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特色完整社区建设试点2025年第三季度工作情况·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专刊(上)
【工作动态】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
【工作落实】
兴庆区崇安社区精耕细作“微空间”打造家门口的健身圈
兴庆区燕乐园社区打造“15分钟健身圈”
金凤区银新苑南社区增设健身设施居民乐享健康“新生活”
西夏区机床厂社区持续推进完整社区助力健身设施建设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升级健身服务设施构建多元融合的活动场景
盐池县南关社区公共空间“微改造” 居民健身更舒心
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这是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宗旨在城市工作中的体现。城因人聚而兴,人因城兴而居,人民城市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建设和发展成果。推进城市建设和发展,根本目的是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实施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大力推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一是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到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精神,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大力推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各有关部门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坚持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好人民城市,政府应该从“划桨人”转变为“掌舵人”,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汇聚起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动能,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三是坚持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补短板行动。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体群字〔2023〕78号),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认真落实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按照《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要求,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在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中,积极会同体育、发改等有关部门扎实推动试点工作落地生效,推进在居住区公共活动场地、社区公园、闲置空地建设中因地制宜补齐健身设施。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打造健身新空间,利用城市“金角银边”配建嵌入式健身设施,构建社区群众身边的多层次多样化健身圈。尤其是全区69个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在前期的基础上基本已设立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社区群众健身设施明显得到改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为深入贯彻落实2025年6月12日全国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2025年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继续统筹一体化推进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基础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兴庆区崇安社区精耕细作“微空间”打造家门口的健身圈
在深入推进完整社区建设的进程中,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推动兴庆区崇安社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重要抓手,通过盘活闲置空间、优化资源利用,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健身服务,为“完整社区”建设注入活力。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巧拓空间,让闲置资源“活”起来。社区深入排查辖区内闲置地块,将老旧小区改造中清理出的空闲地、边角地等“金边银角”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平整再利用,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还为健身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腾出了空间。通过“拆违建、清杂地、整荒地”,让小区内曾经的“痛点”被转化为健身设施的“落脚点”及新能源车辆充电的“供给站”。二是按需建设,让服务设施“全”起来。结合居民实际需求,社区在改造区域同步规划建设了多样化健身设施。唐徕小区一、二组团专门开辟的2处儿童游乐场所配备了滑梯、沙池等设施,成为孩子们的欢乐天地;同时,在小区休闲广场、“金边银角”集中安装了漫步机、太极推揉器等多种健身器材48件,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锻炼需求;新建康养广场、唐徕小区西门蘑菇休闲亭为老年人提供了晨练、太极拳、广场舞等活动的理想场地,促进健康养老,营造了轻松惬意的休憩与邻里交流空间,提升社区生活品质。三是文化融入,让健身空间“暖”起来。社区不满足于单纯的设施建设,而是将本土文化与健身空间相融合,让冰冷的器材变成有温度的“社区记忆载体”。 在兴仁巷唐徕老街坊的健身步道旁,用墙体彩绘再现了唐徕小区建设初期的生活场景、邻里互助的暖心故事,居民散步时既能锻炼,又能回忆往昔;由老旧自行车棚改造而成的“唐徕印记馆”,摆放着居民捐赠的老照片、旧物件,搭建新老唐徕人的心灵桥梁,唤醒社区共同记忆,传承兴庆老城文化。
