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遂宁市住建局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2025-03-19 10:25:56

2024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贯彻中、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安排部署,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充分履行“统筹、指导、监督、评价”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职责,既严格督促辖区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又亲力亲为办实事、积极构建市、县各级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命运共同体”,狠抓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城市园林绿化、房建和市政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城市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和餐饮油烟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8.85%;建制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82.17%;全市72个建制镇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完成省要求的100%目标。2017年第一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我局共收到反馈问题99项,截至2024年12月底已完成整改复核93项、序时推进6项,整改完成率94%,问题整改达标达序。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不断提升生活污水治理能力。一是修订出台《遂宁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办法》,编制《遂宁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遂宁市2024—2025年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网整治提升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明确污水管网厂站建设管理思路和措施。二是建立健全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底图,建立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在城市新建成区域加快推进“空白区”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在老城区因地制宜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全覆盖排查整治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网。三是建立“企业自查+乡镇核查+县级互查+市级巡查”四级联动督查体系,开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专项整治3次,巡回精准剖析6期。2024年以来,全市共完工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5个,建成污水管道88.8公里,消除雨污合流管道117.58公里;推进建制镇污水处理厂扩能改造3座,新增处理能力0.4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51.64万吨/日;特别是老城区河西片区主通道一期项目建成通水后,遂宁市城南第二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较2024年6月提升40mg/L、处理水量减少约2万吨/日。

(二)聚焦攻坚生活垃圾末端废弃物处置。一是推进市(安居)生活垃圾填埋场系统治理,督导完工雨污分流改造等治污工程3项,及时解决飞灰应急处置去向,组织实施飞灰填埋场所提标改造,加快推进飞灰长期稳定资源化利用工作。二是不断优化收运处置体系,协调应急处置春节期间突发超量生活垃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乱堆放、清运不及时”专项整治提升,全市新增或调整垃圾收集投放点638处,优化调整垃圾收运线路36条。规范餐厨垃圾收运市场,依法查处违规违约行为,组织有关企业提高收运质量。三是推动项目建设,做好“新三推”生活垃圾治理项目收尾建设,打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示范片区三年建设行动收官战,落地实施环卫领域项目16个。2024年以来,射洪市餐厨垃圾处理厂进入运行阶段、新增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00吨/日,统筹实现蓬溪县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和统一处置,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超过38%、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全市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保持100%。

(三)强力推进建筑垃圾治理补短板。一是出台《遂宁市建筑垃圾消纳场所专项规划(2024—2035)》,指导三县(市)编制本地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修订《遂宁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理顺市县两级监管机制,发布建筑垃圾治理工作通告,构建共同治理格局。二是规范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行政许可办理程序,明确办理层级,统一证件要素,实现行政许可网上办理从无到有、压缩办理时间20%,督促建设项目编制备案建筑垃圾处理方案253份。三是与德阳市建立跨区域协同治理和执法机制,与资阳市、南充市开展交叉检查,联合公安等5部门开展为期半年的建筑垃圾集中整治,组织开展建筑垃圾运输执法检查,综合运用无人机排查、数字城管、视频巡控等多种方式,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地面+空中”“市内+周边”的建筑垃圾排查监管网络,整治违规倾倒建筑垃圾等突出问题91起。四是规范设置居民小区装修垃圾暂存场所137处,建成投用各类建筑垃圾消纳场所16处,在建2处,对库容已满或不符合要求的堆填场进行封场覆绿2处。2024年以来,全市建筑垃圾转运调配库容达到32.3万立方米,资源化利用总能力从2023年底的40万吨/年上升到123.4万吨/年,资源化利用率从45%上升到85.7%。

(四)创新防治大气污染。一是全面整治房建市政工地裸土覆盖、噪音防治等7个方面问题,将175个在建项目接入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移动监管施工现场扬尘。将工地扬尘防治检查结果纳入信用惩戒,将扬尘防治相关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工程招标时计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鼓励和引导建筑施工企业采用绿色施工技术和工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建筑节能材料,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禁现”工作。二是常态化做好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和垃圾收运,每天对城市主要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次数不少于4次,对生活垃圾投放点和中转站定期除臭,严控尘土扬散,加强对水上音乐节、马拉松赛事、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等重大活动的环卫保障活动,组织开展为期100天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和主城区集中攻坚行动。三是开展餐饮油烟整治,推动393家企业完成油烟净化设施清洗,将607家企业纳入在线监控平台。加强巡查劝导,纠正、查处城区道路扬尘污染、城市“五烧”和餐饮油烟扰民等涉及环保案件近200起。2024年以来,市中心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75%,生活垃圾收运做到日产日清,建设工地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扬尘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五)微改造建美城市公园绿地。一是以城市体检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加快织补老城区公园绿地覆盖短板,充分利用桥下、街旁、滨河等5类城市剩余空间,在市中心城区分批次完成“口袋公园”建设53个。二是编制出台《遂宁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导则》,进一步落实园林绿化科学管护具体举措,加强对九莲洲湿地公园等城市公园水体的保护监管力度,定期组织水质检测,探索建立城市园林绿化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三是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联合市林业局全面核清全市2423株古树信息档案并逐一签订《日常养护责任书》,新增认定公布二级和三级古树10株,“一树一策”复壮长势较弱的古树271株。建立古树保护救治经费长效保障机制,为33株一级古树购买保险,将260株树龄80年以上100年以下树木纳入古树名木名录后备资源目录进行保护。2024年以来,城市绿地总量增加181公顷,“遂州绿道”总里程达900公里,市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地率达41.02%,绿化覆盖率达43.9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71平方米,核心指标居全省前列。

三、2025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系统观念,推进污水管网厂站建设。着眼污水收集问题的核心在管网,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生命线”工程等工作,大力实施城市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建设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着力补齐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设施。注重建管结合,强化排水许可源头管控,积极推行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厂网建设及运行管理一体化模式,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监督。

(二)坚持有序有力,优化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以整改生态环境问题为抓手,积极推动市(安居)生活垃圾填埋场系统治理,彻底消除风险隐患。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力争实现全市餐厨垃圾分类清运。精细化开展城市道路和公共区域清扫保洁,确保一线环卫作业和末端处置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保持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三)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建筑垃圾处置能力。强化硬件设施建设,督促建设一批装修垃圾暂存点,增加转运调配场、堆填场数量,规范配置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加快推进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特许经营招标,依法组织实施统一收运处置。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建设工地、居民小区等建筑垃圾源头产生端管理,及时发现和清理乱堆乱放的建筑垃圾。

(四)坚持科技赋能,严控发生大气污染事件。进一步推广施工现场安装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对不同施工阶段采取差异化的污染防治管理手段。严格落实特殊天气下重点区域、重要时段污染防治分类管控措施,因地制宜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充分发挥餐饮油烟在线监控平台及市城区店招店牌智慧监管平台的作用,提高精准监控程度,提升行政执法的及时性。

(五)坚持全面常态,发挥公园绿地生态功能。印发实施《遂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4—2035)》,因地制宜建设小微绿地,全市口袋公园总数力争达85个,优化公园绿道和水都绿道接驳,打通市城区水都绿道断点,加快形成“点—线—面”层次完整的绿道环网,逐步建立绿量充沛、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全域生态网络。

 

原文地址:https://snjsj.suining.gov.cn/xinwen/show/e8947c624b0b749d30b027899ed3759d.html

上一篇:湖北省住建厅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开展植树节活动
下一篇:立体换乘 无障碍出行 沈阳站东广场地下过街通道建成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