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加力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成效明显
我市持续加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现有历史文化街区3片、历史地段6片、历史建筑160处。
一是打牢基础强管控。我市先后编制7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启动3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方案编制工作,明确对亳州、涡阳、蒙城历史文化名城2.77、0.369、0.68平方公里历史城区的风貌管控要求。深入开展历史建筑普查,全面梳理城市历史脉络,详细记录160处历史建筑的年代、风格等信息,搭建亳州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数字化平台,整合600G+的数字化资料,让保护工作更加精准科学。
二是活化利用促传承。编制《亳州传统建筑特征研究》,发布《历史建筑保养维护规范》,科学推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完成160处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的编制,为活化利用提供依据。历史建筑修缮坚持原真性保护,注重功能性提升,达到以用促保、实现永续传承,其中北关历史文化街区帽铺街保护提升案例及白求恩医院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案例均入选《安徽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案例》。
三是多方协作共保护。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讲座、新闻宣传等多种形式,增强市民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建立“市县一体化”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管理体制机制,相关部门间建立了良好的协作机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认知度普遍提高,近年来广大市民、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提供潜在历史文化资源线索达439条,其中通过“公益诉讼”助力名城保护工作,全市范围内排查出需修缮利用历史建筑30处,进一步构建全民参与、部门协同、社会共建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原文地址:https://zjj.bozhou.gov.cn/News/show/68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