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玉林市住建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5-01-14 15:10:42

2024年以来,市住建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紧紧围绕《玉林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和《中共玉林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以厉行法治为重点,解决问题为导向,严格依法行政,认真梳理法治创建薄弱环节,扎实推进法治政法建设、依法行政和法治规划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现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贯彻落实到局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宣传工作。局党组每年安排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不少于1次,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单位主要负责人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依法行政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领导干部带头遵法、学法、守法、依法办事,带动全局干部集体学法、守法、用法,确保了单位领导干部的学法自觉性。本年度,我局开展了法治专题讲座,深入学习了《民法典》《安全生产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燃气管理条例》《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提高了全体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工作,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进一步落实《玉林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任务,为玉林市工业项目加速审批提供多种政策保障,有效促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新理念落实,切实的推动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利度有效提升。参考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市的优化营商环境经验,结合玉林市本地政策措施和经验做法,我局在2024年7月30日印发《玉林市工程建设项目“先建后验”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先建后验”方案实施以来,从减少项目开工建设时限看,以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时限全程约80多个工作日,符合“先建后验”条件的项目仅需13个工作日即可开工建设,时间降幅达到94%。

2.加强玉林市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受理”窗口的综合服务能力,全方位增强审批人员的业务素养,严格整治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积极促进行政审批提质增效。2024年5月至6月,我局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一网通办、全链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组织北流市、容县、兴业县、玉州区、福绵区、玉东新区等8个县(市、区),龙潭产业园、玉柴工业园、中医药健康产业园3个园区,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受理”培训工作,培训人数共计42人次。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玉林市累计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数1201个,办理事项数量5716件,“一张蓝图”前期策划项目生成率为14.24%,10分钟数据共享率为94.54%,并联审批率96.06%,联合验收率为90.42%。

3.强化“帮办代办”专业窗口办理工作,提升服务效能。截至2024年12月,我局在玉林市政务服务中心召开圆桌会议累计4次,通过“帮办代办”专窗办理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累计75件,帮助解决项目审批难点堵点问题4个,到各产业园区、企业走访调研8次。其中,8月19日,到广西长盛食品有限公司,为该公司的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设施建设项目一期提供现场业务指导服务,指导该项目如何进行消防设施安装与测试以及后期申请联合验收流程。10月22日,到兴业县进行实地业务指导,为兴业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提供了申报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方面业务咨询服务,有效解决了海螺公司在申报资质方面的难点堵点。“靠前服务”有效的提升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效率,通过“多跑”,让企业“少跑”,极大的提升了企业办理便利度,节约了企业的时间成本,让项目早落地,促投产,切实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增强企业到我市投资信心。

(三)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

1.2024年,我局共制定规范性文件2份。一是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物业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规范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工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业管理条例》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住建厅关于开展业主委员会组建、物业服务覆盖及党的组织覆盖攻坚行动的通知》等有关要求,印发了《玉林市住建局关于开展玉林市物业小区首次业主大会会议筹备经费管理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二是为规范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配售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国发〔2023〕14号)、以政府名义印发了《玉林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玉政办规〔2024〕2号)。

2.根据市委办和市司法局的工作要求,我局认真做好2006年-2023年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不符合改革决策和法律法规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予以修改和废止。经梳理,市住建局以政府名义拟办出台的涉企政策、规范性文件以及党内规范性文件共29份,其中拟继续有效17份,拟废止9份、已废止3份。以局名义出台的5份,继续有效5份。

(四)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持续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我局及时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依法在局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布,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确保所有重大行政决策都严格履行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建立健全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2024年,我局共聘请2名律师担任法律顾问,1名公职律师,局法律顾问团通过对新政策新形势的研究,对我局2件重大决策、2份规范性(政策性)文件、7件行政诉讼、2件行政处罚、34份合同签订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

(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工作要求。

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3〕27号)和《广西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整点任务清单》(桂政办发〔2023〕78号)《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林市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规范行政裁量基准,我局制定了《玉林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玉林市住建局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4年版)》,并在官网上公示。

2.根据自治区住建厅以及市司法局开展2024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要求。一是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行政执法案卷自查自纠工作,对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办结的行政许可审批卷,按照评查标准进行了自查;二是配合自治区住建厅开展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以及其他行政执法的案卷进行抽查。通过评查活动,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改进工作,进一步提升玉林市住建系统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3.严格落实“行刑衔接”制度,提升扫黑除恶的长效机制,加强部门联动。2024年9月27日,我局联合市公安机关、人社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共同印发了《玉林市住建局等5部门关于印发玉林市常态化扫黑除恶住建领域联动协作工作机制的通知》(玉住建字〔2024〕45号);2024年12月13日制定了《玉林市住建局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中央第9督导组督导发现问题初步整改工作方案》有效遏制涉黑涉恶行为在住建领域的蔓延。

