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两会”报告】娄底市住建局:共建大美城乡 同圆安居梦想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娄底市“两会”正式开启,全市人民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娄底住建》公众号从今天开始,推出“向两会报告”系列报道,着力宣传展示全市住建系统一年来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改革创新、争先创优,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奋力推动娄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本期刊登《娄底市住建局:共建大美城乡同圆安居梦想》
娄底市住建局:
共建大美城乡同圆安居梦想

娄底市中心城区
住建事业一头连着发展,一头关系民生。时代赋予的初心使命,娄底住建在实干中彰显,2024年交出亮眼“答卷”:
——坚决落实市委市直部门工作“四化”运行改革任务,创新举措实行人员统筹使用、“红黄绿”名单、“AB”角等特色做法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晓明肯定批示;
——娄底钢城广场环岛十字化信号控制改造项目入选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细治理全国精品案例;
——娄底在全省率先完成海绵城市建设地方立法;
——居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相关经验获省人民政府《调查与研究》内参刊发推介,并获副省长蒋涤非批示肯定;
——“保交房”工作后发赶超,相关经验做法获全省推广;
——大力实施海绵城市建设,5个排水防涝国债项目共获批国债资金5.834亿元;
——金星北路建成通车,娄底一附、中心医院人行天桥建成投入使用;
——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开工率均排名全省第一;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装配式建筑完成投资、建筑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
——全市获评“省优质工程奖”11项;
——“四强”党支部建设经验获市直机关现场观摩和推广。
补短板、强功能
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以往我们去城区总得绕道娄底一大桥,每次出行至少得耗上半个小时,现在这条路通了,去万豪只要10分钟。”甘桂路(旁冲路—钢城街)8月1日提前一个月建成通车,娄底经开区涟滨街道居民颜交林在谈及这条新路时喜笑颜开。该道路在通车前仅为2车道水泥路面,道路狭窄,通行效率低,难以满足涟钢万余名职工日常通勤及周边居民出行需求。
随着甘桂路的建成和使用,颜交林等市民无需再绕远路,交通高峰时段的拥堵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大大提升出行效率与便利性,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路网格局,打通了服务涟钢“最后一公里”,对娄底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材料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市民出行的难点、堵点,市住建局加快城市重要节点、重要路段建设,吉星中学周边配套道路9月1日建成通车;振兴路9月底完成大修;长青街(文艺路—华星路)完成路基工程、涵洞工程等投资1800万元;桃圃街(氐星路-黄泥路)、甘桂北路(神童湾大桥北—钢城路)、甘桂北路(神童湾大桥北—钢城路)等建成通车,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运行安全,城市道路通畅。
与此同时,海绵城市建设方兴未艾。中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16个已竣工,7个在建,16个完成初步设计,3个正在立项,1个正在做项目前期。市本级获批2023年增发特别国债支持城市排水防涝项目2个。其中,中心城区乐坪街以南、氐星路以西片区排水防涝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10243万元,投资完成率为51.05%。华星片区、老街片区、长青片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建安投资约1亿元,投资完成率23.6%。完成了省住建厅、省财政厅对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中期评估考核迎检,整体反馈良好。住建系统“两重”“两新”项目谋划51个(13个项目已完成发改立项),总投资160亿元。
惠民生、增福祉
安居保障干出新成效
时刻砥砺为民之心、实干之心。市住建局高站位、精细化兑现民生实事,用心打造幸福人居。
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已开工361个小区,开工率100%,完成投资4.72亿元,完成投资额的55.5%。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共建设2064套,开工率100%,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69亿元,完成投资率94.07%。全市棚户区(城市危旧房)改造新开工416套,开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1671万元,完成投资率66.05%。省住建厅下达200台电梯加装任务,已落实加装或意向加装200台,其中完成联合审查181台,正在施工112台,36台正在进行施工前期准备,已竣工33台。全市共发放租赁补贴3967户,发放金额458.86万元,任务完成率87.57%。
娄底全力推进“保交房”工作,创造性实施“楼长制”,实行“一楼一策一专班”工作机制,对55个房地产风险项目实施精准管控。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交付12628套,交付率为100%。成功推送四批“白名单”融资支持项目17个,融资到位7.9亿元。同时,娄底市住建局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在建安置基地建房管理由“自管”变“社管”,推行建成安置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社区化或市场化;以丽春安置小区管理移交为试点,创新签订在建安置小区管理移交属地政府管理协议,为市本级安置小区属地管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范本”。督促县市区严格把控资格审查,对危房改造填报信息进行核实,强化动态监测、应改尽改,切实做到动态清零,完成危房改造1090户,中央拨付我市危改资金1283万元,竣工率100%。

