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赋能低碳转型 绿色实践绘就宜居新貌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武威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部署,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低碳转型路径,全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政策领航,精准锚定“双碳”目标。武威市紧紧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导向,以《武威市“十四五”期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方案》为重要指引,系统构建全周期的绿色建筑管理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市在建筑节能领域成果斐然。新增节能建筑面积达917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更是100%严格执行绿色标准,绿色建筑总面积已达858.41万平方米,占比可观。装配式建筑领域实现了突破性的跨越式发展,新增面积达到119.41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高达27.12%,成为了武威市建筑业低碳转型进程中的耀眼标杆,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示范。
创新驱动,强力激发产业升级活力。聚焦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深度应用,武威市新建建筑全面落实《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全市87个新建项目均高标准配置了太阳能系统,成功构建起“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地热能”的多能互补创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大力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现已建成10家构件生产企业、15条先进生产线以及1个省级产业基地,实现了从生产、运输到施工的全链条覆盖,年产能充足,完全能够满足全域范围内的建设需求。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建筑业从传统建造模式向智能建造模式的华丽跃升,提升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绿色建材,深化资源循环利用效能。为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武威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市绿色建筑材料发展及应用的通知》,积极推广系统门窗、复合墙体等先进节能技术,使得工业废渣、建筑废料的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通过举办“新型墙材下乡”活动,并组织企业实地观摩标杆工厂,有效带动了30余家企业积极创新应用低碳工艺,成功形成了“技术研发—生产应用—市场推广”的良性闭环。据统计,这一举措每年可减排建筑碳排放超过5万吨,为实现碳减排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清洁能源,全力守护城市蓝天底色
武威市扎实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三年计划,已圆满完成70个相关项目,累计改造热源及建筑节能面积达1870.27万平方米。在城区,燃煤锅炉已100%实现超低排放;在农村,成功淘汰燃煤锅炉510蒸吨,使2.1万户分散农户受益。此外,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电”“太阳能+燃气”等清洁取暖模式,成效显著。城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12%,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市民对蓝天白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武威市以绿色建筑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政策创新引领、技术赋能驱动、产业协同发展以及民生福祉改善,成功走出了一条“低碳发展与品质提升”的双赢之路。展望未来,武威市将继续深化绿色建造体系建设,积极拓展零碳建筑试点工作,致力于打造成为西北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城市,为全国、全省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独特的武威智慧和力量。
原文地址:http://wwsjsj.gswuwei.gov.cn/art/2025/2/26/art_982_1430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