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 善作善成 努力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久久为功 善作善成 努力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厅长卫再学
城市工作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时隔十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充分彰显了党对城市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总结了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深刻分析了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作出了“两个转向”的重要论断,提出了“五个转变”“五个更加注重”的重要原则,为我们下一步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把贯彻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从“一个优化、六大建设”重点任务入手,按照“五个深刻把握”的重要要求,努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揭示了我国城镇化的新特征,更为未来城市工作锚定了方向。会议明确提出“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实现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近年来,省政府每年将城市更新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部署,大力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实施,开工各类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92.12万套,助力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城镇困难群体圆梦安居;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9642个,实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3023部,惠及居民125.6万户;完成燃气、供水、污水、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升级改造12869公里,城市安全韧性短板不断补齐;有序推进2个国家级、30个省级完整社区试点建设,实施养老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等157个试点项目;太原市成功入选中央财政首批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15个城市之一;祁县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平遥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做法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可复制经验清单,在全国推广。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对于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提升城市面貌的客观需要,也是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紧紧围绕城市内涵式发展,以存量提质增效为目标,努力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出台《山西省城市更新条例》,制定全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方案,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支持,推动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
健全城市体检工作体系。以城市政府为主体,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强化体检成果运用。指导各市依据体检结果,全面开展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建立未来3~5年的城市更新项目库,引领城市更新行动科学推进。
谋划实施一批城市更新项目。统筹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对具备改造价值和条件的城镇居住建筑应改尽改。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加快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年底前实现2000年年底前建成老旧小区应改尽改。积极推动市政老旧管网改造,年底前动态清零。建立完整社区建设项目库和实施计划,积极探索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太原滨河自行车道,全长85公里,构建贯通汾河两岸的慢行系统样板,优化交通、连接景区、提升空间品质,倡导绿色出行,显著增强城市宜居性与活力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实现全省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有序开展垃圾分类,统筹推动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全面启动公园城市建设,新开工建设“口袋公园”500个,新增绿道1200公里。
钟楼街城市更新项目。钟楼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太原府城的核心区域,项目按照“空间结构、景观景点、业态布局、智慧管理、文商旅融合、基础设施”六个维度的改造,打造全省消费升级引领区和品牌消费新地标
加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动12座历史文化名城、30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全覆盖,历史建筑测绘建档全覆盖。全面开展老城区、老街区专项普查,扩充保护名录,实施一批保护利用项目,守护好城市文脉。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擘画城市美好生活图景
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无论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还是城市治理,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努力。近年来,山西始终把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放在全省工作的重要位置,全省城镇常住人口由2015年的1966万人增加到2024年的2285万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5年的31.96平方米增加至2023年的38.59平方米。2024年,山西省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7.01%、99.46%、92%,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2.6亿平方米。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提出“一个优化、六个建设”。做好城市工作,要把这些要求和部署贯通起来,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我们将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把中央要求转化为山西实践,着眼便民、利民、安民,为人民群众创造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科学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以满足刚性和改善性需求为重点,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大力推动“好房子”建设,研究制定《“好房子”技术标准》,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持续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供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交通环境。
培育发展绿色建筑。深入实施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行动,推动超低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汾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汾河经生态修复治理,全长43公里城区段全线焕新,构建起生态、景观、文化、形象“四带合一”的城市生态走廊,成为古今交融的城市绿色客厅
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强化城市设计对城市功能业态、建设强度、空间环境、形态色彩的指导和管控作用,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塑造彰显山西特色的城市风貌。
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筑牢城市安全发展底线
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山西城市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运行30年以上城镇燃气老旧管网全部完成改造。强化城市排水防涝治理,完成雨污水分流改造5910公里,长治、晋城获批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全省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稳步控制在9%以内。全省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竣工验收合格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率均达到100%,建筑施工企业和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城市越是向前发展,越要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我们将持续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把安全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环节各领域,着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构建以燃气、供水、桥梁、隧道、排水、综合管廊等为重点,覆盖地上地下主要设施和建成区范围的生命线安全工程主框架,全面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以城市信息模型(CIM)为基础平台,构建智能高效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框架,城市基础设施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高效协同。
持续开展老旧管网改造。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城乡接合部等区域的管网老化问题,推进全省排水管网雨污水分流源头治理及混接错接改造,完成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畅通行洪排洪通道,建立健全联排联调机制,对每个易涝点、易积水点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做到动态清零。
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从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入手,压实工程质量职责,创建优质工程。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推广智能安全帽、物联网监测设备等先进技术,提升“技防”水平。
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高效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城市治理既要“见物”,也要“见人”。近年来,山西城市治理稳步提效,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省级城市运管服平台软件系统与国家平台、各地市现有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联网,91个县建成数字城管平台,覆盖率较“十三五”期末提高27.4个百分点,太原市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搭建了城市内涝安全预警监测系统,部署了690余处前端感知设备,城市运行更高效、治理更精准。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省市县三级物业服务行业党组织实现全覆盖,开发上线物业服务投诉转办处置系统,高效实行“接诉即办、分类施治”,首创物业监管“山西模式”,目前投诉线索办结率达到98.05%,有效解决了物业管理服务中的难点痛点问题。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功能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满足群众需求的必然选择。我们将聚焦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城市运行更安全、更有序、更智慧、更高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推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健全城市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完善“一委一办一平台”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等基层治理体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和智慧化应用,努力实现问题发现、任务派遣、处置反馈、考核评价一体全流程线上运行。鼓励整合视频监控、移动执法终端、无人机等科技手段,扩大监管覆盖面,减少执法盲区。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对违法行为易发区域实施电子监控,通过视频取证、事后处罚等方式减少现场冲突,提升城管执法和服务质量。
促进物业服务行业良性发展。修订出台《山西省物业管理条例》,提高物业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全省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功能,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探索“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提供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持续提升业主幸福感和满意度。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将坚决当好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努力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实践新篇章。
原文地址:https://zjt.shanxi.gov.cn/jsdt/202509/t20250904_99521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