(六)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机制、提高突发事件依法处置综合能力。为做好玉林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访维稳工作,确保在发生重大信访事件时能够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妥善处理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维护元旦、春节前后社会稳定大局。我局2024年12月3日印发了《玉林市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访维稳工作方案的通知》(玉住建字〔2024〕54号)。

(七)加强信访纠纷矛盾化解,推动完善矛盾多元预防调处。我局主动对接12345平台和信访部门及时受理并处理社会各界对住建领域的投诉与建议。2024年共处理12345工单3912件、已受理3908件、退回319件、及时办结率99.61%;国家网上信访投诉793件,已办741件、在办52件,及时受理答复率为100%,收到纸质信访(含邮寄、转办)158件,已答复处理99件、正在办理59件。

(八)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执法。一是“互联网+监管”系统已认领69个事项,其中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对燃气经营的监管,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的监管,对城市商品房销售监管,对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监管等已实施行政检查和行政监管;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并于2024年5月制定了《玉林市住建局2024年度双随机抽查计划通知》以及《玉林市住建局2024年度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比例为5%,抽查计划及清单均公布在我局门户网上,其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检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检查、混凝土企业资质暨试验室管理行为检查、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资质后是否满足资质标准的检查,已实施行政检查、数据监管。

二、主要成效

(一)打造“连心工程”。一是紧盯群众交通出行堵点,推进路网交通改善。全面排查梳理“堵心路”“闹心桥”等群众关切、忧心的“连心工程”项目,全力推进“连心工程”项目建设,有效增强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通民主南路“连心”桥,贯通群众快速出城南大门主要道路,减少群众绕行路程约1.2公里;完成教育东路改造提升工程,拓宽提升道路近9.3公里,扩宽畅通群众出行高铁新城道路。二是聚焦城市韧性安全,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加快实施5个城区排水防涝工程,43条道路、沟渠的管网均开工建设,建成管网42公里,完成投资约4.1亿元,切实提升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新开工建设玉林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项目(三期),概算总投资1.21亿元,获得国债资金0.93亿元。三是加快开展黑臭水体治理,积极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结合背街小巷改造等工作,筹措建设资金近5000万元,开展西干渠、进仕渠、广新路水渠、一环北路清湾江旁水渠等10多处黑臭水体整治, 完成富英幼儿园旁水渠污水直排南流江问题整治,完成建设污水管网5.2公里,进一步补齐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受益群众近8万多人。

(二)推进城市建设更新。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把握政策红利,积极争取上级补助等多渠道筹集城市更新资金,今年累计争取到位城市排水防涝、燃气管道老化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补助资金15.51亿元,有力保障城市民生项目建设实施。

(三)保障市民住房安居。抢抓政策,提前谋划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我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东城经典项目配售工作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有1334人申请,838人通过审核。我市东城经典项目作为全区首个进入配售阶段的保障性住房项目获得全区首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收购贷款,先后获《经济日报》《新华财经》等中央媒体报道我市在自治区相关会议上作经验发言。

(四)解决群众急难问题。紧盯物业管理、问题楼盘等重点内容,认真履职,攻坚克难物业管理水平、问题楼盘办证难等问题,取得一定成效。我市小区业委会(物委会)覆盖率、物业服务企业(项目)党组织覆盖率均在全区名列前茅。

三、存在问题

(一)法治意识与专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执法人员对新出台的住建法规理解不深,运用时易出现偏差。非执法岗位人员参与法治培训机会少,法治思维培养不足,在日常工作中,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意识有待提升。

(二)法治宣传实效性不足:宣传方式较为传统,多依赖文件、会议传达,新媒体运用不够充分,对群众和企业吸引力低。宣传内容侧重法规条文解读,与实际案例结合少,受众难以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经营活动有效联系。

(三)矛盾纠纷化解渠道待拓展:行政调解机制不够完善,专业调解人员短缺,面对复杂纠纷,调解效果不佳。群众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渠道了解有限,倾向于信访等传统途径,导致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更多事项“帮办代办”,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二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完善并联审批机制,减少企业办事跑动次数。

(二)强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定期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和案例研讨活动,提升执法人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规范记录内容、存储方式,充分利用执法记录仪、视频监控等设备,确保执法活动全程留痕、可回溯管理;三是加强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和管理,细化、量化裁量标准,避免执法不公和随意执法。

(三)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一是创新法治宣传方式,采用短视频、公众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住建领域法律法规;二是结合“安全生产月”“12.4”等活动,开展针对性强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三是加强对小区居民的普法宣传,通过物业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普及物业管理、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提高群众依法维权能力。

玉林市住建局

2025年1月9日

 

原文地址:http://zjj.yulin.gov.cn/tzgg/t19500657.shtml

上一篇:廊坊住建局关于2024年度市政类企业“双随机、一公开” 监督检查抽查名单
下一篇:廊坊住建局关于2024年07月03日-12月30日建筑起重机械备案汇总表(塔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