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建委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及实事事项三季度工作进展情况
一、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主责事项
序号 | 工作任务 | 进展情况 |
1 | 第37项:一村一策推进城乡结合部重点村综合整治,全面加强村庄房屋出租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完成未按标准改造“双通道”的房屋整改。 | 结合返工季、毕业季等惠民租房系列活动,针对新毕业大学生等群体组织开展住房租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提升租赁当事人安全意识。配合相关部门研提城乡结合部地区重点村房屋出租管理相关工作措施并进行部署提示,一村一策推进城乡结合部重点村综合整治。 |
2 | 第63项:聚焦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3个100”市重点工程,推进姚家园路东延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每季度开工建设160项市区重大项目,确保重点工程投资支撑全市投资保持在三成以上。 | 采取集中调度和专题调度相结合的方式,协调解决项目有关事宜,积极推进市重点工程建设。截至7月底,市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19亿元,投资进度61.1%。 |
3 | 第97项:健全人才落户机制,全方位做好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服务保障。持续开展高品质人才社区建设,探索建立集通关便利、社会保障、创新创业等事项于一体的一站式外籍人才服务中心,让海内外英才在京安心顺心。 | 积极配合属地政府推进国际人才社区项目规划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
4 | 第157项:一区一策提升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五大平原新城承载力,加大建筑规模指标向轨道站点周边投放力度,支持区域集中打造重点产业功能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宜居宜业水平,建设职、住、商平衡的活力区域。 | 配合市规自委供地计划及节奏安排,通过“房地联动、一地一策”会商机制,配合规自部门优先向轨道周边热点地段供应住宅用地。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截至目前,已成交住宅用地27宗,总建筑规模257万平方米。 |
5 | 第160项:深化城市更新行动,再造城市更新审批流程,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联合审查和项目并联审批办法,完善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产业用地到期续期政策,加强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健全核心区平房成片区、整院落退租机制,破解社会资本参与难题。完善城市更新分类实施机制,健全考核和奖励机制,鼓励引导具备条件区域统筹实施城市更新。 | 已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实施方案联合审查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优化本市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服务推动并联办理的工作方案(试行)》,明确2025年城市更新绩效评价事项。 |
6 | 第161项:统筹推进居住、产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区域综合等五类更新改造,实施核心区平房院落2000户申请式退租和1200户修缮,开展危旧楼改建扩面试点,启动实施20万平方米危旧楼改造(简易楼腾退),实施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治理背街小巷1100条。实施100万平方米老旧楼宇、50万平方米低效楼宇更新改造,改造提升老旧厂房40处。着力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安全韧性。着力补充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弱项。着力推动区域综合类项目实施,聚焦大型居住区品质提升,推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完整社区。 | 制定解危方案,加快推进解危改造。截至9月12日,各区累计完成或启动解危改造22.81万平方米。向东城、西城区下达2025年首都功能核心区平房申请式退租和保护性修缮工作计划,工作进展顺利。 已发布三批城市更新计划项目清单,指导各区积极推进楼宇更新计划项目实施。 截至9月16日,市属老旧小区改造开工533个、完工614个小区,协同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项目239个。 |
7 | 第162项:围绕站城融合、功能织补等谋划一批重点项目,统筹推进轨道微中心规划建设工作。 | 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指导相关区加强站城融合、功能织补等重点项目谋划,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库,推动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加快推进。 |
8 | 第170项:健全物业管理体系,深化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改革,推动物业服务覆盖300个老旧小区,每季度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物业类投诉量前100名的小区持续开展专项治理。 | 2025年度已向各区住建(房管)部门印发共三个批次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项目名单,并指导督促住建(房管)部门和属地街乡镇持续推进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经治理,部分小区面临的物业服务不规范、停车秩序混乱、业委会运行不到位等问题得到良好化解,居民诉求量明显降低。截至9月中旬,全市老旧小区市场化物业服务引入工作任务整体进度为85.07%。 |
9 | 第191项:强化一网慧治决策支撑,推进城市更新、交通综治、降碳减污等领域级决策专题应用建设,持续完善区域级决策专题。 | 项目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与“京智”平台技术对接阶段。 |
10 | 第216项: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进一步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推动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 | 为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8月8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会同北京金融监管局,继续做好房地产融资“白名单”扩围和审核推送工作,及时跟进掌握“白名单”项目授信放款情况。 |
11 | 第217项: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优先向轨道交通周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打造高品质住房和可持续住区。 | 配合市规自委供地计划及节奏安排,通过“房地联动、一地一策”会商机制,配合规自部门优先向轨道周边热点地段供应住宅用地。截至目前,已成交住宅用地27宗,总建筑规模257万平方米。积极开展“住有所居”研究,持续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模式,满足群众多样化居住需求。 |
12 | 第218项: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方式,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间)。 | 1-9月,建设筹集保租房39860套(间),完成全年5万套(间)任务的80%;竣工各类保障房67755套(间),完成全年8万套(间)任务的85%。 |
13 | 第219项:加大新开发居住区配套设施补短板力度,加快完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剩余24个逾期未安置项目清理工作,促进尽早回迁安置。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截至目前,已完成7个项目的年度清理任务。北京六项经验入选住建部“好房子”建设经验做法清单,将向全国推广。主办服贸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以“科技赋能好房子”为主题,集中展示当前在“好房子”规划设计、智能建造、适老化改造、智能家居集成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和典型案例。 |
14 | 第224项:推进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完成2.6万台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老楼加装电梯完工600部。 | 会同市相关部门指导各区做好电梯更新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工4855台,完工355台。积极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宣传好的经验做法。截至目前已完工768部。 |
