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住建局关于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的报告
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严格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着力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通过不懈努力,使城市天更蓝、水更清、绿地更多,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现将2024年我局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政治担当,压实主体责任
(一)深学笃行生态文明思想
2024 年,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秉持 “严谨务实、高效担当” 的工作作风,持续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有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生态建设方面,推进绿地规划建设,提升生态品质;城市体检工作中,精准定位问题、科学施策,让城市更宜居宜业;韧性城市建设上,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抗风险能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夯实党政主体责任根基
局党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严格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2024年以来,先后召开10次党组(扩大)会、局务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并研究我局贯彻落实意见。通过会前学法、中心组学习会等多种形式主动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由局“一把手”牵头,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领导分工,明确分管领导及承办科室,将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年度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工作内容、责任单位、工作要求和办结时限。
二、全方位加快绿色建造进程
(一)稳步拓展绿色建筑成果
一是严格落实绿色建筑建设相关要求,将绿色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设计专篇纳入建筑方案审查和施工图审查范围。二是全面落实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达标率达100%、满足绿色建筑基本级要求比例达100%。三是推广绿色节能建筑,2024年全市新增城镇绿色建筑项目53个、面积174.56万平方米,其中新增星级建筑项目24个。
(二)持续推动装配式建筑进阶
一是持续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二阶段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重点,优化装配率计算细则。二是加强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管理,在规划条件下达、方案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及备案、工程过程监督、竣工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2024年全市累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42.34万平方米,超目标完成省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三)强化商混行业规范管理
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拌混凝土(砂浆)市场和质量管理的通知》,加强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单位)分工;二是加大对全市非法小商砼巡查和打击力度,全年累计取缔关停42户;三是印发《自贡市预拌混凝土(砂浆)企业绿色化改造方案》,指导推进商混企业绿色化改造,全年累计完成改造10家。
三、大力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一)高标准开展城市体检
印发《自贡市2024年城市体检工作方案》,完成《自贡市2024年度城市体检自评估报告》,围绕2021-2023年社会满意度调查及居民提案中,居民重点关注的交通出行、医疗养老、居住环境安全性等三方面问题,增设符合自贡实际的特色指标内容,完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以住房城乡建设部设计的线上调查问卷为社会满意度调查的主要收集渠道,通过满意度宣传海报、在线平台媒体宣传等形式,并利用公众号、微信等渠道加强宣传引导,进一步扩大城市体检工作社会影响力。自贡城市体检含标准体检、定制体检、贴身体检三大方面,形成“体检、建库、行动、评价、反馈”工作流程,推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工作闭环运行。
(二)加速韧性城市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以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为导向,以雨水综合管理为核心,绿色设施与灰色设施相结合,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新区建设与旧城更新中,中心城区建成区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面积达53.6平方公里,荣县、富顺加快推动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县城建设;联合市水务局印发了《关于下达2024年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重点任务的函》(自水务函〔2024〕62号),2024年完成新改建排水管网94.2公里。
(三)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有序开展“无废小区”“无废工地”项目申报。督促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无废小区”“无废工地”建设标准,组织全市物业管理小区和房屋市政工程项目进行申报,并从管理机构、生态环境、固体废物管理、宣传活动等方面进行评审。今年成功创建“恒立·蜀光苑项目”“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公共实训基地”“自贡市内自同城区域医疗中心”等6个“无废工地”,“邦泰天著”“南湖领域”“华商公园里”等10个“无废小区”。
(四)优化公园绿地建设与管理服务
一是有序推进口袋公园(邮票绿地)建设。结合《自贡市最美街道、最美社区、最美村落规划(2023-2026)》,完成了200个口袋公园(邮票绿地)建设任务,预计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9.34%,绿化覆盖率达44.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47平方米。二是持续推动釜溪河两岸绿道走廊贯通工作,启动《釜溪河盐文化长廊建设规划》编制、釜溪河盐文化长廊杨公桥主入口打造及相关节点、游线贯通方案设计工作,打通堵点,贯通游线,提升可识别性和可进入性。三是大力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4年城区节日鲜花栽摆工作的通知》,指导和督促各区县认真做好节假日前鲜花摆放工作,全年全市摆放鲜花300余万盆。四是优化为民服务质量,组织各区开展便民储物柜增设工作,全年在南湖公园、汇东公园、磨子井幸福苑广场等公园广场内增设7处便民储物柜,完善了便民服务设施,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全力攻坚建筑工地扬尘防治难题
