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
Rock wool products for exterior insulation and finish systems(EIFS)
GB/T 25975-2010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10日
实施日期:2011年10月01日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EN 13162:2001《建筑绝热制品 工厂生产矿物棉(MW)制品 规范》和EN 13500:2003《建筑绝热制品 矿物棉基外保温复合系统-规范》编制,与EN 13162:2001和EN 13500:200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绝热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9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型建材矿棉厂、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恒翔保温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申得欧有限公司、西斯尔(广州)建材有限公司、贵州新型保温材料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剑红、陈尚、王玉梅、王佳庆、葛敦世、张文俊、滕伟广、倪建华、张成田、陈万林、张碧茹、郑松青、高钊、方允伟、张游、崔军、陈丽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板和岩棉带的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用岩棉板和岩棉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3947-1996 声学名词术语
GB/T 4132-1996 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B/T 5480 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
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GB/T 8811 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B/T 10295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
GB/T 10299 保温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
GB/T 11835 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GB/T 13480 矿物棉制品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 17146 建筑材料水蒸气透过性能试验方法
GB/T 17794-2008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
GB/T 18696.1 声学 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 第1部分:驻波比法
GB/T 18696.2 声学 阻抗管中吸声系数和声阻抗的测量 第2部分:传递函数法
GB/T 19686 建筑用岩棉、矿渣棉绝热制品
JG 149-2003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ISO 12491 建筑材料和部件的质量控制统计方法
3 术语和定义、符号与物理量
3.1 术语和定义
GB/T 3947-1996、GB/T 4132-1996、GB/T 5480和GB/T 1183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 符号与物理量
符号与物理量见表1。
表1 符号与物理量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产品按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水平分级:带:TR80;板:TR15、TR10和TR7.5。
4.2 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由三部分组成:产品名称、标准号和产品技术特征(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水平和尺寸等),商业代号也可列于其后。对于有透湿或吸声要求的产品,应在产品技术特征中说明其湿阻因子或降噪系数。有标称导热系数的产品,宜在产品技术特征中说明其标称值。
4.3 标记示例
示例1: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水平为7.5kPa,长度×宽度×厚度为1200mm×600mm×60mm的岩棉板,其标记为:
岩棉板GB/T 25975-TR7.5-1200×600×60
示例2: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水平为80kPa,标称导热系数为0.045W/(m·K),降噪系数为0.70,湿阻因子为10,长度×宽度×厚度为300mm×100mm×100mm的岩棉带,其标记为:
岩棉带GB/T 25975-TR80λD0.045NRC0.70μ10-300×100×100
5 要求
5.1 纤维平均直径和渣球含量
应符合GB/T 19686中规定的要求。
5.2 外观
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不应有妨碍使用的伤痕、污迹、破损。
5.3 尺寸及允许偏差
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他尺寸的由供需双方商定。
表2 板的尺寸及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带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带的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5.4 直角偏离度
应不大于5mm/m。
5.5 平整度偏差
应不超过6mm。
5.6 酸度系数
应不小于1.6。
5.7 尺寸稳定性
长度、宽度和厚度的相对变化率均不大于1.0%。
5.8 质量吸湿率
应不大于1.0%。
5.9 憎水率
应不小于98.0%。
5.10 短期吸水量(部分浸入)
应不大于1.0kg/m2。
5.11 导热系数
5.11.1 板的导热系数(平均温度25℃)应不大于0.040W/(m·K),有标称值时还应不大于其标称值。
