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CC规范网,争做您的第一个学习站!

【图文解读】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政策解读

2025-07-29 15:19:20

一、背景目的

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历来是消防安全管控的重点,极易引发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从全国情况看,近五年来全国超六成的重特大火灾都与违规动火作业或建筑保温材料有关。为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突出安全风险,国务院安委会印发《关于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若干措施》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部署开展系统整治。

二、整治重点

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全链条整治重点:

1.明确主体责任

按照“谁动火、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动火作业安全主体责任,人员密集场所使用、营业期间一律严禁动火。

2.严格资质管理

电焊等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持证上岗,具备相应动火作业安全技能。

3.落实现场管控

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六必须”,持续深化电焊机“加芯赋码”等经验做法,实现“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

4.完善备案管理

简化报备程序,督促小型工程主动公开备案信息。加强动火作业内部审批工作监督,严禁违规分包、转包。

5.强化执法联动

消防、应急、公安、住建、市场等部门要强化动火作业监管执法和行业指导督促,曝光违法案例,加强行刑衔接。

针对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整治重点:

1.强化生产流通管控

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摸排生产企业底数,建立规范企业动态公告及质量全流程监管机制,培育发展保温材料新工艺新产品。

2.完善质量检测评价

市场监管、住建部门严控产品出厂检验,做好施工进场取样留证,联合开展检测机构专项抽查。

3.加强建筑施工监管

住建、应急、消防部门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作业审批与现场防护,压实工程主体责任,强化质量抽查与验收,推行小型工程备案制。

4.排查既有建筑外保温材料隐患

住建、卫健、教育、民政、文旅、国资委、消防等部门按“权属归责”原则,督促高层建筑产权所有人落实排查整改,制定外保温材料整改操作指引,实施标识化管理。

5.落实冰雪场馆安全监管

自然资源、住建、消防等部门严把规划审查、消防验收等许可关,冷库及冰雪场馆不符合规定以及采用的保温材料燃烧性能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通过相应行政许可。应急、商务、文旅等部门强化协同督导,建立隐患线索移交机制,织密全流程监管网。

6.加强事故溯源追责

发改、市场监管、住建部门严控产品标识与追溯信息,构建信用惩戒机制,加大违法失信成本。应急、消防部门牵头调查因保温材料安全问题导致的亡人事故和较大影响事故,确保依法依规从严追责。

三、步骤安排

2025年开展集中整治,进一步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和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监管,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2026年持续深化整治,巩固提升整治成效,切实消除重点环节的突出安全风险隐患,推动健全完善长效管理的制度标准规范。

 

原文地址:http://zjj.yingtan.gov.cn/art/2025/7/28/art_2768_1490273.html

上一篇:关于《沈阳市城镇燃气工程设计服务市场放开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政策解读
下一篇:《郑州市城乡建设局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