(一)建章立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是按照生态环境保护“三管三必须”要求,落实参建单位、行业部门、属地管理等各方扬尘防治责任,在工地显著位置将工地网格化责任、环境保护责任以及土石方工程扬尘治理备案有关信息等进行现场公示管理。二是落实施工企业承诺制,督促施工企业签订《自贡市安全文明施工承诺书》,对新开工工地文明施工措施严格现场勘查验收,确保新开工工地扬尘治理设施设备满足防治需要。三是在《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扬尘防治标准》基础上,因地制宜,细化制定《自贡市房屋和市政工程绿色标杆工地施工技术标准》,对施工场地、围挡、出入口及道路、湿法作业、智慧工地建设、建筑垃圾等管控标准进行了量化、固化,提出更高要求,落实扬尘防治精细化管控。
(二)落实监管,加大执法惩处力度
建立市区房屋市政工程建筑工地扬尘防治“6+7”帮扶督导工作机制。成立市本级6个督导检查小组,分片督导检查区县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协同7个区县(含高新区)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对发现问题全面落实“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实行日跟进督促、周汇总调度。2024年以来市本级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254人次,检查建筑工地868遍次、征拆工地142遍次,发出停工整改通知书3份,发出执法建议书33份,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227份,督促整治扬尘隐患900余处。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拒不整改、屡改屡犯的责任主体和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曝光,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依法移交,从重处罚。
(三)强化部门联动,推动绿色标杆工地创建
加强住建、生态环境和城管执法部门间的工作联动,共同组建区(县)审查小组和市级复查小组,建立“项目自主申报,辖区部门审查,市级综合验收”的绿色标杆工地创建、验收工作流程。强化正向政策激励,达到绿色标杆工地基本要求的工地可以享受“差异化监管”和“首违免罚”等激励政策,杜绝“一刀切”,有效激发建筑工地对标创建绿色标杆工地积极性,实现企业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截至目前,通过部门两批次检查评定、联合验收、对外公示,全市房屋市政工程已累计创成29个绿色标杆工地
(四)依托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工地监管模式
严格全市房屋和市政工程建筑工地全覆盖安装视频监控和扬尘监测仪,确保视频监控要接入市级平台,扬尘在线监控接入四川省建筑施工扬尘在线监测信息系统,并保持在线。建立完善“数字工地+无人机”的科学监管新体系,实现“人防+技防”“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全市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已安装扬尘在线监测仪166台,视频录像机187台,监控点位300余处,全年共发出电子整改通知书348份,环境监测短信报警45条,并及时督促整改。
五、存在的问题
(一)工地扬尘污染管控难度大
一是房屋和市政工程建筑工地点多面广,且施工作业为动态过程,扬尘防治工作极易出现反复。二是重大项目招引项目管理难度大,各级政府对省、市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有工程进度、时间节点等目标要求,各级部门在履职尽责的情形下,依然很难杜绝建筑工地扬尘污染。
(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仍有个别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商混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重建设、轻环保”“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依然存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湿法作业、裸土覆盖意识不强,部分企业文明施工资金投入不足或拨付不及时,扬尘抑尘设施设备配备、使用不到位。
(三)绿色建造方式推广困难
当前我市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较低,我市绿色建筑星级以一星为主,综合应用各项技术的项目较少,建筑装配化水平不高,应用构件以预制楼梯、预制梁、板为主。此外,受建设成本影响,建筑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率较低,推广难度较大。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目标导向,落实扬尘防治长效管理
持续强化建筑工地扬尘防治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辖区的属地责任,持续拓宽宣传渠道,进一步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最小工作单元,不断提升行业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环保意识。加大同部门、区县间横向纵向联动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土石方工程等的帮扶督导和执法检查,综合运用限期整改、责令停工、移交处罚等手段惩治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以绿色标杆工地创建为抓手,指导全市房屋和市政工程建筑工地全部达到标杆工地基本要求,对创成工地组织“回头看”,坚持以成效巩固促进全市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二)坚持科学指引,提升绿色转型发展质效
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围绕加快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将新一代绿色低碳技术、建造技术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逐步引导应用到建筑工程领域,不断丰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实践场景。加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新修订)》宣贯力度,通过政策激励、帮扶指导等举措,合理引导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项目等积极申报星级绿色建筑标识,强化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断提升节能降碳水平。对标《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持续开展提升整治,指导推进商混企业绿色化改造,完成2025年商混企业绿色化改造任务。
(三)加强整体谋划,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开展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和公园城市建设研究。“一盘棋”考虑城市新区与旧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生态格局,梳理城市自然脉络和生态绿色板块,划定城市绿地、水体保护边界,布局山体水体公园化、口袋公园、生态廊道、绿色基础设施,形成城市规划区全覆盖的生态绿地系统。
(四)加快补齐短板,夯实市政设施建设基础
科学推进管网建设,在新区建设中,与新区道路年度建设计划同步实施,统筹安排管线工程建设,力争一次敷设到位。在老旧城区,统筹结合城市更新、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等工作,整合资源力量,对老旧破损、能效低下的管网和设备逐步实施淘汰升级、以旧换新。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2月8日
原文地址:http://www.zg.gov.cn/web/scxzfbzj/dep_tzgg/-/articles/206404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