5.11.2 带的导热系数(平均温度25℃)应不大于0.048W/(m·K),有标称值时还应不大于其标称值。
5.12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应不小于其标称水平,且在实际应用中应符合表4要求。
表4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水平及应用情况
5.13 压缩强度
应不小于其标称水平且不小于40kPa。
5.14 燃烧性能
应符合GB 8624-1997中4.1 A级均质材料不燃性的要求。
5.15 特殊要求
5.15.1 有要求时,湿阻因子应不大于10,有标称值时还应不大于其标称值。
5.15.2 有要求时,降噪系数NRC(刚性壁)应不小于0.60,有标称值时还应不小于其标称值。
5.15.3 有要求时,长期吸水量(部分浸入)应不大于3.0kg/m2。
6 试验方法
6.1 状态调节
试验环境和试验状态的调节,除有特殊规定外,按GB/T 5480的规定。
6.2 外观质量
按GB/T 19686进行。
6.3 尺寸
按GB/T 5480进行。
6.4 直角偏离度
按GB/T 5480进行。
6.5 平整度
按附录A进行。
6.6 酸度系数
按GB/T 5480进行。
6.7 尺寸稳定性
按GB/T 8811规定进行,试验条件:温度(70±2)℃,时间48h,试样尺寸(200±1)mm×(200±1)mm,厚度为样品原厚,试样数量3块。
6.8 质量吸湿率
按GB/T 5480进行。
6.9 憎水率
按GB/T 10299进行。
6.10 短期吸水量(部分浸入)
按附录B进行。
6.11 导热系数
按GB/T 10295进行,仲裁试验按GB/T 10294进行。
标称导热系数按附录C进行确定。示例见附录D。
6.12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按JG 149-2003附录D的规定进行,试样尺寸(200±1)mm×(200±1)mm,厚度为样品原厚,试样数量5块。
6.13 压缩强度
按GB/T 13480进行,试样尺寸(200±1)mm×(200±1)mm,厚度为样品原厚,试样数量5块。
6.14 燃烧性能
按GB 8624-1997规定的方法进行。
6.15 水蒸气透过性能
按GB/T 17146中的干燥剂法进行,试验条件:温度(23±1)℃,相对湿度(50±3)%。湿阻因子按GB/T 17794中附录B计算。
6.16 吸声性能
按GB/T 18696.1或GB/T 18696.2进行。
6.17 长期吸水量(部分浸入)
按附录B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时,应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为:外观、尺寸、直角偏离度、平整度、短期吸水量(部分浸入)、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和压缩强度。
7.1.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标准中除特殊要求外的全部要求。
a)新产品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原材料,工艺有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2 抽样
7.2.1 单位产品应从检查批中随机抽取,样本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位产品构成。所有的单位产品被认为是质量相同的,所需的试样可以从单位产品上切取。
7.2.2 抽样方案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的批量大小和样本大小的二次抽样方案见表5。
表5 二次抽样方案
7.2.3 判定规则
7.2.3.1 所有的性能应看作独立的。产品品质以测定结果的修约值进行判定。
7.2.3.2 外观、长度、宽度、厚度、直角偏离度和平整度等性能采用计数判定,一项性能不符合技术要求,计一个缺陷。其判定规则见表6。
表6 计数检查的判定规则
检查开始的样本数,应等于表6中的第一样本大小。根据样本检查结果,若第一样本中相关性能的缺陷数小于或等于第一接收数Ac(表6中第Ⅲ栏),则该批的计数检查可接收。若第一样本中的缺陷数大于或等于第一拒收数Re(表6中第Ⅳ栏),则判该批不合格。
若第一样本中相关性能的缺陷数在第一样本接受数Ac和拒收数Re之间,则样本数应增至总样本数,并以总样本检查结果去判定。
若总样本中的缺陷数小于或等于总样本接收数Ac(表6中第Ⅴ栏),则判该批计数检查可接收。若总样本中的缺陷数大于或等于总样本拒收数Re(表6中第Ⅵ栏),则判该批不合格。
7.2.3.3 短期吸水量(部分浸入)、长期吸水量(部分浸入)、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压缩强度和燃烧性能按第一样本的测定值判定。若第一样本的测定值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上述性能单项不合格。
7.2.3.4 其他性能按测定试样的平均值判定。若第一样本的测定值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上述性能单项合格。若不合格,应再测量第二样本,并以两个样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批质量各单项合格与否的判定。
7.2.3.5 批质量的综合判定规则是:合格批的所有品质指标,应同时符合7.2.3.2、7.2.3.3和7.2.3.4规定的可接收的合格要求,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8 标志
在标志、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上应标明:
a)产品标记和商标;
b)生产企业或经销商名称、详细地址;
c)产品的净重或数量;
d)生产日期或批号;
e)按GB/T 191的规定,标明“怕雨”等标志;
f)注明产品使用的范围、不适用的场合等指导安全使用的警语。
9 包装、运输及贮存
9.1 包装
包装材料应具有防潮性能,每一包装中应放入同一规格的产品,特殊包装由供需双方商定。
9.2 运输
应用干燥防雨的工具运输,运输时应轻拿轻放。
9.3 贮存
应在干燥通风的库房里贮存,避免重压。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平整度偏差的测定
A.1 试样
全尺寸样品。
A.2 仪器
A.2.1 测量平台。
A.2.2 钢直尺或钢卷尺,精确到0.5mm。
A.3 试验步骤
A.3.1 将试样放于测量平台上,使其凹面朝下(如图A.1)。
A.3.2 用钢直尺或卷尺测量从试样下边缘到测量平台的最大距离,即Smax,精确到0.5mm。
图A.1 平整度偏差的测定
A.4 试验结果
Smax,单位为毫米。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吸水量(部分浸入)的测定
B.1 试样
尺寸与数量:(200±1)mm×(200±1)mm,厚度为试样原厚,4块。