通过一系列举措,崇安社区盘活“金边银角”和内部闲置空间,共同构成了覆盖全年龄段的、初具规模的社区健身休闲服务网络,将健身服务设施“搬进”居民生活圈,让居民在“微改造”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兴庆区崇安社区儿童游乐场所配备了滑梯、沙池等运动设施
兴庆区燕乐园社区打造“15分钟健身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兴庆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动燕乐园社区以“全民健身”为导向,聚焦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通过盘活存量空间、优化设施布局、完善服务功能,全力构建“全龄友好、多元融合”的社区健身服务体系,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盘活空间资源,优化设施布局。社区充分整合闲置场地资源,在居民楼下、小广场等区域科学布局健身设施,累计增设户外健身器材84组,包含扭腰器、高低杠、双人坐蹬器等,优先满足老年人健身需求,同时兼顾青少年及中青年群体使用,实现“家门口健身”。二是完善功能分区,满足多元需求。设置球类运动区:建成标准化篮球场1处、门球场1处,日均服务居民100余人次,为不同年龄层居民提供多样化运动选择。设置室内活动空间:依托市民驿站设立乒乓球室、台球室各1间,并配备磁控健身车等设备,全年免费开放,累计接待居民超1200人次,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三是强化服务管理,提升使用效能。社区通过定期维护器材、开放预约制度、组织健身活动等方式,确保设施高效利用,同时结合居民反馈动态优化服务内容,增强群众参与感与满意度。
兴庆区燕乐园社区将以完整社区建设为契机,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设施完善、服务优质、活动丰富、居民满意”的社区健身新格局,让“15分钟健身圈”真正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兴庆区燕乐园社区篮球场
兴庆区燕乐园社区小广场健身服务设施
兴庆区燕乐园社区门球场
兴庆区燕乐园社区台球室
金凤区银新苑南社区增设健身设施居民乐享健康“新生活”
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打造健身宜居的社区环境,金凤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动银新苑南社区持续积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通过盘活空间资源、优化设施布局等举措,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上取得显著成效,赢得居民好评。主要成效: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休闲需求,社区在宜居巷精心打造了一处健身休闲角,配备了6组功能多样的健身器材和一个棋牌桌。如今,这里成了社区最热闹的场所之一,清晨锻炼、傍晚聊天、棋牌对弈的居民络绎不绝。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更成为增进邻里感情、营造和谐社区氛围的纽带。
完整社区建设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金凤区银新苑南社区将继续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健身服务设施,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社区从“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的华丽转变。
金凤区银新苑南社区增设健身设施
西夏区机床厂社区持续推进完整社区助力健身设施建设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完整社区建设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其中,社区健身服务设施作为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激活社区活力的重要载体,其持续建设与优化,既是完整社区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关键抓手。西夏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进西夏区机床厂社区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将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列为重点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空间设计“微更新”,让健身设施“嵌”入生活。利用社区周边的“金边银角”,结合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推进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遵循“15分钟健身圈”的理念,在社区闲置空间打造“嵌入式”健身点,选择在小区中心广场周边、闲置空地以及靠近居民楼的公共区域建设健身场地。例如,将社区老年活动中心、银川隆光康养中心、中医研究院家属院门前闲置的边角地改造成健身广场,配备太极揉推器、腰背按摩器等器材,方便隆光康养中心老人锻炼关节、增强身体柔韧性;在社区活动中心设置“健身+社交”空间,配备乒乓球桌、共享运动器材柜,方便居民运动后交流。将健身步道与社区“小微公园”、“口袋公园”串联,打造怡林园“小微公园”健身娱乐区,形成“运动+休闲”的“环形路线”,让居民在运动中感受社区美景,提升锻炼的愉悦感。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方便了周边居民使用,让居民能够在短时间内轻松到达健身场地,真正实现“家门口健身”。二是设施覆盖“全龄化”,精准匹配多元需求。针对不同年龄群体设计专属健身空间:将怡林园小区的休闲小广场的闲置空地进行改造,地面采用防滑缓冲材质,投放安装一个儿童大滑梯。新增的儿童滑梯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选择航空航天主题,厚植孩子们的航空航天情怀,充满童真童趣。为辖区中老年人设置太极广场、慢步跑道、棋牌桌结合的“康养健身角”,配备遮阳棚和休息座椅;为年轻人规划羽毛球场1处、力量训练区等“活力运动带”,链接辖区社会资源,共享西夏区第八小学“足球场”,满足年轻人高强度运动需求。针对辖区“特殊群体”的运动需求,在健身路径中增设无障碍通道,银川隆光康养中心配备适合残障人士的康复健身器械,实现“全人群覆盖”。三是管理运营“精细化”,确保设施长效使用。建立“居民参与”的维护机制:成立由社区党委领导,社区直管党员、物业公司、居民志愿者组成的“健身设施管理小组”,定期排查器械完好度,收集居民使用反馈,及时更新老化设备;结合服务活动激活设施:定期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怡林园“小微公园”等健身区组织广场舞教学、亲子运动等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免费指导,提高设施使用率;联动长城机床厂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健身区旁设置“运动健康咨询点”,为居民提供运动损伤预防、科学健身建议。
