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让城市长在群众心坎上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如何把握发展新变化,探寻发展新路径,更好为城市“提质”,让群众可感可知?宜昌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用行动作答。
“目前仅剩最后十余套。”7月18日,城发·又见山项目销售负责人说,销售数据仍在不断刷新。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在这一背景下,宜昌城房集团在打造城发·又见山项目时,尝试着开启一次新的探索。
“传统粗放型规模化的模式明显遇冷,我们试着改变开发模式。”宜昌城房集团负责人表示,“不再是先拿地再找客户,而是先研究清楚“谁要住”“需要什么样的房子”。”
项目团队精准调研唐家湾片区近5年楼盘销售情况,发现人口持续流入,精准识别居民就近就业、就学、购物等核心需求,以及对改善型住房的旺盛需求,同时市场上匹配产品严重不足。
基于这一精准研判,项目团队将需求痛点转化为规划要素,最终打造出这个“刚改型”高品质住宅。去年11月首开以来,已创造“三开三罄”的销售纪录。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释放了明确信号:城市发展重心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这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从开发逻辑到商业模式的重构仍在不断深化。
“内涵式发展,就是改变过去粗放式开发的做法,通过精准把握人口流动趋势和住房需求特征,实现供需的高效匹配。”宜昌城房集团负责人说,他们仍在继续探索“以需定供”的开发模式。
城市更新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更新实践也在同步推进。“没想到我还能看到住了50多年的老房子变成新房,老邻居们还能常聚在楼下喝茶。”7月21日,听说“常湾幸福里”的新家装修完毕,92岁的陈奶奶激动不已。
继全省首个原拆原建危旧房改造项目望洲岗10号之后,今年4月,肖家岗23号、25号按照“居民主体、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的思路完成了原拆原建,升级为“常湾幸福里”正式交房。目前在危旧房改造领域的探索仍在继续,6个试点扩面项目正加速推进。
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房产市场监管科科长程穗表示,这一要求也更加坚定了目前的探索,只有紧扣人口流动趋势和实际住房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2026年,宜昌将基本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
原文地址:http://zj.yichang.gov.cn/content-41740-985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