吉祥公租房小区
固优势、出亮点
人居环境获得新改善
绿树倒映水中,村庄掩映树中。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2条河流相互贯通,清水悠悠,岸绿景美,一湾一品,一户一景,尽显水乡田园风采。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硖石村,井字镇杨球村,石牛乡湾洲村,杏子铺镇测水村等村落沐浴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悄然换了模样,村民仿若住在风景里。这些村庄深入发掘娄底市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活动紧密结合,推动旅游资源的多样化、新颖化发展,2024年入选第七批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黑臭水体治理成功案例——娄星公园
碧水环绕,灵动水脉是娄底的生态底色。市住建局突出水环境治理重点任务,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平稳,全市新建污水管网64.13公里,完成了涟源市杨市镇、茅塘镇污水处理厂、双峰县荷叶镇污水处理厂的提质改造以及双峰县锁石镇、井字镇、花门镇管网建设任务。完成了市委第四巡察组农业农村领域“穿透式”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年行动基础补助资金清算及绩效评价工作。积极探索污水管网厂网一体化按效付费工作,规范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明显,市本级中心城区7处黑臭水体保持长治久清,涟源市城西溪渠、幸福水库,冷水江市涟溪河、施塘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销号,经第三方机构现场取样进行水质检测均合格,未出现返黑返臭现象。
优服务、精管理
营商环境再上新水平
融合管理和服务,推动住建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落实“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求,持续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模式,2024年一体化平台受理办结收件1210件,工改系统网上受理210件,办结联合验收46个项目。重点攻坚“建筑许可”“获得用水”“获得用气”指标,开展“帮代办”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在项目报建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取消或合并12个审批、备案事项,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至45项;减少项目审批申请材料181份次,精简率为53.3%。建立了全省领先的“水电气网”报装接入服务和外线施工并联审批“一次办”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水电气网”报装接入“一站式”服务,线上线下联动做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同踏勘、一并接入”,除接入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外线工程的建设审批用时外,工程建设项目的用水报装至施工通水压缩至4个工作日内完成,简易用气报装办理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开展了助企纾困攻坚行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由局领导挂点,抽调干部职工40余人,深入湖南涟钢建设有限公司、湖南湘中输变电建设有限公司等10余家建筑业企业和项目部开展调研,共联系企业和项目部110余次,为企业解决问题260个(项),指导企业开展转型发展和多元化经营。

黑臭水体治理成功案例——双峰绍塘公园
防风险、除隐患
发展安全得到新保障
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安全发展理念。认真把底线思维落实到工作各方面,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推进房屋市政工程安全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和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开展预防高处坠落、边坡坍塌等专项治理行动,共发现并整治重大事故隐患33个;全面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和监督规范化,积极参加2024年“安全生产月”建筑施工“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并获得二等奖,获评“省优质工程奖”11项。全面加强建筑施工扬尘防治,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六个100%”要求,不断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推进居民自建房专项整治。全市共普查居民自建房850688栋,普查完成率100%,整治销号C/D级经营性居民自建房隐患613栋、消防安全隐患2408栋、重大火灾隐患问题96栋,整治销号率100%。
全面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关于明确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及有关要求的通知》《关于严禁将瓶装液化气配送至用于切割焊接场所的通知》《关于做好我市工贸企业LNG点供站燃气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扎实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全市复查各类企业7528家,发现隐患504条,整改到位501条,开展燃气管网“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共排查燃气管道600余公里。
扎实做好市政设施运行安全。有效应对强降雨天气影响,做好了全市城市桥梁、涵洞、隧道、地下空间、低洼地、易涝点及在建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排水防涝工作,安全度汛。联合11部门出台了《娄底市城市窨井盖管理实施细则》,切实抓好人民群众“脚下”的安全。2024年以来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

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代表——双峰县荷叶镇硖石村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2025年,娄底市住建局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品质、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保稳定;聚焦项目建设、住房保障、监管服务,深化住建领域各项改革,推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城市排水防涝等民生实事,着力推进城市更新和海绵城市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奋力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
原文地址:http://zjj.hnloudi.gov.cn/ldzjfk/0701/202501/6a2bf928dbc941848aeb0e3fdbefa0a6.shtml