西夏区机床厂社区持续推进完整社区更新行动中的健身服务设施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居民的民生工程。通过精准规划、完善设施、多元参与和长效管理,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安全舒适的社区健身环境,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健身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为构建和谐、健康的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西夏区机床厂社区群众在改造的健身设施上锻炼身体
西夏区机床厂社区新增的儿童滑梯等运动设施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升级健身服务设施构建多元融合的活动场景
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利通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在社区健身服务设施建设与公共空间优化中创新实践,为基层社区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规范文化健身服务秩序。金花园社区5个文化活动小广场的改造升级,为社区广场舞队、老年合唱团等4支文化团体提供了固定活动阵地,让居民的健身文化生活从“街头巷尾的流动分散”转变为“专属空间的集中有序”,极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运动健身 + 生态赏景”多元融合。金花园社区5000平方米公共绿地的改造并非简单的绿化扩容,而是深度融合居民休闲需求,巧妙设置景观步道、休憩凉亭、阳光草坪等节点,让居民在健身锻炼之余,能沉浸式感受自然之美,实现 “运动健身 + 生态赏景” 的双重体验。而小微休闲广场的精细化打造,更是填补了社区“口袋空间”的功能空白,成为邻里闲话家常、孩童追逐嬉戏的温馨角落,有效拉近了邻里距离,社区凝聚力显著增强。三是构建15分钟健身圈。金花园社区2公里标准化健身步道与60余台全民健身器材的科学配置,构建起“出门即达、随时可练”的15分钟健身圈,无论是清晨的慢跑爱好者,还是傍晚的家庭锻炼群体,都能在家门口满足运动需求。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将健身服务设施建设与社区整体环境提升、人文关怀传递深度融合,推动社区从 “功能齐全” 向 “品质优良” 跨越,让居民的幸福感变得可触可感,下楼即能健身、出门可见绿意、活动有专属场地。这种“小而美”“全而优”的改造路径,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资源高效整合,在多元需求中找到平衡支点,为社区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样本,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利通区金花园社区活动小广场的改造升级,为社区广场舞队等提供了固定活动阵地
盐池县南关社区公共空间“微改造” 居民健身更舒心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在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中,盐池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南关社区群众健身设施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是挖掘修整辖区闲置空地,配备健身器材。近年来,南关社区积极响应居民的需求与期待,通过修整辖区闲置空地和安装健身器材,为居民打造出一块方便舒适的锻炼场地。同时,为了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需求,安装相匹配的健身设施,比如适合老年人的转腰器、单杠等器材,帮助他们活动关节;适合儿童跷跷板、攀爬架等设施,则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尽情嬉戏。从清晨的太极晨练,到傍晚的亲子互动,再到周末的邻里交流,南环新村、嘉林苑小区、永青苑等6个小区健身区日均人流量超过300余人,已然成为社区最具人气的公共空间。大家在这里分享邻里故事,谈笑间凝聚了社区、小区人气,营造了和谐氛围。二是加强健身器材长效管理。社区建立“日常巡查+定期维护+安全培训”的立体化管护体系。组织网格协理员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重点排查螺丝松动、部件锈蚀等隐患,发现问题24小时内维修处理,确保居民正常、安全使用。如今,辖区内的10余处健身区不仅是居民强身健体的场所、促进邻里和谐的纽带,更成为政策宣传的“露天课堂”和文化传播的“红色阵地”。三是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南关社区10余处健身场所的落地实践,不仅解决了群众“健身难”的急难愁盼问题,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力度,为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下一步,南关社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以“事不在小,关键在办”的原则,让群众声音“浮上来”,让精细服务“沉下去”,不断努力为辖区居民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助力居民健康生活。
盐池县南关社区为居民打造出一块方便舒适的锻炼场地。
盐池县南关社区挖掘修整辖区闲置空地,配备健身器材
盐池县南关社区一处户外健身场所改造前后对比图
工作信息收集、整理、编辑:杨春波
原文地址:https://jst.nx.gov.cn/xwdt/zjdt/202508/t20250818_499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