为契机,以便民化、宜居化、智能化为目标,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打造了“1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服务和资源延伸到居民“家门口”。一是完善“一老一幼”服务设施。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长安社区营造老幼分散式服务社区生活场景。以“新”增小区配套设施弥补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短板,打造“分散式”服务中心。针对“一老一幼”服务设施短板,长安社区依托中卫市住建局公租房资源打造了130平方米老年公益厨房为40余位困难群众免费助餐,提前介入托幼服务,找到在幼儿园增设“小小班”解决托幼问题的可实践路径,推动养老与托育统筹发展。二是聚焦“一老一幼”的切实需求。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期邀请专业人员为老年人举办健康讲座、组织义诊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节假日期间,为老年人准备舞蹈、音乐等文化娱乐活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开设七彩假期公益托管班,解决了家长假期孩子看护难的问题,帮助孩子们完成作业,参与到剪纸、体育运动、书法培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定期举办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讲座,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居“一老一幼”生活品质,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提升“一老一幼”生活体验。社区围绕适居、易行等需求,从“找空间”到“造场景”,“软硬结合”将基础设施改善转化为生活体验提升。通过居民募捐一点、住建支持一点、共建单位帮扶一点的“三个一点”方式实施完整社区建设项目,硬化路面1.6万平方米,解决了三个小区路面裸露非机动车停车难、环境差问题;搭建石榴亭2处、安装便民石桌椅52套、儿童滑梯1套、手绘儿童乐园500平米等弥补了小区公共休闲设施不足问题,打造了“娱乐场景”。拆除了遗留多年的危房,硬化路面增加了50余个车位,缓解了停车位不足问题;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在中卫市住建局的支持下,对营业房消防管道进行维修,老饭桌实施了“瓶改管”,对500余米美利渠加装了安全围栏,打造了“安全场景”。统筹募捐资金和物业支持,在宜居家园B区打造了免费洗车点,构建了居民周末免费洗车的幸福场景。统筹辖区运动公园空间功能,打造共享篮球场运动空间和特色的“公园+绿道”,营造了“休闲场景”。下一步,长安社区将进一步健全服务设施,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托稳“朝夕”美好生活,不断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了居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幸福转变。
中卫市长安社区绿地休闲活动场地
推动新业态群体融入社区服务体系———固原市原州区雁岭社区
原州区雁岭社区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基层治理领域迈出创新步伐,积极探索引导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滴滴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社区服务体系的新路径,成效初显。一是从社区宜居生活环境“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着眼于提升社区网格工作效能,打通街巷网格治理的“神经末梢”,充分挖掘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灵活、服务范围覆盖广、与群众接触密切的优势,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布“小哥进网格”招募公告,“小哥”根据自身工作实际自主选择服务网格,形成精准匹配。依托原州区“一线处置”、社会治理基层综合指挥平台和“随手拍”方式,及时上报发现辖区的公共设施、环境盲区、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社区网格按流程及时响应处置,推动他们从社区宜居生活环境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二是引导化身社区宜居生活环境政策“宣传员”。在日常生活中,“小哥”们利用配送车、小喇叭等工具宣传城市管理知识,积极参与楼道清洁、帮扶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务,成为志愿“服务员”。此外,雁岭社区还建立了完善的关爱激励机制,根据“小哥”参与治理工作的频次和效果进行积分,每月25日可兑换生活用品,并对表现优异的“小哥”进行表彰,在社区公众号和视频号进行宣传。越来越多的快递员、外卖员等“小哥”积极投身社区服务,逐渐成为雁岭社区治理的“宣传能手”“服务帮手”。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能,也为新业态群体提供了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实现了社区与“小哥”群体的双向共赢。2025年雁岭社区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探索更多创新路径,推动基层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雁岭社区开展“墨韵风华 艺绘新章”联欢会活动
完整社区 幸福港湾 | 养老→“享老”——吴忠市利通区裕西社区
利通区裕西社区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大力推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社区宜居生活环境。通过环境适老、志愿扶老、智慧助老等方式全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和宜居生活环境,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拥有高质量的幸福晚年生活。一是全方位丰富宜居生活环境。裕西社区针对一些业主岁数大腿脚不方便,有个头疼脑热去医院排队、挂号都不太方便……等诉求最多的老年人“看病难”的问题,积极对接周边医院、卫生服务站等,为辖区老年人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上门义诊等活动。还将裕西小区院内175平方米的社区阵地改建为日间照料中心,设置老年饭桌、棋牌中心、多功能活动室等区域,全方位丰富老年人退休生活。二是扎实做好为老服务宜居生活环境。裕西社区通过调研摸排、上门走访等方式了解居民需求,从居民对晚年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出发精准实施适老化改造,努力提升居民的便利度、幸福感。 三是探索建立适宜本地的“养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的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休闲娱乐、养老托育等适宜服务,解决“服务谁、服务什么、谁来服务”的关键问题。
利通区裕西社区居民认养绿地,社区变身“大花园”
原文地址:https://jst.nx.gov.cn/xwdt/zjdt/202505/t20250512_4904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