15 | 第230项:实施新一期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2000个,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为2000名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提升300个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 | 持续推进全市新改扩建设工程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强对无障碍设施施工过程环节的检查力度,督促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责任。截至目前,改造提升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300个点位全部开工。已完成改造点位232个,正在施工点位68个。 |
16 | 第235项:强化管理减排,持续开展扬尘专项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健全扬尘治理长效机制,大力推广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技术,推动工地创绿,持续提升城市清洁度,全年平均降尘量控制在5吨/平方公里·月。 | 在全市有条件的施工工地推广基坑气膜全密闭施工技术,提高污染管控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个项目使用了基坑气膜技术;持续推动工地创绿,积极推进扬尘治理绿牌工地创建,不断强化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精细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市747项工程保持为“绿牌”工地。全市规模以上符合安装条件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已安装施工扬尘视频监控系统。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开展扬尘治理百日攻坚行动、建筑垃圾专项治理、重大活动保障等联合检查。开展以渣土运输车辆规范使用为主的专项检查。 |
17 | 第247项:把花园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启动制定40项花园城市建设标准,基本实现责任规划师、建筑师、园艺师“三师”联动街区层面全覆盖,统筹推进街区片区建设,创建花园式示范街区10个,共建社区微花园50个、古树生境花园10个、花园村庄20个。 | 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与花园城市融合场景试点项目,将推动花园城市建设作为城市更新试点示范专项重点推进,加快形成可视化效果。 |
18 | 第255项:加快建筑低碳发展,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55%。完成3800万平方米建筑智能化供热改造,稳步开展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 | 截止2025年9月15日,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1625万㎡,占全市新建建筑比例63%。 |
19 | 第258项:严格落实“两个以上独立逃生通道”、严禁违规边营业边施工、严禁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红线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最大程度降低事故造成损失。 | 持续督促各参建单位开展安全用火用电、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充电、畅通生命通道、应急疏散逃生等常识宣传,着力提升人员初起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能力。组织开展三季度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安全生产联合服务指导工作,对教育领域的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开展现场指导。持续落实住宅物业管理项目主体责任,对于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采取相关措施,加大住宅物业管理项目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安全检查工作的宣传力度。 |
20 | 第260项:加强消防隐患排查治理,排查治理人员密集场所、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九小场所”、高层建筑、文博单位、医疗养老、在建工地、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重点部位火灾隐患,加大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突出隐患问题治理力度,加强村民经营性自建房、大屋脊居住建筑、平房院落消防安全管理,畅通“消防生命通道”,加强家庭防火知识宣传教育。 | 持续开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项抽查,督促相关参建单位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安全主体责任,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强物业安全防范工作,提升住宅物业管理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积极配合做好既有高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常态排查整治专项工作,推动问题整改。 |
21 | 第267项:建立健全首都韧性城市规划及标准体系,按照项目化、工程化要求,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震风险探查、社区韧性试评价等年度重点工作,完善城市运行感知、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抗灾韧性水平,增强极端天气应对和自适应、快速恢复能力。实施北京市地震风险探查项目,完成北京市巨灾防范工程,进一步提升全市地震监测和震害防御能力。 | 组织相关单位建立三级协同推进机制。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防汛工作部署,有效应对汛期极端天气,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好汛期各项工作。 |
二、实事事项
序号 | 工作任务 | 进展情况 |
1 | 第9项: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方式,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间),更好满足群众住房需求。 | 1-9月,建设筹集保租房39860套(间),完成全年5万套(间)任务的80%;竣工各类保障房67755套(间),完成全年8万套(间)任务的85%。 |
2 | 第10项:推动危旧楼改造(简易楼腾退),启动20万平方米改造(腾退)任务;推进500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并协同推进适老化改造。 | 截至9月12日,各区累计完成或启动解危改造22.81万平方米。市属老旧小区改造开工533个、完工614个小区,同步协同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项目239个。 |
3 | 第11项:完成2.6万台住宅老旧电梯安全评估,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 | 会同市相关部门指导各区做好电梯更新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工4855台,完工355台。 |
4 | 第14项:持续完善残疾人关爱服务,新增残疾人就业岗位2000个,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为残疾人大学生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为200名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康复训练;持续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改造提升300个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 | 截至目前,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300个点位全部开工。已完成改造点位232个,正在施工点位68个。 |
5 | 第28项:对12345市民服务热线诉求集中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障等13个“每月一题”开展专项治理;每季度对物业类投诉量前100名的小区开展专项治理。 | 2025年度已向各区住建(房管)部门印发共三个批次《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项目名单》,并指导督促住建(房管)部门和属地街乡镇持续推进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经治理,部分小区面临的物业服务不规范、停车秩序混乱、业委会运行不到位等问题得到良好化解,居民诉求量明显降低。 组织开展国务院《住房租赁条例》政策培训,持续推动国家及本市住房租赁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引导、督促住房租赁企业落实企业备案、合同备案、押金托管和租金监管等要求,进一步规范住房租赁企业经营,从严打击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在新建住宅项目质量监管治理上,坚持高位调度,建立市区、部门联动治理机制;积极配合市政协开展议题民主监督。现场查实情,解剖“麻雀”,组织委员积极建言献策。部署实施主动治理专项行动。 |
原文地址:http://zjw.beijing.gov.cn/bjjs/xxgk/sszzjx/743779430/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