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建造——长沙天悦保障房建造方式与建设管理模式降本增效的实践探索
灰白相间的外立面在冬日阳光下显得格外雅致,长沙天悦8-3号地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最近正在进行精装修的收尾工作。其以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建造实现降本增效,立足高品质,打造建筑领域城市建设新标杆,推行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方式,把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改变了以往“保障房就是低端房”的固有印象。
项目效果图。
安全舒适!让新市民、新青年安居前几天,长沙天悦8-3号地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刚刚从第二届“好房子·好社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载誉而归,作为全国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好小区”建设项目代表,展现了绿色智能、科技创新、舒适宜居等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的应用。
来到项目现场,5栋高层住宅和周边住宅形成鲜明的对比。天悦8-3号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作为天心区第一个区属企业投资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提供高品质全精装修住宅共计1048套。
项目精装样板间。
其样板间内,敞亮的中式装修简约而不简单,从设计到用材再到设计,都尽显精致。而且,沙发、桌椅、床品一应俱全,实现拎包入住,让新市民、新青年人群体住得舒适、舒心、健康、方便。据介绍,项目于2023年3月17日开始施工,计划今年3月31日竣工。
“我们提前严控质量通病,贯彻落实样板先行制度及举牌验收制度,确保各工序作业一遍成活、一次成优,实现高质量交付,厕所、外墙及地下室等无渗漏无开裂,厨房烟道及厕所无串味,厕所排水无堵塞,让住户居住更加便捷和舒适。”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由于采用的是EPC施工设计总承包模式,通过政府各方及参建方多方聚力、合理策划、全过程应用BIM技术,预计可比合同工期提前50余天。
项目建筑模型。
绿色智慧!探索保障房建设新模式据介绍,该项目优选绿色宜居设计,项目采用装配式设计、无障碍设计、太阳能+空气能热水、三玻两腔氩气节能窗、全屋精装、海绵绿地等绿色低碳建造技术,装配率51%,绿色建材使用比例75%,项目总体达绿色建筑一星级,实现租户拎包入住。项目建造期碳排放3.27万吨(含材料生产及运输),碳减排0.43万吨,减碳率13%。项目过程检查评价为中施企协绿色建造施工水平三星级。
另外,项目施工管理运用智慧工地平台、智能机器人、VR虚拟、BIM等技术,提升项目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特别是智能门锁、智能水电表等智能终端的应用,可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让租户居住更加便捷和舒适,为长沙市2024年第一批智能建造示范项目。
市住建局一行在项目调研。
值得一提的是,为保障BIM(建筑数字模型)技术在本项目的应用,项目部成立了专职BIM小组,广泛运用BIM技术优化设计,协同各专业进行碰撞检查并出具图表,利用三维可视化对复杂节点进行三维技术交底,服务现场施工。“BIM技术需要开发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团队,对于降本增效和保障本质安全有着重要作用。”长沙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跃先说。
据了解,项目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建设实践中项目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多项,其中“屋顶管线活动可调节支墩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还因此获评湖南省现场管理星级评价五星级项目。“用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大量使用绿色低碳环保新材料,全心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张跃先说,保障性住房是政府工程、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也应建成“好房子”。天心城发投资建设的天悦8-3号地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将土地化零为整、资金集中整合、管理运营统一,提高了效率,盘活了土地资源,探索了保障房建设的新模式。
原文地址:http://szjw.changsha.gov.cn/zfxxgk/gzdt/zhdt/202501/t20250122_1172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