B.2 仪器
B.2.1 天平,精确到0.1g。
B.2.2 水槽,带有能够保持水位在±2mm范围内的设备和保持试样在某个位置不变的设备。固定位置的设备不能覆盖超过试样下表面面积的15%。
B.2.3 自来水,水温(23±5)℃。
B.2.4 沥水装置,见图B.2。
B.3 浸水时间
B.3.1 短期吸水量:24h。
B.3.2 长期吸水量:28d。
B.4 试验步骤
B.4.1 称取试样质量M1,精确到0.1g。
B.4.2 将试样两个主要的表面分别朝上和朝下各两块,放入空水槽中。然后向水槽中注入自来水,使每个试样都深入水下,直到试样下表面距水面(10±2)mm,见图B.1。确保水位恒定,在规定的浸水时间后取出沥水(10±0.5)min,称取试样质量M2或M3。
图B.1 试样浸水装置示意图
图B.2 试样沥水装置示意图
B.5 试验结果
B.5.1 短期吸水量按式(B.1)计算:
式中:
Wp——短期吸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2);
M1——浸水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2——浸水24h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
A——试样的下表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结果取四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1kg/m2。
B.5.2 长期吸水量按式(B.2)计算:
式中:
W1p——长期吸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平方米(kg/m2);
M1——浸水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3——浸水28d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千克(kg);
A——试样的下表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结果取四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1kg/m2。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导热系数标称值的确定
C.1 概述
生产商负责确定导热系数的标称值。标称值是通过在参考条件下测量数据统计出来的。
C.2 输入数据
为了计算标称值,至少应该有导热系数的10个测试结果,这些结果可以从内部或外部直接测量获得。导热系数的测量应该尽量均匀地分布在最近的12个月内完成。假如可以利用的结果小于10个,那么时间周期可以延长,直到完成10个测试结果,但是最长不能超过3年,且在此期间产品和生产条件不能有改变。
对于新产品10个导热系数的测试结果应该在不少于10天内完成。
标称值按C.3进行计算。
C.3 标称值
标称值λD的推导来自λ90/90,λ90/90值应精确到0.001W/(m·K),λD的水平按0.001W/(m·K)逐级声称。
C.3.1 导热系数被标称的情况
λD是来自计算值λ90/90,λ90/90是由式(C.1)和式(C.2)确定。
λ90/90=λmean+k×Sλ (C.1)
k的取值见表C.1。
表C.1 90%置信水平下单边90%容忍区间的k值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产品导热系数标称值的确定举例
D.1 导热系数被标称的情况
假定一个产品的导热系数有14个直接测量的结果,见表D.1。
表D.1 λ的试验结果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源均通过网络等公开合法渠道获取,该资料仅作为阅读交流使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归作者或出版方所有,本站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任何法律责任和任何赔偿,在本站咨询或购买后默认同意此免责申明;
法律责任:如版权方、出版方认为本站侵权,请立即通知本站删除,物品所标示的价格,是对本站搜集、整理、加工该资料以及本站所运营的费用支付的适当补偿,资料索取者(顾客)需尊重版权方的知识产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信息;
『JGJ T351-2015』建筑玻璃膜应用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玻璃膜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buildingglassfilmandcoatingJGJ/T351-2015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
2025-05-19
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 T 416-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用真空绝热板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eationforapplicationofvacuuminsulationpanelsforbuildingsJGJ/T416-2017发布日期:2017年0...
2025-05-19
『JG T240-2009』建筑遮阳篷耐积水荷载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遮阳篷耐积水荷载试验方法Externalblinds-Resistancetoloadduetowateraccumulation-TestmethodsJG/T240-2009发布部门:中华人民...
2025-05-19
『JGJ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safetyofframescaffoldingswithsteeltubulesinconstructionJGJ128-2010批准部门:中华...
2025-05-19
『JGJ T29-2015』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for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ofbuildingpaintingoperationJGJ/T29-2015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5-05-18
『JGJ231-2010』建筑施工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
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